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纪念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成立30周年“灌溉文化”征文活动
为息壤注入源头活水──江苏盐城市灌溉文化演变之路(二等奖)
  史长森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5/12/4    

江苏盐城市,有如神话中的息壤,是一方浸润着黄海潮、每天都在生长的土地。一代代盐阜儿女在“煮海兴利、穿渠通运”的蓝图上,东御潮卤,西驯洪水,开河建闸,发展灌溉,用自己的双手将昔日望天收的荒滩薄地,变成了金滩银荡、沃野平畴。

从祈求自然降水、拒咸蓄淡一直到普及抗旱式灌溉,灌溉方式的发展让盐城农耕文明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潜力和增收空间。今天,厚积薄发的盐城已成为名扬天下的农产品基地,全国每产出100斤粮食或棉花就有一斤是盐城贡献的。

井水灌溉 传承千年造福百姓

“海可渔、盐,滩可樵,为民生计,乃城海上,环城皆盐场也”,说的是西汉武帝元狩四年设置的盐渎县,到东晋安帝义熙七年时改名叫盐城县,境内百姓以渔猎者特别是从事海盐生产的灶丁居多。相传吴王孙权之父孙坚就职盐渎首任县丞时,其父孙钟在城南沙陀村奉养老母,凿井汲水,种瓜为业。“瓜井仙踪”被后人列为盐城“古八景”之一,井深水甜,终年不涸。这一传说表明,盐城人利用井水灌溉至少已有2 000多年时间。

早期的盐城,沟河港汊多是降雨形成,淡水仍较宝贵,沿海地区又常受卤潮浸漫、水质大多苦咸,人们长期依靠土井(塘)蓄雨渗淡,供自己饮用和家前屋后浇菜种瓜。随着手工业商业的繁盛,农村集镇砖井慢慢变多,草堰一集就有古砖井108眼,东坎、八滩等地砖井口小肚大状若酒坛。20世纪60年代,浅井、半深井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大发展的需要。在江苏省井灌指挥部的支持下,滨海县于1967年试凿成功第一眼农用深井,随后在废黄河和沿海地区大力推广。万盈乡三合村利用深井灌溉后,棉花亩产翻了一倍多,群众喜笑颜开。到了1990年年底,全市拥有600眼农灌饮水深井,井灌耕地近2万亩。

纳潮灌溉 海河通达顺势而为

盐城境内天然入海河流众多,回顾历史,明朝虽然推行“保护盐课,打击垦殖”的政策,但随着海势东迁、盐产日薄,一些灶丁为了生计私垦种植,完成了由盐业向农业的转变。万历年间,射阳河、新洋港沿岸也开始有人垦荒植谷,挖土成汪,垒土成垛,形成“汪垛田”。汪垛田易涝易旱,产量低且不稳,农民生活艰难。解放前,每临冬季,当地家家“泥门闭户”,外出逃荒。随着私垦面积的不断扩大,清朝中后期转而鼓励开垦,丈量田亩,征收赋税,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盐城入海河道基本建立了节制闸,挡潮御卤,蓄淡灌溉,促进生产,纳潮灌溉日渐式微。而在灌河,虽大部分河段含盐量较高,但响水县城段受上游支流来水影响含盐量相对较低,历史上就曾依靠灌河边涵洞纳潮灌溉。当地民众在枯水季节或农业用水高峰期,常通过节制闸控制将灌河水引入内河河道,补给农业灌溉用水。直到今天,北部的废黄河灌区如遇大旱年份,仍可在灌河水含盐量低于2‰时,适时纳潮灌溉来减轻用水压力。

