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7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参加赴浙江丽水市“学习‘两山理论’助力脱贫攻坚”青年党日活动心得体会
学习“两山理论” 助力脱贫攻坚青年活动心得体会
  灌排发展中心中冠供水公司     潘丽雯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8/10/12    

为深入学习“两山理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做好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中心团委会同太湖局、巫溪县水务局青年干部,于2018年8月27日至31日赴丽水市开展“学习‘两山理论’助力脱贫攻坚”青年活动。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更加深刻理解“两山理论”的丰富内涵

管理学上有一种说法,知识结构70%源于实践,仅有30%来源于学习和辅导。通过前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诠释的深入学习,结合本次活动实践,一路青山绿水,无论是松阳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云和梯田的转变与发展、青田稻鱼共生的文化与模式、河权到户的做法与成效,还是莲都通济堰的历史与沉淀,都让我更深层次的理解了“两山理论”,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生态文明特征的形象诠释。一方面,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宜居环境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结果。但光有绿水青山,人们生活贫穷,那就脱离了发展的目的和本源,也不能保障绿水青山。为此,实现金山银山的社会富足应当是生态文明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求找到一条新路径,使人类社会既有金山银山的社会富足,又保有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

第二,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丽水发生着巨变

调研期间,丽水市的领导笑谈浙江省不论GDP论英雄,感觉的出该省已经完全转变GDP至上的老观念,树立保护生态才是最大的政绩的生态文明观,改变干部考核机制,以正确的指挥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各级领导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方法和途径。如将河水景观视为公共物品而加以保护、整治,从而提升城市土地价值; 稻田水面养鱼,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从而提升水稻产量;河权改革,被动转主动治水,带动渔业、旅游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此外古村落与平民书局的完美融合,云和梯田到摄影之乡的华丽转变,通济堰水利工程和古堰画乡相依相伴都是通过生态效应,使农村旧貌换新颜。重视文化要素的挖掘、组织、展示,彰显“天人合一、诗画江南”的文化意境,显现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丽水走出了一条美丽发展之路。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水利事业大有可为

一路调研,一路收获,我们看到了农民改变现状后的欢天喜地,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无限希望,越来越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依靠丽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工作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对于丽水,它已经基本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

作为生态环境极为相似的巫溪县,借鉴丽水践行“两山理论”的经验做法,对于推进巫溪县脱贫攻坚和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意义深远。从每个村的自然秉赋、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结合上级和县里的扶持政策、引导政策,科学制定一条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要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聚焦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

水利事业进入更加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五水共治、河权到户、生态水利、小城镇综合整治等转型升级的组合拳,正在持续发挥作用。同时,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渗、滞、用、蓄、排”多种方法,减少雨水径流;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实施生物治理、重建水生态系统,实现水的健康循环,正在迸发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作为灌排发展中心团委的一员,我们要更加深入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心守护绿水青山,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清,携手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