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8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2014年9月全疆农业高效节水信息化建设现场会交流材料
新疆阿勒泰地区水利局:以信息化管理践行科技治水 推动水利现代化发展
  阿勒泰地区水利局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4/9/17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议程,我代表阿勒泰地区水利系统向与会同志就阿勒泰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最北部,全区地势呈山脉西高东低,丘陵平原东高西低,国土总面积11.80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戈壁荒漠占总面积的78%。境内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大小河流共56条,年总径流量123亿立方米。由于阿勒泰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腹地,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短促,年平均降水量为200毫米,生态环境脆弱。

二、建设背景及现状

进入2000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城乡人口迅速增长,极端天气频发、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与阿勒泰地区缺少控制性水利工程并存,特别是“引额济克”、“引额济乌”工程投入运行,远期调水量占到自治区批复阿勒泰地区可用水量的46%,使阿勒泰地区可用于本地工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出现严重紧缺,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阿勒泰地区立足实际,借鉴疆内成功经验,在常规节水的基础上,2009年积极探索农业高效节水之路,大力推广,截止目前,高效节水面积已达1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年节水量约2.5亿立方米,一方面农业产值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农业结余水量也保障了工业发展和生态用水安全。在高效节水快发发展的同时,阿勒泰地区逐步推行水利信息化建设,以解放劳动力、活跃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的最终目标。截止2013年底,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已覆盖全地区59座水库,占总数的92%;84条山洪沟实施了预警预报监测工程,占到规划总数的90%以上;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动化控制7处,覆盖2万人口;高效节水自动化控制完成3.6万亩。同时,在福海县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该平台将水库、干渠监测和田间智能化灌溉、山洪沟预警预报以及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集为一体,初步形成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三、几点经验及体会

经过多年的探索,阿勒泰地区水利人深刻认识到:“加速水利信息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实施水利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建设水利信息化的保障。信息化管理最大特点在于多部门的高效协同,因此,做好顶层设计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决策层更应统一思想,从上至下逐层推进,共下一盘棋,避免各自为战,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2009年,阿勒泰成立了由地委、行署分管领导挂帅,水利、财政、经贸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水利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开展规划编制、项目申报等工作。2013年阿勒泰地委扩大会议提出: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强化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全力推进“智慧阿勒泰”建设。在此理念引领下,阿勒泰水利信息化得到高度重视,在建设资金、政策支持方面均得到倾斜,做到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通力合作,共促水利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以需求为引导,是推广水利信息化的关键。信息化是当前最新的高科技,而水利又是最古老的传统行业,所以面向信息化的需求通常不是显性的,需要通过深入的沟通、详细的分析才能得到。阿勒泰地区在试点水利信息化之初,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在设计阶段认真进行了需求分析,没有片面追求高档化、先进化,从人工控制到电脑控制逐步推进,努力避免形象工程。在应用上也循序渐进,由小到大,规模推广,逐步拓宽信息化管理的覆盖范围,让使用者亲身体会水利信息化的方便、快捷与实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要求,真正实现“水到渠成”。为解决吉木乃县土地流转后人力短缺问题,2012年,通过地、县两级自筹资金,在该县实施了2000亩初级的田间自动化建设,取得成功。2013年,在福海县赛克露灌区完成了2万亩的高效节水智能化田间工程建设,采用“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控制”的设计理念,工程集成了气象、土壤测墒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灌溉。

(三)开展灌溉实验,是实施水利信息化基础。为了全面掌握农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需水量、灌溉定额和灌溉制度,确保自动化控制条件下的精准灌溉。2013年阿勒泰地区与水利部牧科所合作恢复了“新疆阿勒泰灌溉试验站”,试验地总面积2000亩,核心区试验区100亩,主要开展符合阿勒泰地区地方特色的灌溉试验,形成基于灌溉自动控制的农牧区高效用水技术标准与规范,以特色的科技成果为牧区水利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该灌溉试验站由地区水利局主导,科研单位技术支持,农业企业服务,形成了集“政、研、企”于一体的运行合作机制。2014年,以小麦、玉米、苜蓿、苏丹草、黄芪等14种农牧作物为主,开展了干旱半干旱牧区饲草料地高效用水技术、准噶尔盆地北缘区主要作物需水规律与灌溉制度、北疆地区灌溉饲草料地节水丰产技术集成模式等课题研究。

(四)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是发挥水利信息化效益的核心。建而不用或达不到设计目标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常见问题,除了系统本身操作过于复杂,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因此,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必须同步进行。福海县赛克露灌区在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结合当地情况,建立了以“灌溉服务”为核心、偏向于企业经营方式的专业合作社,具有经营和公益的双重性质,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的运行管理模式,成立了“金水滴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同时,制定出台了水利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水利骨干网络管理办法、信息中心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把信息化系统日常管理与维护纳入考核体系,从而建立了水利信息化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可持续发挥效益。福海县赛克露“合作社”运行模式实现了节水、节能、省工的目标,农户每年缴纳90-120元/亩的费用,其中:包括60-80元/亩的水费,15-25元/亩的电费,服务费仅为15元/亩;而合作社收取的费用基本能够持平或实现微利,粗略估算每再增加1万亩规模,利润就可以增长10%。

(五)人才培养,是建设水利信息化的根本。人才是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水利信息化建设搞得如何,关键在人,在于主管领导特别是具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几年来,我们始终坚“培训先行”的原则,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为目标,采用专家讲课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实用性,强调简明性,突出层次性,努力做到边用、边学、边培训,不断提高管理维护水平和操作技能。如:福海县赛克露灌区自动化项目在建设初期,地、县、村三级共选派6人到建设企业进行集中培训,重点熟悉系统功能,强化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

四、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发展方向

按照阿勒泰地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计划2020年之前,在福海县打造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县级水利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以防汛、灌溉为重点内容向乌河上游的清河和富蕴两县延伸辐射,其他4县(市)则以单项重点工程的信息化改造和田间灌溉自动控制的试点示范为主,有重点、有选择的逐步推进信息化工作。在青河、富蕴和福海三县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乌伦古河全流域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使乌河水资源分配、用水效率和水质监测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形成流域级的现代化管理新机制。同时在阿勒泰市和布尔津、吉木乃、哈巴河县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额河建管局协作力度,逐步建成地区辖内的额河流域信息化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基本建成与各县市和流域管理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地区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内容以工程和项目管理为重点,功能以各类信息数据的监测、查询、统计、汇总、分析为主。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阿勒泰地区的水利信息化工作与先进地州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畅,资金投入不充足,信息资源共享差等。发展总是与解决问题相伴相随。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大力发展水利管理信息化的方向不动摇,坚定通过信息化提高水利管理水平的信念不改变;坚持需求引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四项基本原则,把握合适时机,以我为主,优选技术模式,因地制宜的积极开展灌溉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普及相关知识,培养人才队伍,实现灌溉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必将翻开阿勒泰地区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新篇章。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