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浙江:勇立潮头 建管并重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改革实践
来源:浙江水利厅网站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7/5/10    

浙江,以水为名,因水而兴。以水为脉络,大大小小遍布在浙江大地上的水利工程,为浙江筑起了防洪排涝的屏障,提供了城乡供水的保障,成为了农业生产的命脉。水利工程的健康长效运行,既关系到浙江的民生福祉,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然而,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运行年限较长,管理缺少标准和规范,一度出现“缺机构、无人管、没钱管”的困境,影响水利工程的百年大计。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浙江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正是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关系的重新审视,是对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共性难题的率先破题,是浙江建设“标准强省”的具体实践,也是浙江水利人敢为人先的改革实践。浙江水利要走在前列,不但要在水利建设上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更要求大力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分类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主体、责任、经费,提高水利工程管护的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

2016年1月,浙江出台了《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成为全国水利系统率先提出全面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省份。2016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浙江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2月,浙江省水利厅制定《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2017年度工作方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在浙江的全面布局。

以“建”完善现代水利设施体系,以“管”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浙江的水利工程标准化之路正为行业提供可资借鉴的“浙江经验”和浙江智慧。

重建轻管,水利工程的管理困局

浙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长期以来,江河湖海俱备、洪涝台旱灾害频发的浙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并攒下一份不小的“家业”。尤其是“五水共治”以来,水利投入连创新高,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相继建成。

如今,浙江大地上分布着大小水库4千多座,万立方米以上山塘2万余座,一线海塘、主要堤防1.6万余公里,水电站3200多座,集中式农村供水工程3万余处……数量庞大的水利工程,一方面夯实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基石,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压力。

区别于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形成的完整体系,也区别于建设标准和规范在建设实践中的得心应手,水利工程管理缺少标准、规范,管理已成为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短板,责任主体不明确,主体责任不落实,管护经费不到位……这些问题不解决,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就难消除,水利工程效益就得不到保障。

“建好又没人管,建了等于白建。”这是一些基层水利人员的共同感慨。如何让水利工程真正发挥百年效益,泽润苍生?浙江水利人发挥以“走在前列”的使命感和“勇立潮头”的责任感,以“标准化”为路径,开启了先行先试的探索之路。

2014年,浙江省水利厅联合省安监局出台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达标评级实施办法》,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试点工作。温州市,宁波市等地方水利部门也分别围绕水利工程物业化、专业化管理,水库“精细化和元素化”管理等理念,进行了一些初级探索实践。

“通过实践,浙江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总体上看,所建立和执行的标准较为单一。”浙江省水利厅标准办有关负责人强调,要真正实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仅仅通过规范工作程序是不够的,应该涵盖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考核验收等各环节。

2015年11月,浙江省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明确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装机1000千瓦以上水电站、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合格率达到100%,“屋顶山塘”等其他重要小型水利工程基本达到标准化管理要求,并将其纳入“五水共治”考核内容。

自此,一场将统一、精细、协调、最优化的标准化理念融入水利工程管理领域实践的“管理革命”在浙江全面铺开。省、市、县三级联动,根据工程类别和等级,确定了10703处工程,按照“定标准、定经费、定人员、严考核”的要求,全力实施、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水利系统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防汛安全特别是水利工程的安全。抓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初衷,就是要通过规范各个管理环节,让水利工程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真正发挥效益,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浙江省水利厅主要负责人强调,标准化管理工作事关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和水利干部职工履职安全,全省上下必须横下一条心,攻坚克难,一以贯之将这项工作推下去,推出成效。

为了确保标准化管理的行之有效,浙江水利人将其分解为五项重点任务,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落实责任主体、保障管护经费、落实管护人员、提升信息化水平等,实现每个管理行为、环节都“有人管、有钱管、依标管”,从而真正形成水利工程管护的良性长效机制。

全面布局,勇立潮头的浙江经验

标准化,既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具体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是破解“重建轻管”历史问题的现实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水管单位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更有助于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走进诸暨市石壁水库,视线所及皆干净整洁,挂在墙上的责任人铭牌等各类指示牌一目了然。值班员工正沿着地面上的巡检路线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手持平板电脑逐项将数据输入管理平台。

作为浙江省最早建设的八大水库之一,建于1958年的石壁水库如今又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安设标志标牌、编制管理手册、建设运行管理平台,石壁水库成为全省首个通过标准化管理验收的大型水利工程。

