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8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新疆水利厅农水处处长王永增:在2014年全疆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现场会的发言
2014年9月12日
  新疆水利厅农牧水利处处长     王永增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4/9/15    

近些年,自治区农业高效节水建设取得较快发展,但距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农作物适时适量精准灌溉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影响和制约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全面、深入发展。

一、农业高效节水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经济条件、地域条件、自然条件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差异较大,自治区农业高效节水建设发展极不平衡,北疆和东疆发展速度较快,南疆发展滞后和缓慢。其中,南疆四地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42.7万亩仅占总灌溉面积的17.7%,远低于全疆35%的比例;南疆亩均综合灌溉定额约为766m3,部分地方甚至高达1000m3,用水浪费严重。

二、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管理依旧粗放

目前,自治区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种植作物、种植方式百花齐放,但灌溉制度单一,灌溉管理粗放。很多县(市)和农牧民只是接受了用管道、滴灌带代替渠道的灌水形式,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滴灌技术“非充分灌溉”的核心思想,仍然沿用过去沟灌甚至漫灌的灌水经验,以“肥大水勤不求人”的思想指导滴灌作物灌溉,坚持认为地面要淌水甚至形成地表径流,作物才能滴透、滴饱、滴好,才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缺乏科学设计,或是不按照设计要求运行,盲目采用大流量滴头毛管,不按设计的灌溉制度进行轮灌,为减小压力损失甚至放弃使用过滤器的现象频繁出现。这些粗放的运行方式不但严重影响了膜下滴灌节水和增产效益的发挥,而且增加了能耗,大幅缩短了节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即使在管理相对较好的区域,也仅仅是按照理论灌溉制度机械执行,缺少分区滴灌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研究,尤其缺少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下的灌溉制度研究。

三、分散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不适应节水发展

目前,高效节水建设的地面系统基本按要求落实了以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社等统一管理主体,并制定了相应政策,但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单位大多数是松散型组织,仅实现了作物种类和灌水的统一,田间管理依然是各管自家田,并没有从本质上实现集约化高效管理。以玛纳斯县乐源合作社、焉耆县五号渠乡下五号渠村专业化合作社等为代表的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了农民用水协会和土地经营合作社的作用,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受益权的前提下,以农户入社参股、土地置换流转、反租倒包等方式,在连片统一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上取得了有益的尝试和成效。但是,采用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的节水面积较少,建设管理主体依旧是基本农户,这种分散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组织化程度低,与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不适应,极大阻碍了节水新技术效益的发挥。

四、形成共识,扎实推进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工作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当前和今年一个时期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和要求,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作为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依托农业高效节水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率先加快信息化步伐,以高效节水信息化推水利信息化,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一)统一认识,积极稳妥推进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

一是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现有节水灌溉管理水平的必然阶段。自动化控制灌溉通过对土壤、作物、气象等多种因素的采集、分析后,由操作系统发送相关信息指令对田间各类控制阀门进行控制,降低了人工分析决策的不合理因素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加强了系统管理,充分实现了预期的节水效果。二是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是高效节水系统朝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动化控制灌溉系统具有人工控制灌溉系统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实现精准、高效、节约、环保、易控,将有效促进我区农业实现现代化。三是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综合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打破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分割与业务分割,将信息化技术和科学灌溉、农艺节水、管理节水有机结合,能够形成新的高效节水技术支撑体系,更好服务于高效用水和现代农业建设。

(二)加强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前期工作。

要加强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抓紧构建节水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建设框架,提出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为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提供依据。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前期设计中,首先要以“农户”为中心,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管理需要,将自动化系统作为高效节水管理的手段,提高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管理的适应性;其次要在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建设田间墒情和气象信息的采集系统,收集、分析、处理灌区内随时变化的水情、墒情、旱情及其它可变因素方面的信息,实现灌溉的“精准”和“科学”;最后要在单独控制系统基础上,建立乡、县、地州的分级灌溉信息管理中心,使其具备信息采集传输、自动调度、视频监控、安防警报、视频会商等功能,实现统一监控和管理,加快系统集成,促进信息系统效能最大化。

(三)扎实推进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

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规定和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只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质量保证能力、技术装备、系统建设质量、人员构成与素质、经营业绩、资产状况等条件达到要求,具备相应实力,取得国家级或是自治区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的企业才能参与我区农业高效节水自动化控制信息化工程建设。二是参与建设的企业不能直接移植、拼凑工业信息化的设备和技术,松散集成高效节水信息化系统,增加无谓成本和安装、管理、维护难度,必须在充分听取基层管理部门(人员)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方便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结合新疆地区地域特点和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要求,不断总结技术成果,研究改进技术,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服务。三是加强项目建设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加强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确保发挥工程效益。四是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深入研究各类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落实运行维护经费,强化日常管理,使水利信息系统建得成、用得好、长受益。切实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选择具有计算机、农田水利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建专职信息化运行维护支撑队伍。五是加大先进技术产品的研发应用。加快对具有防堵塞、控制灵敏度高、故障率低、水头损失小、低水头能正常工作的电磁阀的试验、示范、应用和推广。加快推进关键设备的国产化,采用直观、简洁、实用的自动化操作系统,降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成本。六是要加强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协调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的关系,提高轮灌制度设计水平,将管理模式与自动化系统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和潜力。宣传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和成就,及时对信息化工作和成果进行总结,营造共同关心、支持、推动水利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农业高效节水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

要增强高效节水建设的针对性,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结合,将农业高效节水与退地减水和农业用水向工业转换紧密结合,把高效节水建设的布局、投资、计划与水资源控制指标和退地减水任务落实情况捆绑起来实行绩效考核,推动实现农牧民增产增收与调整用水结构的双赢。一是要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进程,抓紧做好每年300万亩高效节水的建设管理工作,按提质增效要求提高建设标准,坚持执行“四制”,突出加强对业主、工程招标投标、质量监控、资金监管、项目验收等建设管理关键环节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二是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借助节水灌溉实验和研究成果,制定出台主要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建立节水型农业定额管理体系,继而形成总量控制管理体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要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提高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合作社和联合社等方式,实行土地置换,重新分配土地,使土地集中连片,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四是要做好高效节水工程的产权移交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将档案资料、工程所有权、使用权、管护权按照相关办法,履行相关手续,交给农户、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社、乡镇村组集体等相关受益主体进行管理,增强农民的自我管理意识。五是要深化管理体制创新建设。按照财政部、水利部有关探索推动组织化程度更高、技术力量更好、资金保证能力更强的公司化管理思路,探索和推进已经成熟的沙雅县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公司化管理模式、富蕴县天筑公司“代管、代种”管理模式、麦盖提县“公司+农户+政府+监管”管理模式、哈密市“灌溉公司+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等管理模式,提高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六是要从高效节水工程技术应用推广较早、节灌率较高、需求迫切的地区以及高效节水工程推广较慢的南疆地区着手开展全面调查,研究符合高效节水工程新的投融资机制,推动节水市场培育和节水管理的创新。七是要继续加大对农业节水设备市场和节水施工企业的管理。将产品认证作为采购节水产品、节水施工企业资质作为从事节水工程建设的必备条件,鼓励、促进信誉好、产品质量高、适应性强的高效节水设备生产、施工企业在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