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山大沟深,地质构造、地理地貌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严重,供水保障程度低,是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截至2019年底,凉山州还剩余7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以下称7个县)0.97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未解决,是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2020年,水利部对7个县挂牌督战,部、省、州、县四级联合发力,长驻现场,既督又战,勠力攻坚,截至6月底,7个县全面解决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凉山州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
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联合会战凉山州饮水安全
凉山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20年,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对凉山州7个县挂牌督战。鄂竟平部长两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田学斌副部长两次带队到凉山州现场督战,暗访了6个县,与省、州、县共商攻坚对策;陆桂华副部长带队到凉山州指导推进工作。3—4月,水利部派员长驻现场暗访摸底,查明真实情况。“五一”刚过,又组织36人的队伍,采取“一县一组”的方式,用16天的时间,共暗访了184个村1381户6256人,其中贫困户1265户5749人,对贫困户暗访占比60%,对贫困村暗访实现了全覆盖。
针对暗访发现的问题,鄂竟平部长提出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和管用的硬招实招,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凉山州在6月底前完成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尾工建设,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和长期发挥作用,建立长效机制。5月底,水利部会同四川省水利厅和凉山州制定《凉山州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工作推进方案》,明确了7项措施和任务清单,实施清单化管理。6月,再次派出9人督战队,长驻现场33天,既督又战;会同四川省水利厅317人的帮扶督战队,联合会战。田学斌副部长连续4次主持周调度,对标对表对账,部署当周工作。水利部督战队与省州帮扶队建立日报告制度,合力攻坚。
截至6月底,凉山州7个深度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尾工建设全部完成;按照现行标准,全面解决了剩余0.97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凉山州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
凉山州举全力集全智决战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
凉山州委州政府和水利局,尽锐出战,全力攻坚。
一是联合会战,分类指导。州县水利干部职工克服疫情影响,春节刚过,就编制攻坚督战方案,派出44名技术人员驻县督战参战,对任务重、推进难的美姑县和布拖县制定专项作战方案,精准施策。
二是落实责任,片区包干。州水利局建立局长统筹、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各科室全体动员的责任体系,责任到人、到县、到工程项目。
三是建立台账,夯实基础。首先,建好“工程名录台账”,州县列出了所有在建工程的具体台账共600处,建立了省、州、县、乡镇、村、施工单位的责任人,强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其次,建好“问题清单台账”,对各种渠道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紧盯涉及脱贫攻坚的问题在6月底前整改到位;针对塑料管道普遍裸露等问题,各县市均制定了整改方案,截至6月底,全州累计整改管道埋设4788公里。同时,建好“风险点台账”,以行政村和安置点为单元,按照不漏一个村组、不落一个安置点的原则,完成了1391个村及1164个安置点的风险排查工作。最后,建好“管理责任台账”,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压实至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建立7个县236个乡镇1391个贫困村的管理责任人名录和联系方式,推进每处集中供水工程有人管。
美姑县攻坚克难保障彝区群众饮水安全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是彝族群众聚居地之一。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制约,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骨干水源工程缺乏,已建供水工程标准低,历史欠账多,农村饮水安全脱贫任务艰巨。美姑县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程建设。
一是整合各方力量。组建5个工程项目攻坚组并包片负责,1个质量监督攻坚组负责质量监管,1个内业攻坚组负责档案资料和后勤保障,为攻坚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二是群策群力保进度。美姑县大多数在建工程地形陡峭,材料运输搬运,全靠人背马驮,工程参建各方和各级督战队、帮扶队,通过架设简易索道、夜宿工地和人海战术等办法,运送建设材料,坚持“一日一会商,一周一调度”,节假日不休,白天深入一线抓工程建设,晚上集中在一起部署次日工作,切实保障工程进度。
三是全力推进问题整改。按标准埋设裸露管道,因地势原因无法埋设的管道,使用保温或保护材料规范包裹,全力推进整改供水设施安装不规范等问题。经过持续合力攻坚,截至6月底,全面完成了114处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程尾工建设任务。全县292个行政村已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布拖县多措并举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
布拖县将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起总攻冲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成效。
一是抓好前期。克服冬季难以施工和疫情影响,积极推进落实各项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随时开工、随时建设,为3月初全面开工复工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统筹力量。成立12个督导组,深入各乡镇对全县170处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程全覆盖跟踪、督促和指导。按照6月30日全面完成尾工建设的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成立突击队,放弃节假日及周末休息日,全力作战,确保每个项目有人跟,每个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三是加快施工。充分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时督促各施工单位优化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坚持“小雨不停工,连夜抢进度”,采取“用人背、用肩挑、用马驮”的运输方式,克服无法利用机动车辆运送施工材料的问题,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四是排查整改。全面排查2018年前建设的工程,制定问题维修养护计划,并由县级财政统筹资金416万元,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用于2018年以前实施工程的管道裸露及埋深不足问题整改,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供水安全。
