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翟浩辉: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2002-11-25)
  。《人民日报》 (2002年11月25日第十一版)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3/17    

记者:新中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上个世纪末为止,先后掀起了三次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如何看待农田水利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历史贡献?

翟浩辉: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工作历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我们坚持不懈搞了半个多世纪的农田水利建设,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建设高潮,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目前,我国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没有稳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供保障,农业要取得这么显著的成就是不可能的。

记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田水利的条件已经大为改观,加之近几年农产品供求关系有了显著改善,一部分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紧迫感不如从前了。对此,您怎么看?

翟浩辉: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5600多个大中型灌区,5万多处大中型泵站,2000万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但是由于洪水毁坏、工程老化、供排水渠道淤积、水源变化,再加上其它建设占地,每年要减少灌溉面积七八百万亩。因此,每年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护、检修,对渠道进行清淤,对部分设施进行配套完善,恢复和提高其功能,是保证工程处于完好状态、第二年农业生产能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不仅如此,我国仍有许多地方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基础依然很差,水引不进、排不出、灌不上,遇涝一片汪洋,遇旱一片赤地,完全是靠天吃饭。这种状况不改变,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改善农村面貌。

记者: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并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但是,中国的粮食问题仍为国内外所关注。您能否谈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

翟浩辉: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粮食供应出现相对过剩,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需求总量还需不断增加,质量也需不断提高。 粮食生产总量取决于耕地数量、播种面积单产、复种指数和粮经比,而今后我国耕地面积和粮经比都将呈下降趋势,复种指数提高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增加粮食总量主要靠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干旱缺水和洪涝灾害,尤其是干旱缺水影响最大。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耕地没有灌排条件,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状况,农业产量低而不稳;8亿多亩水浇地,由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等原因,中低产田占了2亿多亩;灌区供水保证程度不高,不少灌区一年只能灌1—2次,粗略估算灌区缺水达300亿立方米。去年和前年的旱灾都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粮食减产近200亿公斤,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很困难。这一事实再次教育我们,没有过硬的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农业不可能稳定持续地发展,农民生活不可能稳步地提高。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组织和带领群众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对各地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人们注意到,您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这十二个字,能否就此作详细解释?

翟浩辉: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以此为据,各地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也应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具体来说,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作为牧区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中部粮食主产区,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加快以节水为重点的灌区改造,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稳步推进水利现代化,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要大力创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强行以资代劳,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各地要坚决执行。但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并不是不让农民出工,而是不能再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让农民出工。要改变工作方式,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流通服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引导农民自愿兴修水利。

让命脉畅通(编辑点评)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完成好这个任务,就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同时也应该看到,农业生产条件仍很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农田水利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 今后20年,全党全国人民将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改善农田水利的状况,让水利这个农业的命脉更加畅通,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面貌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