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主席,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中国水利与农业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紧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决定了中国的农业对水利基础设施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投入,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近5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48年投资的总和。在加强长江、黄河等江河堤防和三峡、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一是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对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二是帮助缺水地区兴建供水工程,改善群众的饮水状况和生活环境,解决了340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三是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特别是推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保护生态的重大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
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减灾和保障体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在占全国耕地面积4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的棉花、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到二十世纪末,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5亿吨,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未来几十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水利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预计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粮食总需求量为6.4亿吨左右。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全面完善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节约用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综合措施,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进一步发展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区域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继续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力争到2010年,将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从现在的0.43提高到0.5以上;
-要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完善村镇供水设施,2005年前基本解决现有的21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到2010年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三分之一;
-要整治农村水环境,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改善生态脆弱河流、主要湿地和地下水超采区的生态状况。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的水利发展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谨代表中国政府表示感谢。我们愿意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将于2005年9月在中国北京召开,我们真诚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朋友们参加这次大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