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深化水利改革 全面促进灌区经济发展
内蒙古赤峰市英金河灌区管理局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4/22    

英金河灌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东部,是一个引英金河水为主的自流灌区。灌区内总土地面积77.4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2.7万亩、林地面积7.2万亩。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50.33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37.33万亩。英金河灌区是赤峰市内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由三条主干渠组成。一干渠建于1958年,二干渠建于1965年,跃进干渠建于1971年。三条干渠全长224km因灌区内地势起伏变化较大,三条干渠均有独立的渠首和支渠。既可独立发挥灌溉效能,又能综合调度相互调节输水,水资源利用率较高。

自从一干渠1960年建成通水以来,灌区先后改造沙荒10多万亩,改造中低产田9.0万多亩,使过去亩产不足100kg的低产田变成亩产800kg以上的高产田,富裕了受益区内百姓,为赤峰市的农牧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灌区原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突出表现在管理粗放、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平均主义分配形式、职工工作积极性低、没有竞争意识、水费收缴难度大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灌区的自身发展。1995年我们按照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精神,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几年的运行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壮大了灌区的事业,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职工的生活水平。

一、全面进行人事、分配、水价改革

(一)调整水费价格,依法按方收费

建渠四十多年来,灌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水费标准也进行了几次调整。1965年~1973年实行按亩收费,每亩只收0.5元钱,后来由于播前灌溉水量不足,采取按方收费的办法,历经几次调整到1995年执行的水费为0.032元/m3。1995年初,灌区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向群众了解水量使用情况,测出每亩用水量,分析群众的承受能力,核算出灌区供水成本价格为0.11元/m3,报区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为 0.06元/m3,达到实际供水成本的54.50%,但对超计划用水实行议价水,按0.11元/m3收缴水费。通过调整水价增强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也增加了对水是商品的认识,达到了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在调整水价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收费力度。截止1995年初,用水户拖欠灌区水费达70多万元,有的乡镇欠水费高达50多万元。个别村民自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从没交过水费。由于水费收不上来,进而造成灌区负债经营,职工工资发放困难,福利搞不上去,职工思想情绪大,工作也不安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充分分析市场行情和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后,采取了“以粮计价,粮款结合”的收费办法收缴陈欠水费。对个别欠费“钉子户”我们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保障了收费工作的正常进行,教育了个别不懂水法的村民,增强了群众对水是商品的认识。现在我灌区已不存在拖欠水费的问题,当年水费均能全额上缴,同时在部分地区实行了“先交费,后供水”的预交水费制度,使灌区的水费收缴走上了正常的良性轨道,增强了灌区的经济实力。仅1996年以来灌区资金和维修费近350万元,完成了试点工程改造项目和续建配套工程。从而改善了输水条件,扩大了灌溉面积,增加了经济效益。

(二)用人制度的改革

1、责任人竞争上岗。灌区根据渠道情况和各受益区灌溉面积情况下设二个管理处、19个管理段(站)。管理处实行单独核算,但人员编制由灌区管理局确定。除管理处领导由管理局提名报松山区人民政府任命外,各管理段(站)的段(站)长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各管理处年初把各管理段的指标、任务、经费等向全体职工张榜公布,凡参加竞争上岗的人需在职工会上进行述职答辩,陈述其施政方案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然后对每个管理段(站)的竞争人进行民主投票,选出优秀者(指标切合实际,政治素质较好,组织工作能力较强)。经管理处把关后报管理局任命,然后同管理处签订责任承包合同,年终按责任承包合同和责任指标完成比例确定奖惩。

2、职工和管理段(站)责任人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各管理段(站)责任人确定后,责任人即可按管理处责任指标选择工勤人员,工勤人员也有选择段(站)长的权力。被聘用的职工全权听从责任人的安排和考核。

3、落聘人员的安排。对在双向选择中落聘人员,可以办理停薪留职,也可下岗接受教育培训。下岗人员发生活费200元/月,待业务水平提高后,下年度进行竞争上岗,连续三年不能上岗聘用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

