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0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内蒙赤峰市敖汉旗:滴灌铸就干旱地区大粮仓
  内蒙古敖汉旗水利局     杨晓天 张国锋 高子民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6/5/5    

我们曾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水龙头,正艰难地往外滴着水,越来越慢,最后变成从眼睛中流出的一滴泪水——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翻开历史上的自然情况记载,结论是“十年九旱”。民谚云:“敖汉,敖汉,十年九旱”。根据水文勘测部门2013年4月编制的《敖汉旗水资源评价》,敖汉旗年均降水量350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7780.91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790立方米,是赤峰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50m3的93%,是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100m3的37.62%。水资源极度匮乏,敖汉旗乃至整个赤峰市都难以摆脱严重贫水的困扰。

然而,在敖汉旗有个叫长胜镇的地方,却有着“敖汉粮仓”的美誉。2014年和2015年,长胜镇粮食总产量均达2.5亿斤以上,成为赤峰市干旱地区逢旱不减收的楷模。是什么法宝让长胜镇战胜了干旱威胁?长胜镇领导自豪地告诉记者:膜下滴灌,大灾之年不减产;节水种植,铸就了敖汉粮仓。

穷则思变,一场种植方式的变革

长胜镇地处敖汉旗北部,位居科尔沁沙地南部边缘,风沙严重,干旱贫水,沙进人退,多年来人们为水而困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敖汉旗生态脆弱,农耕环境恶劣,多年大旱,全旗粮食总产量仅在1.5亿公斤左右,人们生活在贫困线上。从七十年代开始,长胜人大力兴修水利,利用长胜镇地处孟克河下游的优势,大规模修建灌渠,引孟克河水进入长胜,解除了干旱。引洪淤灌,肥沃了土地,解决了温饱,长胜镇主种玉米,亩产六七百斤,成为年产超亿斤粮食的“敖汉粮仓”。至九十年代初,孟克河水持续减少,旗水利部门和长胜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农民打井,开发利用地下水,长胜镇农业进入了井渠双配套时代,出现了超千斤玉米田,中兴了“敖汉粮仓”的地位。

可是,看似先进的井渠双配套正在被大自然和人类的过度开发而淘汰。2009年,敖汉旗再次发生了严重旱灾,敖汉旗乃至整个赤峰市受到前所未有的“烤”验,这场夏秋严重干旱,造成敖汉旗长胜镇等绝大多数乡镇地块严重减产,四家子镇16.8万亩农作物绝收。回想起那年的旱情,长胜村一名刘姓村民仍然心有余悸:那年,地旱得裂了缝,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我家原本长得绿油油的树木不知哪天就成了干柴,被村民砍回去烧了火。土地收成就更不用说了,连种子也收不回来,功夫白搭。

那一年的8月28日至2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敖汉旗视察抗旱减灾工作。温家宝强调: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决打好抗旱夺丰收这场硬仗。于是,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同心协力,寻求着旱涝保收的制胜法宝。终于人们从林家地村1300亩地埋式滴灌项目谷子获得丰收中发现了亮点,地埋式滴灌一时被老百姓称之为“富民工程”。从此,地埋式滴灌为大规模发展膜下滴灌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干旱少雨地区的种植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变革。

为了这场变革,各级涉农部门做着最大的努力。近几年的春耕时节,敖汉旗水利局、长胜镇的领导们有了必不可少的工作,他们带领水利、农业、农机等农口各业务站的技术人员,早出晚归地进行考察论证,和当地农民一起研究,水资源量的改变迫使他们必须重新考虑改变耕作方式。敖汉旗水利局,长胜镇党委、政府将膜下滴灌视为有效的抗旱措施,是发展旱作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经过反复论证,他们决定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农业方式,推广膜下滴灌,实现高效节水种植。

然而,人最难改变的是观念。习惯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人们,要想一时转变到现代农业上来,是个难事。敖汉旗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决定用事实说话,实行效益吸引。旗水利局及镇政府等涉农部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通过讲座、办培训班、现场咨询、巡回指导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效益和相关政策,提高群众认识。通过抓宣传发动,使发展膜下滴灌工程成为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发展的良好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长胜镇依托膜下滴灌工程,自2011年以来粮食年年丰收超亿斤,干部群众转变了观念,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作物品种逐年增加,面积逐年扩大,总面积超过15万亩,节水面积占耕地24万亩的一半以上。这一举措,保住了“敖汉粮仓”的地位,一举成为全旗膜下滴灌第一大镇。

长胜镇的膜下滴灌得到了市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2015年5月4日,赤峰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占亚带领项目督查组到敖汉督查,认真查看了长胜镇六合号村、齐家窝铺村、榆树林子村与敖汉种羊场二分场四处膜下滴灌工程,盛赞了敖汉旗的巩固和推广力度。

栉风沐雨,成果喜人。目前,长胜镇实现膜下滴灌15万亩,巩固率100%。这是政策引导的胜利,效益推动的成果。

一业之兴,带来百业长足发展

记者到达长胜镇时,水利局、镇政府及种子、地膜等销售部门都在积极准备,农民也在备耕生产。谈起膜下滴灌,他们都兴致很高。那么,膜下滴灌究竟能给长胜人民带来什么?

