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经验交流 > 省际交流 > 正文
规模化供水的生命力——从鄂东看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路径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5月11日
  赵建平 滕红真 熊渤 胡顺华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7/5/12    

95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消灭饮水安全空白点的目标将在2019年年底前解决。“千湖之省”湖北,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行动,农村饮水安全事业正在不断突破,历史不断被改写。

步履不停,湖北曾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千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如今在“大水源、大水厂、大覆盖”上再次创新发力,构建以规模化水厂为主体、小型分散为补充的新型农村供水工程体系。

“我们适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水厂能大则大,管网能延则延,厂与厂能连则连。”省饮水办主任陈建华说,这是在避免走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的老路。

创新发展思路,在“大”上做文章,推进城乡供水管理一体,破解筹资难题,完善运行管护,首创“百佳十优”农村水厂创建活动……全省紧扣精准扶贫,抓基础,抓难点,抓创新,抓管理,下大气力解决近千万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4月中旬,记者走访了位于鄂东地区的黄冈市,深入麻城市、浠水县、黄梅县、团风县等地,以期通过鄂东的“水龙头”,管窥全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的新路径及新局面。

从源头到水龙头 让家家户户饮上放心水

青山如黛,水清湖美。你不承想,眼前的“鄂东第一库”白莲河水库,在两年前,还布满密密匝匝的水葫芦,10万亩水面撑不开一条小船。

省发改委2011年批复以水库为水源建设白莲河水厂,水库综合治理开始连出“重拳”:东西干渠10座小水电站全部拆除,综合整治库区周边1公里内畜禽养殖及工业污染,全力围剿水葫芦,拆除库区所有网箱、土库、围堰,回归人放天养……在2015年年底,库区水面由92米上升到102米,水库水质基本达到Ⅱ类。

如今,库区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醒目可见。白莲河水厂已建成80公里东西线主管网,向乡镇延伸的60公里支管网,404个村851公里的通村管网,解决全县近70万城乡居民的饮水问题。

水厂越大就越有生命力,其总体规划更合理,水质水量更有保障,管护运营更专业,尤其适合水资源丰富、人员分布集中的地区,这是饮水安全工作越来越清晰的结论。

“就是要村村通、户户通,大水厂、大覆盖。”浠水县水利局局长冯继安看着一库清水,由衷感叹,“一个白莲河大水厂,日供水规模5.7万吨,让一多半浠水人喝上自来水。水厂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每天定期对原水、出厂水、末端管网水水质进行监测。”

“我们逐步建成以白莲河水厂为主体的‘一主三副’城乡骨干供水体系,形成城乡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管理。”冯继安补充说。

加大水源保护力度、保证供水水质是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黄冈已基本建起以骨干大水厂为支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也已出台。而在全省,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正在分类推进;86个区域水质检测中心建成,落实技术人员298人,大部分已按要求开始对区域内农村水厂水质巡回检测;“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争取实现水质化验室全覆盖。

大水厂便于统一管理,然而那些因地理等因素不得不修建的小而散的水厂,水质又该如何保证呢?

60岁的麻城市龟山镇石陂村村民曹水书,引记者到自家屋里喝茶。他边倒水边说:“现在这水好着哩,你们快尝尝。”原来,曹老汉一家去年喝的还是没经过巩固提升的石陂供水站的水,“又咸又苦,我花了1800元安了净水过滤器,每年换滤芯也得好几百,不光我,村里人基本都安啦。”

这个不得已的开销,源于小水厂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加之水源水质状况变差,经常导致滤料板结,出水水质没保证。黄冈市水利局总工程师黄松介绍:“为解决单村水厂存在的共性问题,麻城市2016年引进海南立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改造,采取膜法净水工艺,让处理过的水可直接饮用。同时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标准化运行。”

水得到净化,老支书石凤华吃了定心丸:“终于让村里200多名小学生吃上了好水。”

规范水质净化处理还在不断加力。全省督促各地强化水质净化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消毒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运行管理。目前,74%的工程采用完全水处理工艺制水。

从政府主导到多元投入 拓展筹资渠道破解公共事业发展瓶颈

大水厂需要大手笔,全覆盖需要大投资。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仅能填补资金缺口,也让具有普惠性、微利性的公共事业,更具发展活力。

走进麻城市三河口水厂供水服务大厅,正对门口的墙面上一幅巨型水厂管网分布图引人注目。只见图上位于东北角的三河口水厂,一路向西南送水。工程日供水规模5万吨,将满足25万~50万人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厂总投资约1.5亿余元,中央和省级补助近5000万元。”获得特许经营资质的麻城市润泉自来水有限公司负责人唐百浪介绍,“剩余大部分由我们投资,前期已投入了6000多万元安装入户管网。”

全省单笔投资最大的单体饮水工程白莲河水厂,同样面临投资缺口,而且高达1.6亿元!钱从哪里来?浠水县政府2012年10月,成功引入深圳中智联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融资1.6亿元,注册成立湖北三河源水务集团,参与水厂建设经营。

实践证明,引入的投资公司完全具有资金运作能力、雄厚技术力量、成熟的市场管理经验,实现“政府宏观管理、群众普遍满意、公司市场获益”的共赢。

就在去年11月,湖北首个PPP模式投资最大的精准扶贫饮水安全项目在来凤县开工,项目投资3.75亿元,建成后将覆盖全县所有村和院落,使98%以上的农村居民用上方便干净的健康水。

PPP融资管理模式成功应用,吸引社会各界参与供水工程建设,筹资渠道不断拓宽:2016年以来,全省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金融信贷投资规模约30亿元;有近20个县(市、区)采取PPP、BT、BOT等模式,吸纳社会资本近20亿元,建设集中供水水厂50余座;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引导群众自愿筹资投劳参与工程建管。

