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农村水利工作,调动和激发女职工建功立业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2016年8月28日至30日,中心女职工赴内蒙古考察河套灌区,并接受黄河水利文化熏陶及灌溉水文化教育。
在内蒙古考察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河套灌区管理总局、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女职工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被所听到的、见到的深深吸引着。
第一站来到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在黄河干流上建设的第一批重要工程之一;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引水龙头工程;也是黄河上唯一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大型平原闸坝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该枢纽工程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供水、交通、发电、旅游及生态补水等综合作用。
接着,女职工们走进河灌总局水量调度中心,亲身感受了现代信息化给灌区管理带来的便利,特别是河套灌区灌排实时运行状况栏,将全灌区灌溉渠道渠首流量、黄河上游水库水情、黄河上游断面水情共三个模块全部展示,体现了安全监测与高效管理的全覆盖。
最后一站,女职工们来到位于河套总干渠巴彦淖尔市临河城区段南岸的“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在这里,大家被辉煌灿烂的黄河水利文化所折服。黄河水利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千万年来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一直浇灌着大河两岸的肥原沃土,哺育着大河上下的炎黄子孙。
我们单位肩负着推动全国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女职工们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敢于担当。通过考察,更增加了大家扑身水利、为兴水强农惠民贡献力量的决心。女职工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更加努力,为水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实时运行状况

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

内蒙古河套灌区现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