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水科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鄂竟平部长在现代治水与科技创新高端论坛上提出的六个“更加重视”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村水利水电科研工作,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夯实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对农村水利水电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展农村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全面支撑农村水利水电行业现代化发展。一是牵头承担了水利部十大水利科技问题之问题三“综合节水”研究,构建面向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的节水技术集成应用模式。二是围绕灌区现代化改造的科技需求,主持承担了“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东北粮食主产区高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等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宁夏中卫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等水利部重大推广项目,研制了灌区用水过程精准模拟与实时仿真系统、渠系量控一体机、智能灌溉施肥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探索了灌区供需(耗)水精准诊断、配水全过程量测、用水智慧决策与实时调控等关键技术,形成了灌区输配水实时仿真与灌区用水遥感智能监测等平台产品。三是积极配合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和农业部完成了东北三省水稻种植区地下水超采情况调研,配合水利部完成了第三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督导检查、西部灌区土地盐碱化调研、京津冀农业用水情况督导调研和灌区现代化技术培训等工作。
我院将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水电发展科技创新基础。持续围绕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水利水电发展的重大基础理论与技术瓶颈问题开展工作,一是发展基于耗水控制的农业用水规划、监测与调控的手段和方法,提升对地下水超采区的农业用水科学认知;二是加强丰富对适宜生态流量的认知,完善绿色小水电指标体系,建立小水电生态流量评估与管理的分类名录,以及面向不同分类小水电的适应性管理模式;三是综合应用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农村水利水电管理的监测、评估和决策水平;四是开展未来5-10年农村水利水电领域科技需求预测,凝聚各方资源,形成支撑乡村振兴农村水利水电发展的科技保障体系。
二、践行工程建设补短板科技支撑
围绕灌区现代化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一是牵头组织了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都江堰灌区、河套灌区、淠史杭灌区)的现代化改造规划编制,针对不同类型灌区提出了灌区现代化建设规划新思路、工程建设布局新理念、典型新技术示范建设模式和运维管理模式;同时承担了四川、河北、湖北等多个地区农业水价改革方案编制、高效节水灌溉设计、灌区用水过程优化调控方案编制等咨询工作。二是围绕鄂部长提出的“三个能不能”问题,完成了全国15个省、32个县的11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典型调研,形成了《全国百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调研报告》,修改完善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体系,为2019年开展全国层面农村饮水安全调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制定了《关于建立农村供水水价良性运行机制的意见》,细化落实《乡村振兴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指导相关省份科学编制饮水型氟超标改水实施方案,支撑全国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填报;研发的高氟水处理、小微型雨水集蓄水质净化、适用性消毒设备、膜处理设备及农村供水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等多项实用成果在辽宁、重庆、安徽、青海等地推广应用,为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2019年,一是我院将全力做好都江堰灌区、河套灌区、淠史杭灌区等三大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力争为全国灌区现代化规划提供样板和示范。二是按照“建得好、改得好、管得好”的总要求,高质量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暗访调研、督查及总结工作,协助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建设与运行管护规范化管理,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方法,完成饮水型氟超标改水宣传图册与视频资料编制,做好稳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质达标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提挡升级需求分析等技术支撑工作,加强对新疆、西藏的技术帮扶。
三、提升水利行业强监管支撑能力
围绕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开展标准编制、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一是紧密围绕水利标准化中心工作,主持研编了农村水利领域的全文强制性规范《农村水利工程项目规范》,主持修订了《喷灌工程技术标准》、《机井工程技术标准》等2项国家标准和《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等水利行业标准,主持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制定导则》、《村镇排水工程技术规范》、《饮用水除氟技术指南》等全国性团体标准7项,其中《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已被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委认定为科学确定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的评价准则,有效发挥了标准化基础和导向作用。二是依托国家农业灌排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水利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和北京中水润科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深入推进农业灌排、农村饮水、水泵、冷却塔等产品质量检测和产品认证工作;2018年新获证企业81家,保留获证企业391家,检测业务量1343组;启动服务认证资质扩项,成立产品认证检测专家委员会,成功举办第一届节水供水产品认证与检测交流会,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业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为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把好质量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近期,我院将进一步提升强监管支撑能力和水平。一是推进节水和农村供水标准编制及修订工作,高质量完成《喷灌工程技术标准》、《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等在编标准修编工作,协助研究制定《农村饮水工程监督检查办法》;积极组织申报《灌溉水利用率测定技术导则》、《农村供水单位管理服务能力评价导则》等标准编制,《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灌溉试验规范》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等标准修订等工作,以及《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等规范的翻译工作。二是认真做好节水供水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工作,举办第二届全国节水供水产品认证与检测技术交流会,搭建交流平台,服务水利行业与企业;举办技术标准培训会,提高企业贯标意识;开展农村供水水厂管理服务认证,为农村供水水厂建后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指导。
四、助力农村水利水电走出去战略
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灌排委员会平台,积极组织专家参加国际灌排委员会相关会议;举办“一带一路”灌区评估亚洲青年培训班和灌溉技术创新国际研讨会。二是组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湖北长(白起)渠、浙江姜席堰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有效助力农村水利水电行业改革发展。
2019年,将继续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中美节水灌溉联合研究中心为载体,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村水利领域先进实用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农业节水、农村供水等先进实用技术走出去。
长期以来,水利部农水水电司等司局对中国水科院农村水利水电科技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会后,我院将尽快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乡村振兴和节水优先开展科学研究,力争为农村水利水电改革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