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4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开展防渗渠道合格村建设 促进效益农业快速发展
(二○○一年八月)
  温岭市水利局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2/3/28    

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陆域面积920平方公里,总人口113.8万人,耕地总面积49.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1.2万亩。200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444.5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0.45亿元,财政收入13.4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609元。

为了改变农田基础设施落后面貌,从一九九五年起,我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结合防洪、排涝、降渍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投资1.45亿元,建成防渗渠道2210公里,衬砌排水沟1290公里,受益农田面积31.5万亩;投资1155万元,新建改建泵站231座,总装机3000千瓦;投资2亿元,修筑了二十—五十年一遇标准海塘53.2公里,投资2500万元,疏浚河道252公里。江厦排涝隧洞和金清新闸二大水利工程建成并投入了使用,同时全面推广应用水稻薄露灌溉等节水技术。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大为改观,达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灌排分系、用水节省等标准农田的要求。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提高工程建设标准,适应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我市的农田大部分在平原地区,地面高程仅4.0-5.0米(吴淞高程),地下水位高。过去,我们以满足种植水稻的要求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但这样的水利设施很难适应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于是我们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合理、科学布设水利工程设施,建成的田农水利工程设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根据当地自然地理、地形、水文、气象等实施情况,制定建设标准: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排涝标准为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地下水位降至0.7米以下,灌溉保证率达90%,渠系水利用系数达0.85以上。因此,农田的灌溉模数:水田为(2.8-3m3/s/万亩);排涝模数:旱地为(1.9-2 m3/s/km2)。这样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既可适应农田水生作物的种植,也可适应旱生经济作物的生长,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在防渗渠道衬砌的型式和质量上,我们根据往年防渗渠道合格村建设的经验,把原先的“三面光”改为“七面光”,即靠近农田一侧的堤岸也浇上混凝土,这样建成的防渗渠道,不仅坚固、耐用,而且杜绝了田边杂草的生长。

为了便于农田排水畅通,防止水沟长草与淤积而影响排涝,我们用水泥薄板衬砌排水沟。为使农田地下水位降至地下0.7米,我们在衬砌排水沟时,首创了用无砂混凝土勾缝,这样建成的排水沟,不仅排水畅通,还起到了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

二、指施有力,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为了搞好防渗渠道合格村建设,我市制订了相关政策,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使工程建设既扎扎实实,又快速发展。

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证。市政府专门建立了各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由分管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使工程建设有一个健全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

二是制订规划,确定标准。由于农田水利建设面广、量大、投资多,为了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我们制订了相应的工程规划,确定每项工程建设的标准,如《温岭市农田防渗渠道合格村建设规划》、《温岭市农业规划标准——防渗渠道质量》等,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按计划进行。

三是出台政策,加大投入。为了达到各项水利工程建设预期目的,市政府出台了工程建设“以奖代补”的资金扶持政策,如建设1米防渗渠道给予“8-10元”奖励,乡镇疏浚河道每1立方米土方,给予2元奖励;同时还出台了《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对欠发达乡镇在原来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50%的资金扶持。“九五”期间,我市财政用于防渗渠道合格村建设的扶持资金达3752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签订责任状,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市政府把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纳入了各镇乡年度考核目标,这一措施,效果明显,每年均能按计划超额完成任务。

五是科技为本,积极引进新工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必须要以科技为本,为此,我们根据本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结合工程建设要求,编写了《小型防渗渠道简明讲义》和《泵站改造简明讲义》,并在全市范围内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引进了水稻薄露灌溉技术、微灌技术等,还创造了用无砂混凝土勾缝衬砌排水沟,这些措施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六是纳入农业项目工程建设,农业项目工程建设中,如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示范园区、粮食自给工程、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主要内容,水利投资约占项目投资的70%左右。

