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在2016年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陕西省书面交流:强化管理 深化改革 着力创新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
2016年1月5日 云南曲靖市
  陕西省水利厅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6/1/8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以“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兴三秦”为目标,立足省情水情实际和长远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推动农田水利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田水利以占全省1/3的水浇地生产了全省2/3的粮食,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在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

每年初,省委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始终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省政府每年专门召开现场会或视频会,安排部署冬春及夏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近年来,省政府颁布了《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的意见》,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各级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建设。通过项目带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行政推动、受益农民投工投劳等措施,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全省农业生产水利设施条件。

二、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布局

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必须坚持规划统领、规模推进。“十二五”初,我们组织全省涉农县(市、区)编制了2010-2020年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并由各县(市、区)人大或政府进行审批。从摸清现状和群众需求出发,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农田水利项目,努力实现规模效益。在具体规划布局上,关中地区主要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大中型灌区渠系改造工程,陕北地区主要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陕南地区主要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和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做到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分类推进。

三、尊重群众意愿,选好建设项目

对农田水利项目的选择,我们在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框架内,全面推行“群众参与、竞争立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们尊重群众意愿,采取“自愿申报、市级推荐、方案评审、公开陈述、综合评分”方式,通过县、乡、村三级公示,选定群众需求大、呼声高、积极性强的工程作为年度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邀请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充分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起了群众监督和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新机制。

四、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建设任务繁重,我们实行“一县一法人”,既有利于落实法人责任,又有利于县级涉农资金的有效整合。严格“四项制度”,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制定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细则,开展省、市、县三级人员培训,做到了制度、人员、监管“三到位”,确保工程建设公平、公开、公正。全面推行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五、坚持建管并重,落实管护责任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明确要求项目设计之初,工程管理单位就必须同步开展产权制度改革,确定工程管护主体,落实工程管护责任,把项目建设和建后管护有机结合,做到工程建成一处,责任落实一方,效益发挥一片。对于已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我们逐年加大维修养护经费的落实力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2015年各级财政共落实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010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7736万元,省级财政年落实8800万元,市县财政年落实3564万元。大型灌区基本建立了专业的维修养护队伍,初步形成了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确保了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六、积极抓点示范,推动产权改革

按照水利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我们在全省确定了10个改革试点县先行试点。一是明晰工程产权,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对所有改制的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产权证书,改制一处颁发一处。二是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按照“谁经营、谁管护”的原则,由产权所有者选定经营者,并与其签订工程管护协议书,明确经营范围、管护职责、经营年限等主要内容。三是落实管护经费,建立地方财政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机制,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目前,10个试点县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七、创新运行管理,先行开展试点

根据三部委《关于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理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省凤翔、三原、蒲城三县被列为国家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按照水利部办公厅要求,三个县均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县级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编制了实施方案,经省上审核通过。三个试点县都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则》,确定了产权确权和移交、搞活经营权、落实工程管护经费、建管一体化、建立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等5项试点内容。目前,三个县的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深入推进。

八、重视灌区发展,落实相关政策

我们始终把灌区的发展放在粮食安全的重要位置,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灌区改革与发展增添了巨大活力。一是落实了灌区农民水管员养老补助政策。全省共认定农民水管员6.55万人,年补助资金6000多万元,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二是落实了大型灌区高扬程抽水电费补贴和末级渠系费用政策,年落实高扬程抽水电费补贴资金4257万元和大型灌区末级渠系费用补贴6900万元,减轻了农民浇地负担;三是落实了大型灌区渠道安全防护资金1.5亿元,防护范围280多公里,维护了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着力践行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以进一步完善全省农田灌排工程体系为目标,加快灌溉渠系建设,努力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以促进农业用水方式转变和提高用水效率为目标,加快推进西北地区节水增效行动和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目标,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以健全法规制度、政策支持和规划体系为目标,加强政策研究和基础工作,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