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司局领导 > 正文
倪文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扎实做好“十四五”农村水利工作
转自:《中国节水》2021∣03 总第051期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     倪文进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21/11/1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作,在各个时期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喝水、浇地问题,始终把农村水利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业节水和农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十六字”治水思路把“节水优先”放在首位,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持续开展了以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问题、发展灌溉面积为核心的大规模农村水利建设。

一、农村水利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村饮水安全

第一阶段:1949-1979年,重点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实行防病改水。全国解决了4005万人的缺水困难,平均每年解决133万人:解决211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平均每年解决70万头。

第二阶段:1980-2004年,大规模投入,饮水解困,严重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截至1999年底,全国累计用于农村饮水方面的资金300亿元,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300多万处,形成日供水能力2000万吨,解决了2.16亿人的饮水困难。2000-2004年,国家实施了饮水解困、氟砷改水、应急抗旱等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项目,中央共安排国债资金117亿元,地方和群众筹资105亿元,解决了672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到2004年我国农村的严重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第三阶段:2005-2020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助力脱贫攻坚。2005-2015年,全国共完成投资2817亿元,解决了5.19亿农村居民和47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2%和76%,农村供水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十三五”期间,各地聚焦脱贫攻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完成投资2093亿元,累计提升了2.7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面解决了1710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975万饮水型氟超标和120万苦咸水问题。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931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彻底改变了农村为吃水发愁、缺水找水的历史。

(二)农田水利

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37亿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74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5,在灌溉面积扩大、灌溉保证率提高、粮食总产量稳步增加(16连增)的情况下,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稳定(零增长),在约占全国耕地面积5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

二、困难与挑战

(一)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部分地区水源不稳定。西北、西南及人口集聚的中部地区还有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存在水源不稳定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水源水量不足、水质不好等方面。此外,部分地区水源保护难度大,水源水质还可能出现动态不稳定现象。

早期供水工程尤其是管网老化严重。约10%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于2005年之前,部分管网老化,漏损率高、冬季易冻损。

千人以下工程运行维护薄弱。全国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约920万处,服务人口占农村人口的27%。工程大都分布在山区、牧区、高寒地区和偏远地区,缺乏专业人才,管理粗放,出现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二)农田水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节水方面还存在着短板与弱项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总体上建设年代比较久,已建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的系统性不足,骨干工程的完好率不足65%。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好率平均不到50%。

农业用水效率相对较低。80%左右为地面灌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为0.565,用水效率还有提升空间,信息化建设滞后,运行管理和监管手段落后,灌溉供水缺乏科学的控制、调度与运用手段。

灌区骨干与田间工程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推进机制。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小型水利工程及节水灌溉工程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工程整体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不到位。大中型灌区“两费”综合落实率仅为65%左右,灌区年度维修养护缺乏计划性;农业灌溉执行水价不足运行成本水价的一半;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普遍偏低。

(三)农村水利科技支撑还有待进一步充分发挥

1.农村供水方面: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与污染防控技术、适合农村供水工程特点的消毒与水质检测技术、特殊水质处理及区域性超标水质保障技术、缺水地区与小微工程供水保障技术集成、农村供水智能监测与供水工程信息化、农村供水安全调控与计量技术。

2.农田水利方面:北方渠道防渗防冻胀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灌溉制度试验、优化与应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集成;大中型灌排泵站改造及高效运行关键技术;土壤盐碱化治理;灌区现代化改造技术与模式;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灌溉系统智能调控技术与产品。

三、全面推进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与纲要都对“十四万”时期水利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明确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等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等强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精细化管理。这些都为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农村供水方面——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安全转变

“十四五”时期,将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适当提高农村供水标准,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的比例达到55%,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一是巩固拓展农村供水成果。密切跟踪、动态监测脱贫人口饮水状况,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动态清零,做实应急供水方案,确保不出现整村连片停水断水等规模性供水问题。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以县域为单元,统筹规划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其他地区,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管网,实施一批小型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

三是强化水质保障。强化水源保护,配齐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健全县级水质检测机构和制度。对仍将长期存在的水窖水柜等分散工程,采取水源保护、工程管理、净化处理等措施。

四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县域为单元,以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为对象,健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农村供水管理信息系统,打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信息化管理一张图。

五是完善工程管护体制机制。推进县级统一管理,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健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水费收缴,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推进专业化运行和企业化管理,健全小型供水工程管水员队伍,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管护水平。

(二)灌区改造方面——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十四五”期间,大中型灌区改造将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提高供水保障水平、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开展骨干灌排设施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着力建立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灌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推进灌区现代化进程。

一是消除灌区运行安全隐患,提升灌区供水保障能力。对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的引水枢纽,大中型取排水泵站实施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渡槽、倒虹吸、隧洞、渠下涵等工程进行改造或拆除重建;高边坡、高填方渠道和重要排水沟加固改造;寒冷地区防渗衬砌渠道的抗冻胀改造;渠坡不稳定渠(沟)段的护坡稳定处理等。

二是加强计量监测设施与信息化建设,提升灌区供用水管理能力。加强取水口至支渠口、斗口的计量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重要节点监测监控设施,加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三是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两费”财政补助,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考核,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改革创新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水利行业治理整体效能

灌区控水节水上,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以灌区许可水量为基础,健全灌溉用水定额体系,引导农民科学灌溉。黄河流域,要把灌区深度节水控水作为重中之重,合理控制灌溉规模。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上,以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为重点,尽快把灌溉取用水权逐级分解到用水单元,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奖补机制,推动改革不断深化,动态跟踪改革实施效果,巩固提升改革成果,确保2025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两手发力上,加大大中型灌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维护等公益性部分的补助力度,推进灌排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水利工程资产,激发社会投入的活力;探索农村水利工程资产入股、抵押贷款等,增加市场进入的积极性。借鉴云南、山东等地经验,通过合同节水、工程托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节水、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

无论是农村供水还是农业节水,未来的路还很长,有很多问题与今天论坛的主题契合——“科技支撑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实现既定目标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技术、智力支撑。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