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4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经验交流 > 典型交流 > 正文
《中国水利报》2014年9月18日
农民走上管水“前台”——江西德安县大溪畈村桑家堰灌区用水户协会建设的启示
  黄韬 饶奇磊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4/9/23    

在江西省德安县大溪畈村桑家堰灌区,放眼望去,一条条新修的“动脉”渠道伸入田间,新建的U形涵管穿越农田,一处处预留的出水口,吞吐汩汩清流。

2003年10月15日,德安县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大溪畈桑家堰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挂牌成立,开始推行“一把锄头管水”的管理模式,农民从此走上管水“前台”。如今协会运行情况如何呢?带着疑问,笔者一行进行了实地探寻。

启示一:让用水户协会管水是解决农民用水难题的良方

面对集体管水组织主体缺位难题,大溪畈村桑家堰灌区农民自发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灌溉建设与管理,在小农水工程管理、灌溉用水管理、农业水费计收、用水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实践证明,以农户为主体、自愿联合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载体。

大溪畈村属桑家堰灌区,位于德安县西北部,以种植棉花和水稻为主,村内农田主要通过修筑堰坝抬高水位,再修渠引水灌溉。其水源工程主要由桑家堰、马堰以及一座提灌站组成,灌溉面积507亩,涉及陈家湾、老屋邓等五个村民小组,有835人受益。田间工程由1838米干渠和2467米支渠以及多个放水设施组成。

2004年以前,桑家堰灌区水利设施损坏严重。桑家堰堰体开裂,堰坝漏水,却无人问津。在用水高峰期,村民经常为争水抢水发生冲突。

对此,大溪畈村采取“一事一议”制度,通过“向上级争一点、帮扶单位给一点、群众投一点”的方式,投入11万元硬化渠道2096米,极大缓解了村内用水难局面。在修渠过程中,要解决经费分摊、资金筹集和工程后续管理等问题,农民用水户协会应运而生。

见到大溪畈村用水户协会会长邓安友时,他正研究今年的用水计划。“我们每年都要定期安排用水、清淤、水费收支等工作,解决渠道跑冒滴漏和维修养护等问题。以往水从上游流到下游要个把星期,而现在下游两天时间内就能见到水了。这几年旱情较重,但大家用水基本没受影响。”邓安友说。

启示二:决策民主、运行规范是用水户协会立身之本

用水管理必须充分尊重并发挥农民的创造能力和自治能力,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让用水户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农村有人牵头管事,群众共同办事。桑家堰灌区的做法证明,农民对灌区设施维修愿望强烈,完全有能力把水管好。

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运行管理采用“四个一”模式,即项目建设一定公示,工程建设群众一定参与,抗旱放水坚持一把锄头,年终水费一定计收到位。

每年年初,用水户协会就开会讨论下半年的建设计划,将建设内容和主要工程量向农民公示,项目开工后协会成员全程监督。用水坚持“上游照顾下游,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实行严格的轮灌制度,执行“一把锄头放水”的规定,由担任主任委员的组长在其他四位委员的监督下执行。每轮灌溉前,由管委会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制定本轮灌溉用水计划,包括轮灌次序和各组用水量等。灌溉用水量按时间进行计算,由全体管委员成员到场共同见证,并当场作好记录予以确认。每年年底召开一次用水户代表大会,公布本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后收取水费。

在大溪畈村用水户协会办公室的墙上,醒目地挂着村里的水利设施情况表。邓安友介绍:“当年为了修好堰渠,我们广泛征求用水户意见,在2006年就编制完成了堰坝渠道改造规划,列出了改造时间表、年度用水计划、工程维修规划、资金来源计划等具体内容。”

启示三:用水户协会可在小农水工程管护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政府搭“舞台”,群众当“主角”的“村民自治”格局下,用水户协会使农民真正拥有了农村用水决策权、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权,成为用水管理和小农水工程建设的“大管家”,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用水户协会成立10年来,桑家堰灌区规划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的水利规划规范实用,安排的项目量力实施,我们的利益有了保障。”群众对用水户协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德安县被列入第二批和第五批小农水重点县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用水户协会制定的规划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项目,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至关重要的质量监督工作中,安排用水户协会成员担任工程义务监督员。邓安友说:“大家很乐意当监督员。小农水工程建设只是一次性的事情,但建成后却关系到我们一辈子,甚至子孙后代,当然要重视。如果质量不达标,必须返工。”据了解,德安县水利局就工程质量评定等对义务监督员进行了专项培训,确保群众“心中有数”。

如今,大溪畈村堰坝水渠由村民自建自管,大家用放心水,交明白钱,真正成了用水管水的主人。一条条破损淤塞的渠道,被改造成水畅通、民欢笑的幸福渠、惠民渠。村民深切感受到自己既是工程的建设者、维护者,也是工程的受益者,比以往更加珍惜国家的投资和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们将通过典型示范、政策鼓励等方式,大力扶持用水户协会建设,充分调动起农民‘自己事自己办、自己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把建成后的小型水利工程交由协会管理,实现政府满意、群众满意的双赢。”德安县水利局局长张吉民说。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