普格县多措并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普格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饮水安全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面解决了18.15万人和6.8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一是做好风险排查。以乡镇为单元,开展贫困人口饮水状况再排查,以供水工程为对象,全覆盖查找农村饮水安全隐患点与风险点,建立问题和隐患风险点台账,制定应急供水预案,确保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风险整体可控。
二是抓好问题整改。对标对表各级各类督查、暗访反馈和县级自查自纠发现的872个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现已整改完成871个。
三是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出台《普格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普格县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管理办法》等文件,全力做好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全覆盖开展了34个乡镇负责人、供水工程管水员的技术培训,并制作发放农村饮水安全“明白卡”35000张,公布到村、张贴到户,公开农村饮水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是加强考核监督。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责任目标,由县水利局打分考评,倒逼乡、村两级建机制、定人员、出办法,推进建立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金阳县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
金阳县锁定农村饮水安全尾工建设和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两个目标,推进完成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任务。
一是排查摸底。充分利用省州督战帮扶队力量,统筹人员和车辆,组建5个工作组,开展片区排查,精准掌握全县工程建设进度和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
二是冲刺攻坚。分5个片区冲刺攻坚,在交通极其不便、材料全靠人背马驮的情况下,在山高坡陡、泥石流冲沟纵横的施工环境中,奋战6个月,新建32公里途径4个乡镇的供水管道,彻底改写热水河乡体可洛村无自来水的历史。
三是查漏补缺。采取增压、另寻水源、增效扩容、新建水窖等方式,查漏补缺,解决因季节性缺水、水质不达标和易地搬迁造成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强化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压实乡镇主体责任、水利行业监管责任和行政村运行管理责任,落实319名水管员,并开展技能培训,采取分时段供水管理、水桶储备生活用水等方式提升供水保证率。
五是收缴水费。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合理定价收取水费,收缴的水费纳入村集体经济,通过设立收缴水费专用账户,专门用于供水管网维修等日常管护工作。
喜德县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整改清零
喜德县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实现饮水问题冲刺清零。
一是加强组织。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省水利厅督战组、县纪委监委及县级有关部门等领导为成员的督察机构,制定督察工作方案,明确督察工作目标和问责追责程序。全面排查在建、已建水源工程,责令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对不按设计要求施工的坚决对标整改,确保施工质量。
二是强化问责。省级督战组、州委检查组、县级督察小组,以“四不两直”形式对在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程、24个乡镇维修养护资金及裸露管网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实行周通报,对通报3次以上乡镇追责问责。县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督查组,对不作为、慢作为、不能按时完成、弄虚作假的参建各方及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机制。
三是突出管理。在水利部、四川省水利厅和凉山州委州政府和水利局督战帮扶下,全面深入开展问题排查,采取补充水质水量稳定可靠的水源和就地打井取水的方式,解决因水源不足引起的停水断水问题。全县24个乡镇170个行政村均已落实水管员。针对水源不足的区域,定时开关闸阀,科学合理采取分时段供水,加强节水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群众正常饮水。
昭觉县奋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
昭觉县强化核查摸底,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核查摸底。派出数批“背包工作队”深入各乡、镇、村、社,开展饮水安全现状摸底调查,进一步核实掌握各乡、镇、村、组(社)饮水安全现状,做到底数清,任务明,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加快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周调度”“月督查”“季通报”“年约谈”和“随机访”的工作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副县长每周调度,及时解决在建工程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落实责任,多次约谈施工、监理单位,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
三是立查立改。统筹省、州督战队,分5个工作组督察工程进度,督促工程问题整改。县纪委、县水利局、各乡镇分片区结合“明目行动”,对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程运行情况进行排查核查,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
四是应急供水。通过制定应急供水预案,因地制宜采取分时段供水,为农户购买7000个蓄水桶蓄水,解决因干旱季节性缺水以及部分居住高山、偏远地区用户的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
越西县合力攻克农村饮水安全短板
越西县统筹整合各方力量,攻克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最后“堡垒”。
一是整合省、州、县力量,蹲点抓工程进度。创新细化工作方法,分配力量进入每个施工点蹲点督促工程进度。采取白天蹲点工地、当晚召开调度会、第二天又蹲点工地的连轴转工作方式,紧抓不松。
二是整合施工力量,盯点抓问题整改。整合施工队伍,对施工力量薄弱、施工技术差的施工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剔除出列。专门组建2支问题整改施工班组,紧盯问题,逐一开展问题整改,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三是整合帮扶力量,盯紧建后管护工作。利用省水利厅派驻10人赴越西驻村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建后补短”的机会,制定管护措施。铁西乡阿支吾村通过召开坝坝会的形式,制定了水费征收制度、水费使用范围及水管员的考核管理制度,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的安全用水、节约用水和有偿用水意识,保障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链接:水利部网站《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简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