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节水工作仍然存在8个方面的不足,应当加以改进: 1.节水理论不够清晰。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形成建设我国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理论,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 2.节水目标不够明确。全国总的节水目标应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为基础,以节水为前提,与开源相协调,对不同的流域、区域按照不同时期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目标分解。 3.规划不够系统,约束力不强。目前的全国节水规划只由部门执行,造成了一些地区和不同行业节水目标不配套的混乱现象。 4.工作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应以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为纲,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用水应向国际节水型国家看齐;生态用水也应该节水,主要是系统规划,要狠抓用水后的生态系统改善效益。 5.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国家有关节水管理的法规,只有国务院转发的建设部“城市节水管理规定”,全面节水管理还没有法律依据。 6.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提高水价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合理水价机制远未形成,水价的提高必须适时、适度、适地,才能真正形成激励机制,才能使节水形成产业,形成市场。 7.节水的科技进步不够及时。节水的高新技术、节水的监测、管理和实施手段和当前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局面差距越来越大。此外,中水回用、海水淡化都属于广义节水范畴,都有赖于科技进步。 8.节水的监测系统尚未健全。不仅农业灌溉缺少计量,大水漫灌的现象依然不少,城市供水管网的“跑、冒、滴、漏”现象也十分严重。没有现代的节水监测系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