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纪念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成立30周年“灌溉文化”征文活动
古水利工程造就“黔中江南”(一等奖)
  靳怀堾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5/12/4    

如果说名满天下的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那么享有“袖珍都江堰”美称的贵州安顺鲍屯水利,同样使鲍屯成为富庶的“黔中江南”,600多年来地灵人杰,人寿年丰。

在一个惠风和畅的春日,我随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的专家和代表来到“屯堡”村落鲍屯进行古水利工程考察。因原本是冲着“屯堡文化”去的,事前已做好功课。

“屯堡”源于600多年前大明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又称“太祖平滇”),而“屯堡文化”一词则是近年来人们对黔中安顺一带独有的明代屯军堡子文化现象的概括。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了铲除盘踞西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派30万大军分两路直下云贵。一年后,“征南平滇”大功告成,正当将士们满怀喜悦和憧憬准备返回家园时,一纸“就地屯田养兵,家属随后遂焉”的诏书到了。原来,朱元璋为了扎紧西南边疆的篱笆和开发大西南,硬生生将20万大军留镇贵州,让他们“屯田定边”。背井离乡的将士们不得不化剑为犁,大批的江淮健儿只得落土黔中并迁来眷属。他们按照屯、堡、旗、官、哨、所的军事建制,分别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扎下营寨,筑家建室,开垦荒田,一面是为了戍边和生存,一面也将中原文化的种子播撒于此。他们世代恪守江南一带的风俗习惯,久之便积淀为独特的地域生活方式——屯堡文化。

鲍屯位于滇黔公路边一个山水环绕的田坝中,一进鲍屯村,我们就被这里浓浓的“屯堡文化”包围。一座座奇特的“碉堡式”房屋建筑,形成典型的防御工事,易守难攻;正面的一座祠堂,是祭祀汪公的场所,汪公本名汪华,隋唐之际徽州休宁人,因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有功,做官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死后被朝廷赐谥为“徽州越国公忠烈王”,更被江南民间尊为神。落籍黔中一带的屯堡人受前辈崇拜汪公信仰的影响,奉汪公为先祖神。

在鲍屯北部的小学校广场,热情的鲍屯村民正在演出一台洋溢“屯堡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尤其是“地戏”,更让大家看得有滋有味,连呼过瘾。地戏,俗称跳神,是集戏、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由明初“调北征南”大军从江淮带入黔中,盛行于安顺一带屯堡区域的村寨,主要在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中旬演出,目的是祈求平安和五谷丰登。表演者头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持戈矛刀剑戟之类的“武器”,随口歌唱,应声而舞,唱腔朴拙高亢,激越粗犷;其舞实则为“打”,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

居高俯视整个鲍屯,但见村落分布于山之阳的半坡上,坐北朝南,向阳通风,左右皆有低丘相拥,成“凹”形。这里的民居布局奇特,街道呈八卦格局,具有明显的防御特征,就连房屋的门窗大多也按攻防需要设置。村前(南部)是开阔的平坝(大田湾坝),一条小河从远处蜿蜒而过,河水清澈。这条河叫型江河,发源于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洞口岩上,由西向东流经郑家屯、七眼桥、鲍屯等地,由六保进入平坝县后称羊昌河,注入乌江。村西的河床中泉眼众多,即使遭遇多年不遇的大旱,河流的水脉也不会断绝。

此时,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而这里已然步入了初夏。虽然正午已过,阳光依然热烈,气温高达二十六七摄氏度。抬眼望去,满目青山碧水,到处生机勃发,尤其是山下水土丰美的平坝,铺满郁郁葱葱的油菜,金黄的花儿大多已谢去,绿鼓鼓的果实正在起劲地生长,给人以丰收的期待和遐想。当地人告诉我们,一个月之后,油菜就可以收割,接着便是水稻插秧的大忙季节。

“水稻用水怎么保证?”“那可要感谢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灌溉工程系统喽。这不,前面就是鲍屯水利工程的龙头——水仓。”村党支部书记回答,明亮的双眸中迸射出自豪的光芒。

在鲍屯村西的第一坝——水仓坝前,村支书细说端详:这处古水利工程是由鲍姓始祖鲍福宝创建的。老人家原籍徽州府歙县棠樾村,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调戍普定卫(今安顺),由于他屡立战功,被诰封振威将军,赐军田一份。据鲍氏家谱记载,始祖公“素裕堪舆”,经过四处寻找,发现鲍屯一带山环水抱,平坝广阔,宜农宜耕,是块风水宝地,便率族人在此定居下来。后来为了追寻丰衣足食的小康之梦,又修建了这座农田灌溉工程。

