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在2016年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吉林省书面交流: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交流材料
2016年1月5日 云南曲靖市
  吉林省水利厅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6/1/8    

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处在服务农业的最前沿,建设和管护成效直接关系到工程持续运行和效益发挥,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得起、管得好、保安全、长受益”,我们按照国家的要求,结合吉林实际,着眼破解突出矛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一、统筹兼顾增粮、增收和增效目标,探索创新组织发动机制

(一)自主申报,调动项目建设积极性

近几年,我们坚持实行项目建设自主申报,尊重基层和农民意愿,把资金投入的重点放到节水增粮行动、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方面,突出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比如,在土地出让金收益项目中,采取自愿申报、竞争立项、专家评审、择优遴选的方式,确定项目建设。在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中,从2013年开始实行自主申报,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优先安排那些积极性高、效益明显的地方,不搞指标平衡,不硬性下任务,较好地解决了有些地方指标不够用、有些地方任务完不成的问题。

(二)因地制宜,与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

一是对于水稻主产区,积极推动旱改水。按照我省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田灌溉面积发展还有一定潜力。通过调查,2015年具备改种水田条件且农民有意愿的面积约70万亩。我省在加快推进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减少水量损失的同时,推广浅灌、晒田等节水灌溉方式,降低灌溉净定额,促进扩大灌溉面积。二是对于西部干旱区,充分利用节水灌溉设施发展高效农业。到今年春季,全省节水增粮项目全部完工,项目规模达到900万亩。这部分耕地今年开始因地制宜优先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利用节水灌溉设施发展经济作物等高效种植业,带动结构调整。

(三)优先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是制约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为农田水利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及时调整相关政策,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辽源金州现代农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集约经营土地1.35万亩,省里通过土地出让收益项目投入1200万元扶持资金,企业自筹4445万元,改造水库、渠道、方条田等农田水利设施,建成1.1万亩高标准农田。

二、统筹整合国家、社会和农民力量,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近年来,我们创新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受益群众积极投入,努力拓展投入渠道。一是在用好中央资金的同时,持续加大省级投入。2011年以来,我省积极整合抗旱、土地整理、农发以及扶贫等涉水资金,集中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27.79亿元。利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共投入9.8亿元用于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增强灌溉能力。二是鼓励群众投资投劳。2011年以来,通过项目带动和积极引导受益农户直接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共投入10.86亿元,用于末级渠系配套和小型灌区整治等工程建设。三是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突出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强化资金与项目整合,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多元化投入。吉林东福米业、长岭云天化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增加农田水利投入,提高了农田水利的保障能力。四是争取金融机构支持。2015年年初,省水利厅和省农发行签订合作协议,对于符合条件的水利项目,实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20%的优惠政策,其中重点支持的项目包括节水增粮行动和灌区改造。

三、统筹完善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建管机制

一是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对新建工程,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要求,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对于既有工程,工程状况良好的,逐个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经费和管护要求,签订责任状;对于工程状况较差、年久失修的,重新论证可行性和必要性,列入计划逐年更新改造。二是创新管护机制。培育和扶持农田水利管护组织,探索水利合作社(用水户协会)承担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职能。通榆县在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管理中,摸索出了单户自管护、种植大户管护、村集体管护、用水合作组织管护、乡镇水管站管护、家庭农场管护和专业企业管护等7种管护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模式目前正在全县积极推广。三是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省有666个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其中地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达到90%,批复编制人员3367人。2015年7月省水利厅制定印发了《全省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全面提升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充分利用小农水资金进行机构能力建设,从维修养护资金中计提部分资金开展全省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用于维修养护仪器设备购置,进一步改善了基层工作条件。

总的看,近些年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以来,全省累计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096.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8.89亿斤,实现农民每人年均增收375元,年节约水资源量3.4亿立方米,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