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正文
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促进效益农业发展
(二○○一年八月)
  衢州市柯城区农林水电局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2/3/28    

一、柯城区概况

柯城区地处浙西盆地,土地总面积24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7.85万亩,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3~17.3度,历年极端高温40.1度,极低气温零下10.4度,年平均日照时2000~2118小时,无霜期为260天,年降水量在1600~17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一般3~6 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极易发生洪旱灾害。

柯城区是衢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城郊型县级区,下辖9 个乡4 个街道办事处。99年末人口为26.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1.12万人,占总人口的42% ;99 年工业总产值103105万元;农业总产值2645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802元。

二、柯城区效益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柯城区地处城郊,发展城郊型特色效益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实现我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区立足城郊优势,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发展思路,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菜篮子”、“花篮子”和“瓜果篮子”,积极推进城郊型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粮经比为2︰8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例上升为3 8 % 。2000年,全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69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80元。2001年荣获“中国花木之乡”和“中国特禽之乡”。柯城区效益农业的主要类型及规模:

1 、菜篮子工程。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12万亩,蔬菜总产量达5.6万吨,形成高标准蔬菜面积43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1500亩。近年来,特禽养殖业异军突起,全区已引进特禽品种20多种,建立三个特禽种苗基地,发展养殖户200多户,年可出栏各种特禽百万羽。

2 、花篮子工程。建设万亩花卉苗木基地。我省最大的花卉苗木龙头企业—浙江省森禾种业有限公司在我区建立基地,种植花卉苗木面积达300亩。目前,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500多亩。

3 、瓜果篮子工程。全区涌现出大棚草莓、网纹瓜、小凤仙西瓜、美国提子等一批特色瓜果生产基地。同时,通过柑桔“三疏一改”活动,进一步改造和提升老支柱产业,千方百计提高柑桔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区5 万亩柑桔已有80% 以上进行了技术改造。

三、发展城郊型效益农业主要做法

1 、出台政策,积极引导。柯城在我省属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沿海县市区相比比较缓慢,除大的经济环境因素之外,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市场要求的变化;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影响本地优势的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增值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为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近二年以来,我们在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搞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在《实施意见》中,为大力发展规模效益农业,推进农业化进程,政府对一次性发展连片大棚30亩以上,或连片设施养殖10亩以上;一次性饲养生猪500头以上,或母猪存栏20头以上;一次性饲养家禽5000羽以上;一次性发展特种养殖200头(只)以上;水产精养面积20亩以上;一次性发展花卉苗木种植10亩以上;一次性发展食用菌10000袋以上;新发展小水果50亩以上;建设区、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政府的扶持政策是:区金融部门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种养殖业的贷款,区政府给予一年的贷款贴息。

区金融部门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支农资金,在贷款政策范围内,用于区级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区政府按利率的50% 给予一年的贷款贴息。

区政府每年从区财政和农发基金中安排30万元的扶农资金,用于扶持区、乡两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农业龙头企业在新(扩)建生产性项目需征用土地的,区政府优先安排土地使用指标。

本区原有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利税在5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或新建一次性投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其生产性用地也可按成本价出让,并免收粮良风险基金和不可预见费、土地管理费。项目所需的土地可实行一次性征用,分期付款,也可实行年租制。

凡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项目的生产临时性用房视同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必要的管理用房按临时建筑用房程序办理。

在水利基础建设方面,区政府实行以奖代补,按工程建筑材料的总额预以一定的补助。《实施意见》中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对经济效益好有示范作用的农业项目、获市、省、中央名品牌等进行奖励。通过出台政策,宣传发动和科技人员下村指导,我区效益农业规模从9 8 年的0.95万亩到现在发展到3.95万亩, 种植大棚从9 8 年的350亩发展到现在的1900亩. 农业生产结构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打破了原先以水稻为主单打的生产格局,出现了如草莓- 水稻、蔬菜、春玉米- 大豆、瓜果、花卉等新型高效的农业生产新面貌。通过实施效益农业种植方式后,亩产由原种植方式的400元迅速提高到3372元。