“刚开始员工会觉得繁琐,但是习惯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石壁水库管理局局长李智明表示,标准化管理最重要的是“把规范变成习惯,让习惯符合规范”。目前,石壁水库逐渐摸索出一套事项清晰、职责分明的管理手册。同时,把纸质化手册逐步汇入新建的运行管理平台,固定操作流程,规范管理行为,之前的粗放式管理一去不复返。

石壁水库只是浙江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的一个缩影。在今年4月28日浙江省水利厅召开的厅长办公会议上,石壁水库等36项“典型工程”的水利标准化创建工作被作为“样板”,其“创标”过程中摸索出的一批成功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借鉴、复制和推广。

在省级层面的大力推动下,全省各地积极响应,在管护模式创新、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遍地开花,百花齐放。

玉环市整合水库、山塘产权,组建了乡镇水利工程管理公司;诸暨市依托“水利会”,开展堤防等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常山县以乡镇为单元,将水利员、巡查员等组织起来成立专业管理机构,开展小型水利工程集中管理;以德清县、开化县、遂昌县、云和县为全国农田水利改革试点县,明确并落实产权主体,在保障防洪排涝效益的前提下,放活经营权、激活产权,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一年多来,浙江水利工程标准化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制定了水库、水闸等11类工程12项管理规程(其中《农村水电站管理规范》已由省质监局正式发布施行)和定岗定编等10余项管理制度、意见,落实创建及管护经费14.8亿元,成立了具备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能力的物业化管理公司432家,1699个工程完成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单位考核评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在全省93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实现了全覆盖。

“通过一年的努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在我省初步建立。”浙江省水利厅标准办有关负责人强调,通过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使工程的面貌得到较大改观,更重要的是这些工程的责任、事权得到了进一步明晰,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了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景观化。”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浙江不仅是水利建设的领跑者,更跃升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排头兵。水利部主要领导在浙江省水利厅《关于浙江省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专报》上批示:“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浙江水利人为水利工程标准化之路贡献了浙江经验和浙江智慧。

建管并重,任重道远的“革命之路”

2017年是浙江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阶段。作为浙江省“标准化+”行动计划公共基础建设部分的重要一环,2017年也是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关键之年。今年浙江出台了《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2017年度工作方案》。

方案指出浙江将建立完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完成《小型水库运行管理规程》等6项标准立项评估,完成2780个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基本完成萧山区等20个整体推进示范县(市、区)辖区内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和验收工作。浙江水利人标准化管理的“革命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2017年,我们将深化‘依标管理’,以落实责任、理清事权、落实人员和经费为重点,严格标准落地和创建验收。”浙江省水利厅标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是一个过程,从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到修订标准,进而再实施标准,反复循环,螺旋式上升,“这个过程,每循环一次,水利工程管理就发展、完善一次,标准化水平也就提高一次。”

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真正扭转“重建轻管”顽疾,不可能一蹴而就。浙江省水利厅主要负责人多次强调,标准化必须要注重创建质量,严格考核验收,“切记走形式,走过场。没有达标的工程,宁肯验收不通过”。

下一步,浙江水利人将坚持“质量第一”理念,以抓好抓实创建、细化完善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建立考核机制、强化平台使用等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扭转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局面,提升工程管护水平。

明确职责是关键。水利工程大部分为公益性工程,又事关公共安全,这决定了水利工程标准话管理工作的推进实施,必须坚持“政府监督引导、单位组织实施、职工全员参与”的原则。

落实资金是保障。水利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和设备配备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需要资金要素的支撑,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对原来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护资金投入应坚持财政保障为主、管理单位自筹为辅的原则,各级政府也应制定出台资金保障政策文件。

体制改革是动力。在当前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社会背景下,管理效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物业化、专业化等管护模式的创新,为解决人员要素保障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严格考核是原则。浙江水利将结合防汛督查、“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服务、安全生产检查等,重点围绕资金、人员落实和标准落地,对年度创建工程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2016年度已完工程开展创建“回头看”。

信息平台是重要工具。为了确保标准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让每一位管理人员的每一项管理行为都留下痕迹”,通过搭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的,对工程运行、维修养护、隐患治理、移动巡查、视频图像监控等统一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增强省市县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监管效能,真正实现工程运行的“痕迹化”管理。

任何一个水利工程都是有生命的。作为一个生命体,水利工程在长期运行中会“生病”,需要“养生”和“养护”。浙江将通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工程管理模式,落实管理单位和责任主体,继续发挥“勇立潮头”的水利精神,让水利工程真正守护一方土地,保卫家园百姓和江河安澜。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