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历经10年艰辛 新疆昌吉州农业水价改革“行稳致远”
  昌吉州水利管理总站     王小刚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21/11/29    

昌吉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总面积7.35万平方公里, 州属水资源年可利用量28.7亿m3,人均地表水资源量1597m3,低于全国(2200)、自治区(5130)平均水平和国际公认用水的紧张标准线(1700),是全疆最缺水的三个地州之一。一直以来,我州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水地矛盾较为突出,资源性、工程性、管理性缺水并存。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以改革的方式破解难题。自2012年起,我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创建成为自治区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先行区,为全国农业水价改革提供了“昌吉样板”。

一、高位推动为改革谋出路。昌吉州党委、政府始终把水利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想,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厘清改革发展思路,2014年、2017年、2020年先后三次结合我州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了改革方案,建立了覆盖州、县、乡三级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了农业水权水价、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工程建设和管护、用水管理四项机制协同推进的改革路径。改革以来,我州共投入各类资金70.4亿元,提前完成709万亩改革目标任务。2017年,我州农业水价实现了2015年运维成本的70%,2020年达到100%;自2021年起达到2015年完全成本水平;一产用水比例由改革前95%调整到2020年87%。

二、精准施策创改革新模式。坚持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建立了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健全农业初始水权制度。以二轮承包地、10%集体预留机动地、移民搬迁地、饲草料地为主体,开展农业用水初始水权分配登记,确定初始水权面积466.89万亩。以县市为单位建立水权交易平台38个,2015-2020年累计交易水量1.48亿方,其中向工业、城镇的转移水量占总交易水量的52.4%,水资源配置方式得到优化。明晰产权责任。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管护、谁负担”的原则,对小型水利工程实行产权所有人、使用权人和管护责任人“权、责、利”一体化,颁发“两证一书”4292本,扭转了农田水利工程“有人用、没人管、没钱修”局面,解决了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因地制宜推行合作社、农民用水协会、村组、公司+专管人员、农民联户管理五种管理模式,定额到地、赋权到户,全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全州正式注册登记农民用水协会89个,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个。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按照“分级、分类、分档”的原则,建立了终端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机制,对农村道路林、农田防护林等林木灌溉用水量,定额内享受二轮承包地定额内同等用水价格。严格落实水资源费政策和标准,做到应收尽收。

三、强基固本为改革增后劲。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实施“开源、引调、提升”工程,强力推进骨干供水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共新建水库9座,除险加固水库2座,总库容达到5.85亿m3,调蓄水能力显著提高。围绕产业发展布局,新建昌吉市第三水厂、奇台县农村供水中心等5座水厂,提升改造覆盖农村61.68万人饮水安全设施,形成了“跨乡镇连片、跨区域集中”的供水模式,供水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投入,搭建了涵盖地下水资源管理、动态监测、地表水监控、灌区信息化、水库安全监测、农村饮水安全、河长制高空云台七大功能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地表水计量和地下水“井电双控”设施全部改造更新,水资源监管全过程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坚持节水与管水并重,建立粮食、生态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充分发挥“节奖超罚”杠杆作用,引导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到2020年底,高效节水面积达75%以上,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从 2015年0.56提高到2020年0.65。积极发挥政策优势引入社会资本,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落实推广面积80万亩,通过卫星遥感、环境检测、大数据运算等多种方式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控制、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通过发展现代智慧农业进一步挖掘节水潜能。

四、多重效益显改革新成效。通过多年努力,全州农业用水方式实现了“两个转变、两个降低、两个提高”,节水效益不断提高。两个转变,即:实现了农业用水由分散、粗放向规模、集约转变,实现了“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转变;两个降低,即与十三五末相比,全州农业用水总量降低22.2%,农业综合灌溉定额降低13.23%;两个提高,即灌溉用水效率与渠系水利用系数双提高,实现亩均节水54m3。生态效益持续释放。地下水开采量由2015年17.6亿m3压减至2020年9.39亿m3,累计压减8.21亿m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分别下降27.6%,14.1%,地下水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实施节水农业以来,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率分别提高到38%、34%、23%、21%,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以上,亩均实现增收300元以上,全州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8%以上,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转变的发展进程,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