水利部今年3月底的简报,充分肯定了湖北省在破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筹资难题上的有效探索。“思路更宽一些,办法更多一些,机制更活一些。”陈建华表示,中央明确,“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资金以各级地方财政为主负责落实。湖北将继续创新投融资机制,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从优先保障到不打折扣 精准扶贫是饮水安全硬任务

一排排整齐的白色房子,一扇扇明亮的玻璃窗,一段段零星堆放着沙石的水泥路,龟山镇9个村第一批46户的易地扶贫搬迁房正在加紧装修。记者沿路走着,看到一处已住人的房子,走进去唠起家常。

汪进能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他的新家:“和山上的家比,这里简直太好了。”他带着记者各屋瞧瞧,这个65平方米的房子,隔成了三室两厅,小巧简约。说起用水的问题,汪进能不禁感叹:“以前山上都是挑水喝,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很方便。”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全省明确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惠及200万人。其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就有40.52万人,此外还包括解决56.6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浠水县清泉镇桃树窝村汪奇志就是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连续做了两次肾结石手术,使他陷入贫困。不过,幸亏有精准扶贫的医疗救助,他只需负担少量医药费。同样,农村饮水安全贫困户入户安装的优惠政策,也让他享受到了福利。“本需缴纳1980元,个人只缴纳600元就行了。”汪大哥拿出安装通知单给记者看。

如今,汪奇志已经脱贫,而在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起始之年的2016年,全省还有58.33万名“汪奇志”。挂图作战,精准到人,湖北通过延伸管网、建设一批集中供水工程等,解决了这些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湖北还组织编制了全国唯一的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专项规划,同时,要求市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优先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项目建设投资。“十三五”头三年,全省明确集中力量全部解决24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脱贫攻坚,不落一人!这是硬任务,不打任何折扣。“我们将对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剩余任务进行逐年分解,各地要做好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陈建华说。

从示范创建到长效运行 管理提升保障饮水长远安全

只有理顺体制机制,才能打好持久战,提供更加洁净的饮用水。

从2016年11月起,为期两年的湖北“百佳十优”农村水厂创建活动浮出水面。湖北将从1万余家水厂中评选出“百佳十优”示范农村水厂,从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文明创建等方面综合考评。

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确立了“大水厂、大水源、大投入”思路的黄梅县,如今建成“千吨万人”规模水厂10座,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由2005年的33.79%提高到2015年年底的91.08%,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这一次,黄梅县特别提出对获县级优秀、省百佳、省十优的水厂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30万元的现金奖励。这项决定极大地提高各水厂参与“百佳十优”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其中,努力打造成一座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花园式水厂的小池水厂便是创建试点。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沉淀滤池、清水池……小池水厂通过先进的制水工艺、齐全的设备配置,将处理后的清水向小池镇输送,惠及15万人。在水厂中控室,只要轻点鼠标,从引水到制水、用水的全过程均可实时监测,大屏幕上数据一目了然。

信息化,有效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据悉,湖北将继续推进县级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试点工作,完善省级信息化管理平台,争取早日实现县级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同时,联合武汉大学研制开发省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管护是长效运行的关键一环,规模化发展也带动着专业化管理、企业化运营。目前各县市区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机构,蕲春、麻城等35个县市成立县级供水服务公司或总站;安陆、黄梅等88个县市出台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应城、松滋等79个县市落实维修养护资金。

实践证明,“大水源、大水厂、大覆盖”思路拓展了农村供水市场,解决了更大范围的农村供水问题。规模化供水在水源、水质、长效运行上更加可靠,正在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农村供水“千吨万人”以上水厂826处,覆盖全省近60%人口。

湖北饮水安全路线图已清晰呈现。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去年年底专门出台《关于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提升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大幅度提高农村供水水质保障程度,不断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在陈建华看来,湖北农村饮水安全仍面临诸多短板,正处在爬坡过坎、巩固提升的关键期,其有序推进的每一步,都考验着水利人的情怀、责任和担当。敢于打硬仗,敢啃硬骨头,湖北“村村通自来水,人人饮放心水”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评论:让安全干净的饮水增强农民幸福感

百姓不可一日无水。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亿万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利,是建设好乡村、维系住乡愁的关键要素。重视饮水安全就是重视民生,维护饮水安全就是维护群众利益。解决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其重要性不必多言。

饮水安全工作的终端是千家万户,工作的落脚点就在每一个水龙头上。农村饮水安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反复性和动态性。“十三五”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的关键是解决部分地区不稳定、易反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

湖北的探索证明,建设一批水源保证率高、集约化水平高、上规模、上档次的连片集中式供水水厂,通过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进一步扩大供水辐射范围,在水源、水质、管理运行上更加可靠,如此可以高质量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也是我国现阶段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阶段面临的新需求、呈现的新特征,我们应站在新的起点上统筹谋划,综合施策,落细落小,多点发力,既抓建设又抓管理,既抓源头又抓龙头,既抓体制又抓机制,将工作重点转到适度建设改造配套工程、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工程运行管护的新常态上来,不断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造福亿万农民群众。

当前,湖北正以巩固提升为主线,以精准扶贫为重点,以“百佳十优”农村水厂创建为抓手,全力推动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承诺今年圆满完成“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惠及200万人”的硬任务,年底前硬账硬结,并力争2019年年底前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域全覆盖,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彻底消灭饮水安全空白点。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而应战的底气则来自湖北近年来不断创新实践和经验积累。

一家之人各弃其责,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弃其责,则国必亡。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是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这场硬仗不可缺少的意志品质。重任在肩,决战的姿态、创新的思维、“工匠”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缺一不可。随着湖北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的强有力推进,所有的群众在不远的时日一定都能享受到一汪碧水、一泓清泉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