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助力高效节水建设 聚焦绿色生态发展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水利局     张庆波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8/8/15    

1 概述

连云港市赣榆区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鲁东南丘陵与苏北黄海平原交接地带,东临黄海,西与山东临沭县毗邻,南以新沭河为界,与连云港市区、东海县相望,北与山东省日照市接壤。赣榆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丰枯年际变幅较大,降雨主要集中在6-10月份,春旱突出,秋冬季以旱为主。赣榆区境内西高东低,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区48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上降雨分配不均,土地蓄水能力差,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长期以来制约着赣榆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尽快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发展独具特色的规模产业是发展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2 工程建设经验

2.1 思路改变出路

基于境内丘陵山区水资源缺乏的现状,赣榆区积极探索农业灌溉新模式,突破传统的旧模式,在经过大量的实地和市场调研后,合理规划农业新型特色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坚持以节水为中心,确立“集中连片、水源先行”的思路,根据水源的分布特点,合理规划不同用水特性林果品种的产业布局,为全区新型农业发展打牢水利基础。同时确定了“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典型带动、逐步推开、快速发展”的推广模式,形成了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涉农部门之间密切协调一致、企业和大户初期按需建设、形成示范的发展方式,从而逐渐影响周边村组农户跟进、规模成片,同时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为发展高产高效高科技示范农业创造了条件。

2.2 资源强化优势

赣榆区将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举措,整合各方资源,使高效节水灌溉的优势凸显至最大化。一是加强人力整合。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员共建”的建设格局,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分管水利的区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将其列入区委重点督查工程和政府年度考核目标。二是加强资金整合。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改变了过去项目各自为战、分散建设、不成规模、难见效益的状况。在项目建设中,水利、财政、发改、国土、农开等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加强资金的统筹协调,有效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中涉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内容打捆集中,统一规划布局,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三是加强工程体系整合。紧紧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与用水效率的提高,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与水资源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先后实施了石梁河灌区、小塔山灌区节水灌溉和高效节水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了东温庄水库,先后完成了全部72座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新增蓄水能力10939万方。这些项目的建成,缓解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3 创新构建特色

一是构建“高效节水+高效产业”的高效节水建设模式。根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亩均投资大,高投资必须高产出才有高效益的原则,确定了“高效节水+高效产业”的模式,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农业创造条件,赣榆区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推广特色产业种植,黑林镇的蓝莓、猕猴桃,厉庄镇的大樱桃,石桥镇的黄桃等特色规模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已成为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亩均可实现纯收入1.5万元以上。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及时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做到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把高效节水工程建成精品工程、高效示范工程。把特色水果园区变成赣榆区的后花园。

二是构建“水土保持治理+高效节水”生态农业体系。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中,构建“水土保持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生态农业体系,一方面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手段,有效克服了地块分散、作物结构零散、不易成片推进的难题,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零散户流转土地。另一方面以相关企业投资为主体,根据小流域的地形和经济作物特点,建设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在种植区铺设PE管道、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省时省工、消除大水漫灌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实现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省水省肥省药、降低面源污染。推动了生态农业设施的发展,提升了智能化灌溉水平,实现了农业生态、高效、稳产,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三是构建“高效节水+农机、农艺”共建体系。随着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也做到工程系统配套、供水精准高效、使用省时省力。农委、农机等各涉农部门积极参与共建,细化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不同途径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做到高效节水与农机、农艺无缝对接。在高效节水灌溉中广泛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达到节水节肥,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利用土壤墒情传感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精确灌水,达到时、空、量、质上恰到好处的满足作物需水。通过移动喷灌技术与水稻育秧播种机相结合,使水稻播种育秧实现工厂化生产作业,克服地形条件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四是构建“高效节水+科技创新”设计新理念。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优先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创新设计新理念。通过采用高效节水与光伏提水技术,实现丘陵山区水资源的相互调配;采用一体化泵房,实现建设管理简约化;采用控制微灌技术,实现智能灌溉自动化;采用一体化自动反冲洗设备,实现恒压供水自动化;采用风电互补技术,实现全天候信息远程传输。各项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丰富了赣榆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内容。

2.3 制度保证质量

在工程建设管理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财政报账制、竣工决算审核制和竣工验收制。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设计、监理、施工队伍,在工程施工中参建单位严格按照建设程序,狠抓质量管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把工程建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群众放心满意工程。同时财政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确保资金如期到位,足额使用到工程建设中,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5 管理凸显效益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建立产权明晰、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对管理运行的要求较高项目,将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引导散户经营者成立用水协会,通过建设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加强督核力度、强化财力支撑等措施,推进赣榆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提升工程管护的质量水平。

3 工程建设成效

到目前为止,赣榆区已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9.61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0.21%,其中喷灌2.342万亩,微灌10.68万亩,管灌16.588万亩。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丘陵山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一是节水节地,通过喷灌、滴灌、小管出流灌溉、低压管道灌溉和自动化控制等科技手段,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每年可节约用水3000多万方,农业灌溉得到充分保证,管道输水工程节约土地1800多亩,减少了水土流失;二是保护环境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主体部件不再采用传统灌溉方式混凝土衬砌渠道,避免了混凝土大量使用所导致生态损失,更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精准灌溉实施水肥一体化,避免了因漫灌带来的农药和肥料流失,降低排放,从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土地要素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发展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提供了条件;四是帮助农民增收,采用了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后,极大的节约了时间,解放了劳动力,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项目区内农民既有了土地流转后的稳定收入,又有了就近打工的工资性收入,人均增收5000多元。

如今,瓜果飘香、山水相融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已经成为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名片。厉庄镇、黑林镇、金山镇、石桥镇的特色种植基地已经成为当地及周边居民生态观光、采摘旅游的首选之地。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助力下,赣榆丘陵山区的传统农业实现了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华丽转变,当地群众从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真正拥护。

链接: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丘陵山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