2 、推进科教,增强素质。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随着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农业产品将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为此,区委、区政府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聘请了浙江大学十名教授为柯城区科学技术智囊团,为柯城区的农业、工业等方面出谋划策,并不定时来柯城举行科学知识讲座,向农村党支书、主任以上的干部灌输科技知识和信息。在2000年共举行1 1 次知识讲座,受教育达2000人次。其次,全区各乡建立农技110,随时解答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碰到的疑点、难点,第三区农林水电局举办村两委以上干部农村高效、农民增收知识培训六期,给农民兄弟传播新知识、新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科教活动,改变了农民以前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方式,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求知,增效的积极性,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3 、发挥优势,培养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有特色才有效益。我区在发展效益农业中十分注重挖掘传统特色农产品的潜力。其中衢州柑桔就是我区的地方特产。柯城有8 万亩的黄土丘陵,适应种植桔子,9 8 年柑桔总量达11566万斤,柑桔经济收入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但以前由于农民只注重产量而匆视果品的质量,以致出现了有桔无人买,桔多经济收入低的现象。为此,我们在9 9 年中全面开展了桔园“三疏一改”工作,对桔园进行了疏枝、疏果、疏树,并在汪村乡建立了300亩精品果园示范基地,通过科学选植,严格管理,去年该园区生产的柑桔果大、味甜、产量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广大桔农从事实中相信了科学技术,在2000年底自觉实行了桔树的“三疏一改”。

4、建立基地,以点带面。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要改变农业的传统种植方式,就必须先建立示范园区。我们在发展效益农业过程中,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突出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做文章,并以此打开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局面。

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窗口工程。为此我们对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提出了较高标准要求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能排又能灌、高产又稳产”。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7 个,总面积达1.2万亩, 全区已投入资金1800万元,投劳120万工。在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政府在土地政策,建设资金给予积极的扶持。如在建设柯城乡东门村100亩连片大棚蔬菜基地过程中,尽管区政府财政非常困难,仍从农发资金中挤出25万元,对每个钢结构的大棚补贴1000元,以促进蔬菜基地的建设。对万田乡下蒋村的200亩的毛竹大棚草莓基地,政府为使草莓这一从外地引进水果能在柯城扎根结果,也对农户的每只大棚补助800元。示范和样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过示范基地建设所带来的效益,极大吸引着广大农民走效益农业的发展道路。

为进一步加快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2010年实现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公化宏伟目标,使农业逐步走出向规模化生产发展道路,在2000年的11月份,我区花园乡政府针对目前土地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集聚优势的状况,按照“稳制活田、三权分离”和“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对千塘畈一片涉及到1201户的4300亩大田,由乡政府统一向各农户租赁,然后将这片土地公开向社会各界招租。他们在实施这一土地使用流转机制中的具体做法是:由乡政府统一规划该农业示范区,支付各农户的租金、承担交纳土地面积的国家正常税费。租赁主承担交纳经营特殊作用的相应特殊税费(如农特税、水电费等)。租赁价款实行先付款后使用的原则,第一期先付两年租金:第1—2 年350元/ 亩;第3—4年400元/ 亩;5—8年480元/ 亩,从第9 年开始按年增幅3 % 的幅度付租金。如遇国家货币出现大的变动,由双方另行协商租金。到目前为止,该农业示范园区已被浙江省森禾种业有限公司、衢州市林业局、衢州市建设规划局等单位租赁了近3000亩。促进了土地使用权向经营大户集中。为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加快建设,促进流通。随着柑桔、蔬菜、花卉、特禽等支柱产业的形成,加快市场建设力度、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扩大我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是效益农业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渠道。为此,区政府一方面带领有关人员对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进行调查和促销活动,并在上海设柯城农产品交流窗口,积极参与北京、上海等国家级的农特产交流会,举办“中国特产之乡交易会”,在市区建立了一座占地面积65027平方米、投资4200万元的衢州农贸城,另一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在1999—2000年之中,我区有“巨大牌柑果酒”、“日旭牌山茶油”、“力鹏牌果胶”等四个农产品获国家级名牌,“不老神鸡”获省级农产品金获。使我区的农产品有了良好的销售渠道,刺激了农民种植、养殖的积极性。