由于政策到位,措施有力,我市防渗渠道建设每年以600-700公里的速度发展,计划到2005年,我市全部农田均建成防渗渠道。

三、种植业结构调进度快、效益好

水是农作物必不可少的物质,一些经济作物对水非常敏感,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只有适宜才能确保其健康生长,达到优质高产。如西瓜、果蔗、蔬菜、苗木、花卉、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等,对水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其必备前提是必须改变原有的农田基础设施,即水利设施。从近年我市农业种植业结构已调整的地方看,都是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先建设好,再搞种植业结构调整,即防渗渠道建设到哪里,种植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如联树镇有农田10000余亩,1997年,该镇全面开展防渗渠道合格村建设,13个村,村村达到防渗渠道合格村标准,而后发展种植“温联牌”果蔗,从原先的几百亩,达到今年的6000余亩,占总面积的60%以上。又如我市东部的东片农场,箬横、贯庄、淋川、松门等地的45000余亩农田,从1998年起,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泵站、衬砌防渗渠道、疏浚河道、修造水闸、建筑机耕路等,使这片农田的基础设施面貌大变,近年发展“大棚西瓜”、“大棚蔬菜”、“西兰花”、“叶介菜”等经济作物,获得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这片农田的粮经比从原来的75:25,调整到37:63。

随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也相应增大。“九五”初期,我市农业种植粮经比约为95:5,至2000年为75.3:24.7。再从全市蔬菜总产量看,“九五”初期为14.74万吨,到2000年为34.9万吨。今年,我省粮食政策放开后,我市早稻种植面积从往年的32万亩,调减到18万亩,而有经济效益的西瓜,从去年的2.25万亩,增加到7万亩,今年西瓜总产量达24.5万吨,产值达3.5亿元。果蔗从去年的3.36万亩,增加到5万亩,蔬菜从去年的7.86万亩,增加到10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幅度之大是空前的,再从“八五”与“九五”期间,农业总产值看,“八五”为119.42亿元,“九五”为238.57亿元,翻了一番。

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后,农田可以种植各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农田自身的价值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我市东部农田,过去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排灌难,地下水位高,粮食年亩产量仅400-500公斤,效益很低,一些经营工商业的农户把农田租给种植大户,每年需贴给种植大户每亩100-150元,以保农田不抛荒。1998年起,这一地区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这片农田的基础设施面貌大变。去年,种植大户租种每亩土地,反过来,需缴纳每亩500-900元的年租种费,而且还争相租种。

其二,种植业调整后,土地的产出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种植大户租种土地后,改变了原来单一种植水稻的习惯,而改为种植大棚西瓜、大棚蔬菜、西兰花、冬花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去年这片土地种植西瓜的,亩产值平均达6000元,净效益4000元,西兰花亩产值平均达2000元,净收益1200元,每亩总净收入达52000元,比原来单一种植水稻,效益提高35倍。又如箬横镇长山村,1997年该村进行了防渗渠道合格村建设,而后种植大棚西瓜,并培育了“玉麟牌”西瓜,远销杭州、上海等地。去年,该村彭友达种植了40亩大棚西瓜,年产值35.49万元,净收入25.065万元。今年,他种植了32亩大棚西瓜,亩产值达7000元,其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其三,农田沟渠衬砌后,田边的杂草大为减少,农田的虫害失去了滋生环境,农药的投放量也大为减少。同时还保护了农田的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其四,我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县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703立米,而农灌用水又是消耗水资源的大户,农田防渗渠道建成使用,促进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大为提高,农灌总用水量大为减少,农灌成本也相应减少。农业结构调整后,经济作物面积扩大,而经济物作物大都需水量不大,一般每年每亩耗水150-250立米左右,比水稻用水约减少二分之一,这样农灌总用水量相应减少,这对缓解我市水资源不足起到很大的作用,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这些事实,让农户进一步认识到加大水利投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前提。因此,过去一些村认为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农业效益差,搞农田水利建设没有积极性而等待观望。现在他们争相要求立项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今后我们在进一步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做好工程建成后的管护工作,让水利工程发挥更好的作用,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水利应有的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