4、对聘用人员的末位淘汰制。聘用期满后,管理处对所有人员进行民主总评。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对不合格人员管理处不按当年人事部门标准调整其档案工资,并责令其下岗。

(三)分配制度改革

改革前,我灌区和其它灌区一样,均执行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职工工资由人事部门统一核定调整,职工工作好坏和工资基本上没多大关系,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事业单位“大锅饭”问题。同时还存在高职低能,职称较低的干高职称的工作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影响了灌区整体工作。针对这些问题,1995年我们按照水利部“搞活事业单位分配制度,走水利产业化路子”的指示精神,初步实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基础工资和出勤津贴、效益津贴等工资再分配。通过一年运行,发现效果很好,于是我们就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完善改革方案,直至到现在的工资和责任全部承包,全部实行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奖惩原则、下岗再就业办法等。现在我们单位已完全实行企业化管理。

二、受益区乡镇参与用水管理和管理段的责任承包法

由于灌区由三条干渠组成,干渠总长224km,支渠和斗渠共181条,总长364.2km,渠系建筑物634座。面对如此长的战线和繁多的工程,灌区管理局采取支、斗渠由乡、村、组水管组织统一管理和维修,灌区只负责工程设计,施工指导和支渠工程的投资建设,其它如:土方工程和斗渠、农渠均由受益区用水户自己负责管建。灌区管理处以支、斗渠口水量乘以支渠、斗渠水利用系数计算用户用水量。支、斗渠出现用水事故均由用水单位负责,造成损失的由用户赔偿,灌区按实际水量收取费用。

各管理处对其所管辖的管理段实行责任全面承包。一管理处在核定干渠各个管理段(站)的各项指标后,同时将其聘用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等一并包给管理段(站)。管理处与管理段(站)负责人签订全年责任承包合同。管理段(站)所辖渠段内无论发生什么事故均由管理段(站)负责,管理处和管理局一概不负责。管理处和管理局只负责用水调度、制定干渠工程维修计划等工作。通过这种一级一级责任承包,层层分解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直至落实到每位职工个人的管理办法,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增加了各级责任人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保证了管理处和管理局水费的足额上缴,增加了职工收入。

三、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建立乡、村、组水管组织,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1、通过调整水费价格,增强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改过去大水漫灌办法为小畦精灌,节约了水量,同时增加了灌区的收入。

2、通过成立乡、村、组水管组织和制定用水计划,规范了用水程序,合理实行轮灌方法,解决了上、下游争抢水源问题。原来我们实行秋、春灌溉,而现在是秋、冬、春三季播前灌溉,中、下游用水户在每年的10月初就进行秋翻灌溉。如1999年秋灌、冬灌期间,多年来冬灌最不积极的松山区安庆镇,百姓在气温零下20度情况下,仍昼夜坚持灌溉,而且完全是自发组织。真正调动了百姓用水积极性,增加了商品意识。

3、通过实行责任合同承包制,减少了用水户和灌区之间的水事故纠纷。

4、通过改革人事制度,增加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实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改革前职工吃“大锅饭”干与不干均拿工资,而且泡病号、请事假的人很多,通过实行双向选择聘任制和末位淘汰制,1996年有5人办理了停薪留职,1999年有3人因落聘而下岗,同时灌区减少临时工100人,真正实现了减员增效。现在每位职工都有责任和任务,谁不积极工作,完不成任务,均有被淘汰的可能。从而增加职工的危机感,提高了工作效率。

5、通过实行分配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达到了奖勤罚懶的目的,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1996年初灌区总水费回收率为85%,我们拿出11000元奖励了收费好的管理段(站),处罚末位的管理段。1997年灌区总水费回收率达到95%以上,现在水费回收率为100%。与此同时,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年年提高。

四、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由于实行责任承包管理,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也造成了一大部分职工下岗,需要寻找再就业门路。

2、水价调整必须经政府部门通过,很难达到成本水价。

3、在确权划界工作中,由于原来建渠时没有征地手续,现有的行政村不承认工程保护范围和划拨渠道保护用地。

4 、缺少计算机管理工作经验和人才,建议组织灌区计算机管理人才培训和经验交流。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