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正文
——纪念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成立30周年“灌溉文化”征文活动
竹笕引水好灌溉(三等奖)
  江初昕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5/12/4    

我的家乡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县群山峻岭的山坳子里,村子四面环山,巍巍大山上有苍苍树木、青青翠竹和汩汩山泉。山民们筑屋建房大都依山傍水,我家老屋就建在河边山脚下,山间粉墙黛瓦的村落依偎在山之麓。河畔,炊烟袅袅,鸡犬声相闻。

山区夏季,长时间不下雨,稻田里就缺水。特别是在抽穗扬花的节骨眼上,要是田间没有水,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靠近小溪边的可以用水车车水,用斛斗舀水。而梯田上的稻田在山坡上,过去山村不通电,也没有水泵,水无法输送上去。这时,聪明智慧的山民便想到了大山里的毛竹和山泉,他们用竹笕从山坳引下山泉水来灌溉。

竹笕的主要材料是山里的毛竹,在竹林里找到粗壮且笔直的毛竹伐下,剔去枝丫,要想通水,里面的竹节还得除掉。除掉竹节是一项技术活,头上的竹节好清除,难在中间的竹节,仅凭一根短小的钢钎很困难,钢钎太短,而竹子又太长。可大人们还是有办法:把头面的竹节破掉后,将钢钎放入竹筒中,不停地用劲掼动,利用钢钎的惯性,把竹节一个个击破。要是碰到实在难打的,就把钢钎放入火中烧红,再入竹筒中,随着竹筒内阵阵青烟冒出,滚烫的钢钎就会把里面的竹节烧掉,从而打通竹节,使之平滑无阻。

打通好的毛竹就像是一根管道,村民们就用它从山脚向山坳中的水源地接去,毛竹是以大头套小头的形式依次接上,衔接处用杉木皮、棕榈皮、苎麻塞紧固定好。每个接口的地方要支撑固定好,用两根半截树木,中间绑上竹篾,就形成了一个“人”字形的脚架。木桩固定在土里,或用石头垒砌好,接口的部分用树藤绑缚好,如此,使之不易倾斜和倒塌。找到水源地,掏出一个深坑,筑坝围水,围成一个蓄水潭。为防止丛林里的昆虫和腐叶落入水潭,他们还用柴刀砍下木棍,架在水潭上方,上面铺上一层箬叶,再用木材压好。这样,一个清洁干净的水潭就搭建好了。把毛竹深埋在水池边,清澈的山泉水便会顺着竹笕,一路欢歌,“哗哗”奔泻而出,冒着清凉,流向稻田中。田里的水稻顿时生机无限,清风拂来,绿油油的一片。弯弯的竹笕,成为山村中一道独有的风景。

竹笕也可以做成明渠。将砍来的大毛竹剖成两半,用锋利的板凿打通竹节,再将剖开的大毛竹一端埋入岩石下,引接泉水。若泉水离家近,则大竹三五根相接即可引水入厨房水缸中,好似城里自来水一样,极其便利。若是水源甚远,则需几十根大竹相接,长达数里的竹笕,穿岩过林,弯弯曲曲,甚为壮观。但这种明渠竹笕也有弊端,那就是山间常有树叶落入竹笕,久而久之,腐叶会堵在竹笕中,加之山蛙栖伏,长虫飞驰,不但阻碍了山泉的输送,而且也影响了水质。

对于竹笕,宋代诗人陆游曾在《闭户》中吟道:“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清末黄遵宪在《游箱根》中也写有“家家争调水,曲笕引修竹”的诗句。竹笕好似山间的血管,把山坳里甜津清澈的山泉水接引到田地间,浇灌着田间的庄稼,也流向各家的水缸里。清冽带有一丝竹子清香的山泉水,甜在乡亲们的心窝里。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