敖汉旗水利部门:发展集中连片膜下滴灌工程,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1年以来,长胜镇在旗水利局的指导下,尝到了发展高效节水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的甜头。由于膜下滴灌具有节水、提温、保肥、省工、省力、增产、增效等优点,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推崇。经敖汉旗水利局6年实地跟踪测算,在必保玉米作物生长需水的前提下,每亩膜下滴灌与管灌达到相同效果时,管灌一次灌水每亩60立方米,滴灌一次仅用15立方米,省水75%,一次灌溉就能节省水费30元。而与大水漫灌相比,每亩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160立方米。

在长胜镇六合号村,记者见到了黝黑健壮的老支书张志敏,他告诉记者:2012年,我们村把1.4万亩耕地中的1.2万亩建成了膜下滴灌工程,确实节水高产。在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前,我们村张景飞家在春耕浇地的时候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费时费力,使用膜下滴灌,张景飞家的灌溉成本大幅下降,收益明显增多。在采访中,当地的农民感慨地说:现在种地没有膜下滴灌就感觉没保障。

据悉,长胜镇膜下滴灌15万亩,在大旱之年,膜下滴灌发挥了巨大作用,玉米亩产750公斤至950公斤,每亩地纯收入500元,总纯收入6000万元,不仅效益可观,更加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是强有力的粮食增产战略工程和长效工程。

敖汉旗长胜镇党委、政府:膜下滴灌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据副镇长刘柏华介绍:长胜镇的膜下滴灌项目已由初期单一的玉米向谷子、高粱拓展,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发展。膜下滴灌采取统一播种、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滴灌、统一覆膜的“五统一”种植模式,集中展示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性能,经定点测算,各地均实现了增产增收。

在长胜镇六合号村,记者与村民共同对村民的种植收入与支出进行了粗略核算:张志敏种植250亩膜下滴灌高粱、玉米,亩产350公斤,扣除膜、管、带、种子、化肥等各项成本,亩纯收入仍达到1000元以上,两口人年种地纯收入近20万元。邰玉明与亲属王伟忠合伙种植500亩葵花,每亩毛收入1200元,扣除成本500元,亩纯收入700元,两个人35万元到手。张希民、刘艳华夫妇,2014年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耕种面积,膜下滴灌玉米种植70亩,亩产达到1800斤,亩增产1000斤,每亩纯增加收入1000元,总增加收入7万元,4口之家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张希民夫妇高兴地对记者说,膜下滴灌使他俩走上了科学致富路。目前,六合号村在党支部书记张志敏、主任张荣东的示范效应带动下,全村520户、970口人成立了农民种植合作社,把全村14000亩耕地全部建成了膜下滴灌工程,享受项目补助的12000亩,村民自发投资的2000亩,农民每亩地向合作社每年交380元钱,不用劳作到秋只等收获。

长胜镇素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宜荞麦生长。但是近年来受旱情的影响,产量逐年下降。牛力皋村积极争取水利项目支持,争取国家资金100万元,发展优质荞麦基地5000亩,在荞麦扬花季节及时喷灌,当年荞麦亩产200公斤, 5000亩荞麦总增收120万元。产量翻番,收入翻番。

镇干部自豪地说,到秋天时,你走进长胜镇就会发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粮仓里都堆满了金黄的玉米、谷子。贫水区的敖汉农民走出了一条节水增收、调整结构增收的新路子。

敖汉旗农机管理部门:膜下滴灌工程催生了一个个农机大户,膜下滴灌与农机农艺相结合,加快了机械化进程。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敖汉旗长胜耕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6月成立,自从推广膜下滴灌工程后耕丰如虎添翼,使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专业合作社成员由成立时的6人发展到447人,农机具由48台套发展到1364台套,固定资产由办社时的51万元发展到2645万元,服务范围由一个乡镇发展到三个旗县11个乡镇,受益农民达到20余万人,几年来耕丰完成膜下滴灌22万亩。

长胜镇膜下滴灌还催生了新型产业,建起了耕丰、众禾两家滴灌带厂,共有8台机组,每天生产膜下滴灌带320捆,全镇12万亩膜下滴灌巩固面积将有9万多亩用上本地生产的滴灌带,可节省成本230多万元。农民对膜下滴灌认可了,产业链自发产生,长胜农民张志新投资3万元建立了农机门市,地膜、管带、三通、配件全部供应。

一次改变,多年发展。高效节水种植,围绕着贫水做着文章,它不可能是最先进的,它却是很实用的。受全球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影响,1万种淡水动物和植物中至少20%已经灭绝,全球共有43个国家缺水,缺水的人口有7亿,到2025年,缺水人口可能超过30亿,全球节水将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敖汉旗的高效节水种植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愿能在全市推广,为赤峰市的节水事业趟出一条阳关大道。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