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经验交流 > 灌区交流 > 正文
四川武都引水灌区探索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成效显著
  四川省农田水利局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4/10/22    

近年来,四川省按照水利部要求,切实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目前已建立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7021个,管理灌面1502万亩,占全省有效灌面40%。其中,武都引水灌区作为一个新灌区,坚持“产权清晰、分级管理、权责明确”原则,以供用水关系为纽带,大胆探索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武都引水工程被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城乡供水、航运、旅游开发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规划灌溉面积228万亩,一期于2002年投入运行,二期于2012年开工建设。自工程运行以来,实行“绵阳武引局+县(市、区)武引局+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分级管理体制,其中建成协会224个(注册登记200个),管理灌面58万亩,参与农户14万余户。

二、主要作法

一是政策驱动。先后出台了《武引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农业节水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武引灌区用水户协会组建和运行管理指导意见》、《武引一期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

二是以投促改。按照“三个1/3”(市武引局补助1/3,县级配套1/3,协会会员自筹1/3),绵阳武引局从水费等自有资金中累计投入2700余万元,带动灌区配套投入近6000万元用于末级渠系;灌区各县积极争取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资金1.7亿元,以投促改推进和规范协会建设。

三是自主管理。末级渠系修与不修,由群众做主,从设计、施工、监理到验收等各环节都有协会成员参与,工程建成后日常维护与整治采取会员分段包干、投工投劳方式进行。协会根据各村社会员的田土面积、种植养殖结构、蓄水设施的蓄水情况确定年度用水量,编制用水计划向武引局申请年度用水量;协会每年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审议水费收取标准及管水护水等费用分摊等问题,实现协会自主管理、自我服务。

四是分类实施。自开展协会建设以来,历经“起步探索、规范运作、发展提高”三个阶段,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以农渠灌域为基本单元、以小II型水库灌域为基本单元、以行政村灌域为基本单元等三种组建模式。

三、主要成效

(一)建立了灌区建设管理新机制。协会成立后,有效发挥了农民在投入、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自主作用,国家、集体、个人、社会多方投入办水利的局面逐步形成,基本化解了农业税费改革后投入不足与农田水利建设需求的矛盾。通过几年示范建设和项目带动,灌区末级渠系配套率达91%,防渗率32%,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同时,末级渠系建设后工程产权和经营管理权全部归协会所有,上下游和村社之间争水、抢水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用水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目前,计量用水、合同供水、计量收费率达100%;灌区农业灌溉水量由2004年的2.5亿方降到1.4亿方,灌溉水利用率从2004年的0.38提高到0.5。通过典型调查,灌溉时间缩短13%,制种水稻面积增加101%,水产养殖产值增长31%,守水护水人工费减少67%,渠道维修养护费用减少69%。

(二)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随着农村产业化发展,特别是专业化产业带的形成,高品质作物对灌溉水质和保证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以种植、养殖大户为主要成员的专业合作社与用水户协会有机结合,进行用水协调、渠道工程的自主建设和管理,有效破解了协会自身能力不足的难题。三台县秋林农渠用水户协会与专业合作社联合,种植核桃、花椒、药材5000余亩,受益群众达3500人,形成了末级渠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用水户协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同步发展态势,围绕水做文章的农业种养殖业结构调整,正成为灌区群众增收主渠道。同时,通过协会带动,以水为核心,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灌区生态、生产、生活环境明显好转。

(三)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协会建成后,用水管理实现了管理单位按面积配水向用水户主动申报水量转变,水费计收实现了由“按亩收费”向全计量转变,水费收取由乡镇代收向协会按方收取转变。国家只需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将“最后一公里”问题交由灌区管理单位或协会去解决,灌区用水纠纷从6起/年减少到零纠纷,政府和水利部门协调工作量大大减小;水管单位直接从协会收缴水费,避免了中间环节,堵塞了“搭车”收费现象,全灌区水费从协会建立前的762万元减少到640万元,降低了16%。同时,协会规范运作后,在村两委支持配合下,成为群众沟通的平台,群众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实现了灌域团结用水、文明用水,维护了灌区社会稳定,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四、问题和建议

武引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协会能力建设欠缺。目前,协会管理灌溉面积只占有效灌溉面积一半,协会能力建设依然薄弱。开展专业化灌溉排水、农业生产经营、水利技术和信息服务条件不足,急需增强服务和发展能力。二是运行经费筹集困难。大多数协会没有稳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来源。筹资、酬劳、水费提成以及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三是建设及维护经费不足。《武都引水一期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报告》农渠536条3437公里、毛渠1550条1896公里,总投资6亿元。目前仅完成约40%,资金缺口较大。

鉴于上述问题,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支持,对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给予扶持。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用水合作组织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