自流灌溉 汩汩清泉润物无声

在废黄河一带,清嘉庆十七年,河道总督麟庆建七巨港引水闸,引河水自流灌溉苇荡营的滩地,第二年即采得上等用苇3 889 426束。道光年间还筹银1.5万余两,修筑圩堰10 210丈,填塞旧港槽8条,改善了营区的水利条件。光绪三十四年,邑绅孟来宾建大淤尖引水闸,引河水灌溉荡地农田。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一带没有系统的灌溉沟渠,大多利用浅沟水塘取水灌溉,且水系紊乱弯曲,水流不畅,水量也得不到保障。20世纪初,在清末状元张謇的带动下,各类盐垦公司在大丰等地筑堤开河,废灶兴垦,河网化、条田化已具雏形,农业灌溉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废黄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两条高水,为发展自流灌溉提供了良好条件。从前,这一地区“先一干来后一淹,又有土蚕和豆丹,遇到一年涝和旱,田抛荒来人讨饭”。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举三市18县之力建成苏北灌溉总渠,开辟引用淮河水的废黄河灌区和总渠灌区,后转为江淮并济,以长江水为主。两大灌区建成之初,淮水较为丰沛,自流灌溉为“旱改水”奠定了基础。“旱改水”即旱地改种水稻,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了低产、贫穷、落后的面貌。1958年盐城“旱改水”面积达到185.8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121.9万亩。后来淮水北调,自流引水量迅速减少,面积大、渠级多、渠道大而长的自流灌区格局显得不合时宜。虽然建成了引射济黄、面广量大的翻水站等输送水系统,逐级提水引来江水灌溉,多数耕地还是无法自流灌溉、一步到田,仍需结合提灌戽水上田。

提水灌溉 从1.0到2.0的飞跃

自古以来,农业的发展都有赖于排灌设施的革新。在一段相当漫长的岁月里,盐城地区的提水工具主要依靠“三车六桶”。“三车”即人力水车、畜力水车和风力水车,大多由槽桶、榷子、拂板、水笸箩等木制部件组成。“三车”均以东汉掖庭令毕岚发明的龙骨水车为提水部件,因其木链形似龙骨而得名。明代后期,近海农民根据海边常有大风的情况,创造性地在水车旁设置八桅薄篷组成风轮,高约三丈,俗称大将军八面威风,一旦风起则篷受风力,转动风轮,拨动水车,车转水上,刮水入田。2010年八桅大风车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大风车每部可月灌50~70亩,另有六合布篷的洋风车可月灌25~30亩,比人、畜水车前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小块园地或突击抢排,还使用吊桶、粪桶、面桶、脚桶、水桶、饭桶等“六桶”。水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55年盐城地区“三车”数量达到顶峰18万多部,灌溉农田也达到惊人的318.66万亩,99%的水稻由水车灌溉。待到20世纪80年代,“三车”已自然消亡,但在盐城的中国里下河风车博览园还可以看到她们的倩影。

机电灌溉作为提水灌溉的升级版,无疑是让这种灌溉方式进入了2.0时代。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盐城大力发展以柴油、煤气为动力的抽水机船流动提水灌溉,起初木质船壳,后因木材紧张,开始更换水泥船。如今抽水机船早已渐行渐远,变成了历史,但它的出现是提水灌溉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拐点。1956年盐城城南电力灌溉站建成后,电力灌溉迅速发展,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且多为灌排结合,基本达到了70天无雨保灌溉,群众誉之为“救命站”“幸福站”。

机电灌溉的发展,不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把电带到了农村,终结了千百年来“肩挑人抬车子推,千军万马忙吃水”的历史,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腾飞。

节水灌溉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农业生产像鱼儿一样离不开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贯穿于盐城2000多年的农业史,这些都建立在大兴水利建设、引来丰沛淡水资源的基础上。作为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并存地区,盐城市依靠多年持续建设形成了“田成方、沟成网”的农村水利面貌,对水资源的利用更加科学合理,推动实现了耕作制度和地域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

怎样让每一滴水物尽其用?这是盐城人一直萦绕心头并不断求索的问题。盐城在完善现有水利配套工程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滴灌、喷灌和管道输水灌溉,满足设施农业的灌溉需求,大水漫灌已成为过去式,现代高效农业生产环境发生了从“量”到“质”的变化。目前盐城市数百万亩水稻全部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这也是践行生态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咸土能种菜,海水能灌溉。”盐城滩涂面积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却长期藏在深闺无人识。江苏沿海大开发启动后,盐城大力发展盐土农业,培育发展海水灌溉农作物,成功开发出了“盐城海蓬子一号”等耐盐蔬菜,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已成现实。灌溉技术在这里蹚出了一条新路子,盐土荒地上也能种出“金子”来,传统农业大市盐城找到了创新发展的蜕变新秘诀。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