这就是被鲍屯人称为母亲河的型江河,自西而来,蜿蜒东去,水量虽然不大,但水质清澈,四季不枯。

水仓是鲍屯灌溉系统的龙头,也是祖先最早修建的拦蓄引工程,由“L”形的拦河坝及引水口门组成。

石坝既能拦水灌溉,又能溢流泄洪。采用当地的石灰岩作为建筑材料,用黄泥黏结,坚固结实。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了一条近3里长的新河(下游与老河道在“螺丝湾”汇流),将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格局。顺河而下,又建了5座引水坝和5条引水渠,以使位于不同高程的2300亩田地大多数能得到自流灌溉;发洪水的时候,这些渠坝还能肩负起排洪排涝的职责。

工程建成后,数百年来这里旱涝无忧,“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成为维系鲍屯人生存的生命线。

年轻的村支书口若悬河,并辅之以丰富的肢体语言,他的言谈神态中流露出对这份珍贵遗产的感恩和崇拜之情。

鲍屯的先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非局限在农田灌溉上。为了开发水能,鲍屯人相继在拦河坝旁建起了6座水碾坊,利用水的动力碾米磨面,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碾米机、磨面机进入村寨,水碾、水磨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如今硕果仅存的一座水碾坊旁,矗立着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的古碑,这是当年村级自治组织“五会”所立。虽然碑身有些残破斑驳,但上面刻记的内容依然清晰:“禁止毒鱼挖坝,不准鸦子(鱼鹰)打鱼、洗澡,不准赶罾(一种捕鱼工具)、赶鱼,违者罚银一两二钱。”

不仅有对水利公共设施的保护“立法”,数百年来,蜿蜒村前的小河还有着上下游的用途规范。最上游段为村民饮用水水源,直到公元1989年鲍屯人吃上自来水为止;次上游段洗米洗菜,家庭主妇每逢早中晚必提篮端盆光顾于此;中游段洗衣,这里每天都有捣衣声和叽叽嘎嘎说笑声奏出的交响乐;下游段洗浴,成为了夏秋季节鲍屯人的“浴池”,更是孩子们亲水嬉戏的乐园。

“在鲍屯有许多类似的乡规民约,村民们都能自觉遵守。几百年来,鲍屯有个优良传统,每年都由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辈出面,组织村民对水利工程进行清淤维护,产生的各种费用从宗祠管理的‘公田’收入或各户集资解决,大家都会自觉出钱出力,积极参加。”鲀屯的老当家人鲍中权给出了答案。

“鲍屯人热心公益,一呼百应,与屯堡文化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屯堡人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富于集体主义和团结互助精神。”“屯堡文化”专家朱伟华教授补充道。

在这蕞尔之地,仍能有这样一处保存完好的古水利工程,专家们个个如获至宝,目光炯炯。他们从这里追寻到了祖先治水的圣迹,沐浴到了古老的水利文明之光。

“这里虽比不上都江堰宏伟,但构思精巧,布局合理,灌溉供水和防洪排涝功能兼备,堪称古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典之作。”

“工程利用河水落差,层层筑坝拦水,‘长藤结瓜’,不但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还为全村人提供了生活用水和水能动力。”

“拦河坝大多是顺坝,裹头依山丘而设,水流冲到山丘边消能减力,平缓处壅水溢流,这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营造方法,极其高明,也是石坝长年不毁至今还能利用的重要原因。”

“乡规民约对工程和河道的保护 ‘立法’,生活用水河段明确功能划分,反映出有效的村民自治组织对维系古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风尚。”

专家们的高论,如醍醐灌顶般启发着我的思考。经过悠悠六百载的岁月,古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灌溉、供水和生态等职能,其要诀有两点:发挥效益,保护得当。二者间相辅相承——工程维系和支撑了屯堡的好日子,鲍屯人对工程倍加珍惜和爱护理所当然;工程因备受呵护,才历久弥新,不断奉献出它的光和热。

夕阳余晖下,鲍屯古水利工程显得古貌苍然而又楚楚动人,让人心中升起留恋的情愫。告别时,我再次向承载着未来希望的古水利工程投去了深情的凝望,并在心中奉上期许:永续润泽土地,造福鲍屯百姓。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