四、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十五”规划目标

建区以来,我区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开展了乌溪江引水工程、“三江”治理工程、小流域治理、灌区改造、标准田建设等一系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乌溪江引水工程、石室堰灌区、铜山源水库灌区为主的灌溉框架体系, 以乌溪江、衢江、常山江“三江”防洪堤为主的防洪保障体系,以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河道疏浚等为主的水环境治理体系,以土地整理、低产田改造为主的标准化农田建设体系。

根据《柯城区水利水电”十五“计划》,”十五“期间,水利设施将通过防洪工程、灌区改造工程、泵站改造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小流域治理、河道疏浚、水环境治理、标准田建设等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实现水的供需平衡,达到遇洪不出险、遇涝能排、遇旱能灌的目标,从根本山减轻洪、涝、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效益农业的威胁,总体防洪能力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排涝能力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5% 以上,农业用水保证率在85% 以上,为效益农业的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五、水利设施在效益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更是效益农业的基础设施。近几年,在我区的效益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水利部门根据效益农业对水利设施的要求,主动当好参谋,做好服务。水利建设从以防洪为主逐步转向防洪、抗旱工程并举;灌溉工程从注重灌溉逐步转向灌溉、排涝并重,并着重发展“三面光”渠道、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特别是结合我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组织实施了“三江”治理、河道疏浚、小流域治理、灌区改造、标准田建设等,防洪排涝体系得到逐步改善,灌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效益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较典型的有柯城区六个示范基地之一河东片农业综合园区。

河东片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位于柯城区柯城乡衢江右岸河东片。该片土地过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基本没有防洪、排水、灌溉等水利骨干工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为脆弱,遇雨就涝,遇洪就淹,因处于石室验灌区的末尾,渠道又为土渠,遇旱就枯的情况也比较严重。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品种逐步由传统农业向蔬菜、花卉等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已逐步建设成为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园区内的水利建设主要抓了四个方面:一是“三江”标准堤建设。园区位于衢江边,地势较低,易受淹。园区内三个村抓住全省“三江”标准堤建设的机遇,于1998年人均集资700元,通过多方面筹资,投资三百多万元,兴建了2.5公里标准防洪堤,结合防洪堤建设修建了4.5公里水泥道路,使河东片的防洪标准达~到了十年一遇,彻底改变了河东片的村容村貌和投资环境。二是“三面光”灌排渠建设。为了防止灌溉渠输水中的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有效地预防土体流失和便于管理,在园区内修建了“三面光”灌溉渠10000多米,同时还逐步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园区内的排水渠按标准进行了拓宽和加深,骨干工程进行了衬砌。排水标准达到了十年一遇以上,并降低了地下水位。三是机埠改造和改制,为加强机埠管理,提高机埠的运行效益,对园区内的三个机埠进行了改造,改造完成后对机埠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确保了机埠能长期发挥效益。四是道路建设。园区内的道路根据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按每隔400~600米纵横设3~5 米宽机耕路,共建设道路长10多公里。园区内的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为效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农业增收增效十分明显,从以前的亩均收入800元左右,提高到亩均7000元,最高的达到了1~2.5万元。

当然,水利设施在效益农业的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效益农业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作为效益农业的基础设施的水利设施也应提高标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一些作物灌溉定额和排水标准已不能适用。如以前水稻的排水标准可以一天降水三天排完,但现在的花卉、蔬菜等必须当天降水当天排完,不能受淹;效益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大,特别是水利设施投入占了基础设施投入70% 以上,因此建议省水利厅设立效益农业专项资金,对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园区进行资金补助和扶持,以促进效益农业的发展。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