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正文
——在2016年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广西自治区书面交流:坚持改革创新 实现农田水利建设新跨越
2016年1月5日 云南曲靖市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6/1/8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农田水利投入逐年增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全面推进农田水利改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呈现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局面,圆满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坚持高位推动,持续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热潮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连续七年开展“兴水利、惠民生”主题活动,高层发动,高位推进。自治区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到各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活动,省级领导率先垂范,每年都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兴修农田水利,带动自治区、市、县约30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水利一线带领农民群众参加兴修水利劳动,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热情高涨,屡掀农田水利建设高潮。自治区每年都召开全区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和冬春水利建设现场会,自治区政府领导出席会议并动员部署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增、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8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切实增加农田水利投入

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主导作用。“十二五”期间争取中央资金49.4亿元用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规模化节水灌溉示范、小农水重点县等农田水利建设。自治区财政逐年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力保障中央投资项目自治区本级配套资金的需要,市县财政也不断加大对水利投入的力度,如南宁市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资金中安排2.0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桂林市荔浦县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用于全县0.1个流量以上渠道防渗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二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引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在开展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中,引进新疆天业、广西大唐等一批社会企业建设糖料蔗基地节水灌溉工程,两手发力,助推“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各地广泛发动群众,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等形式,组织农民筹资投劳兴建、维修、养护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三是组织开展全区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每年评选10个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给予每县100万元奖励,激发各地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针对多年来农田水利建设存在水利部门大包大揽,受益主体参与程度不高,建管脱节等问题,积极创新农田水利建管模式。在实施500万亩 “双高” 糖料蔗基地水利化建设中,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文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作为项目法人,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财政资金按照1540元/亩标准直接补助项目法人。自治区水利或联合财政、发改部门出台《关于改进和加强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意见》等文件,支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新型主体作为“项目法人”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强调尊重群众意愿,采取自下而上、竞争立项等方式确定项目,由受益群众自建自管,实现建管一体化。柳州市鹿寨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实行竞争遴选,根据综合评选结果择优确定项目实施区,由受益村屯、用水户协会自行组织开展项目建设,不仅激发了受益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情,也增强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了“我要建、我来建、我自管”的根本性转变。

四、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水利厅先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广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指南》,部署并指导各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目前,全区已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7271处,颁发产权证书2914处,落实管护主体5331处。自治区财政从2013年开始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等工程维修养护费用补助。各地不断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新机制,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管护模式,工程效益得到长久发挥。合浦县通过改革探索,总结形成了“以大带小”“受益自管”“购买服务”“整合资源”“以钱养事”等模式。扶绥县成立农业灌溉公司,以“物业管理”模式,对 “双高” 糖料蔗基地节水灌溉工程统一管理。蒙山县充分发挥用水合作组织的作用,变“千把锄头管水”为“一把锄头放水”,聘请村级管水员负责灌溉用水,实行统一管理、按需分配放水,村级管水员报酬纳入财政预算。富川县创新工程管理制度,出台11个改革配套文件,完善32项各类规章制度,工程管护责任书按10类不同工程类型细分,细化管护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五、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全覆盖

水利厅联合编办、财政厅、人社厅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内容、组织领导等作出了顶层设计。以水利厅文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水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推动解决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员缺失、能力不强、体制不顺、机制不全等问题。目前,全区的1126个乡镇均成立了水利站,实现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全覆盖,人员业务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基层水利工作机构建设投入力度,自治区财政共安排了9000万元用于乡镇水利站工作场所、仪器设备配置等能力建设,从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农业用水合作组织、农业灌溉用水户协会等能力建设,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工作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通过每年举办乡镇水利站站长培训班等方式,在政策法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防汛抗旱等方面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水利部开展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评估检查工作中我区获得了优秀等级。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