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0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水利部网站: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简报(第45期)
来源:水利部网站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22/6/14    

水利部扎实推进农村供水稳定水源工程建设

稳定水源是农村供水保障的基础。"十四五"期间,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在加强水源论证的基础上,优先利用已建水库、引调水等骨干水源工程作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型水库和小微水源工程建设,提升水源保证率。

一是明确稳定水源标准。水利部印发《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明确提出稳定水源标准,即在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的前提下,满足干旱年、枯水期农村居民正常饮用水水量需求且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的水源。

二是优先开展水源置换。河北、河南、安徽等南水北调沿线地区,充分利用南水北调等水源开展水源置换。河北省2022年计划投资127亿元,在南水北调受水区41个县(市、区)继续实施农村生活饮用水源江水置换项目,完成700万以上农村人口江水置换。安徽省以南水北调东线、引江济淮等引调水工程为基础,建设从水源到用户的输配水工程,力争"十四五"末皖北地区群众喝上更优质健康的地表水。河南省持续探索"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等农村供水"四化"模式,在濮阳市等地以南水北调引江水为主水源,开展水源置换。

三是建设储水蓄水工程。西南地区充分利用水库等骨干水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等水源工程,重点解决水量水质不稳定问题。重庆市积极推动实施渝西水资源配置项目,加大市级财政对水库项目补助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供给保障。云南省计划"十四五"期间建设100处小型水库,受益人口81万人。

四是推动建设稳定水源工程。西北地区依托引调水、大中型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着力解决水源不稳定问题。陕西省依托"引汉济渭配水工程""延安引黄供水工程""冯家山水库"等大水源,统筹推动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于2021年通水,覆盖4个地市的8个县区328万人,从根本上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用水短缺问题。

北京持续强化农村供水水源保障

北京市持续推进农村供水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坚决筑牢水源保护安全防线,守住饮水安全底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推进城乡居民共享优质水源。将优质供水向农村地区覆盖延伸,着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水厂优质水源替代村庄供水站水源。在2021年完成为58个村10余万农村居民提供优质放心水的基础上,2022年,将"推进20个行政村纳入城乡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预计新增受益人口近10万人。

二是因地制宜在山区实施稳定水源工程。房山区结合特有的山地形式,加强蓄水池等供水设施建设,辅以应急供水措施,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2022年计划通过新建、升级供水水源井、泵房及设备间,建设供水管线29公里,改善9个乡镇 29 个农村供水水源状况,提升供水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三是强化农村供水水质保障。建立健全农村水源保护巡查制度,实现水源封闭化管理,确保水源井周边30米范围内无污水、无垃圾、无厕所、无养殖粪污。通过加强培训、委托运维等方式提升消毒设备规范化运行管理水平。通过供水单位定期检测,水务部门监督抽测,持续做好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

四是完善农村供水全覆盖监督机制。建立"市级抽查、区级自查、重点复查、问题核查"的工作机制,在区级自查基础上,市水务局针对水源周边环境、水源井防护、井口设置、井房卫生环境、消毒设备运行、水质检测等开展监督检查。2022年计划检查供水厂(站)400处,针对水源防护不到位等问题,开展"水源防护+消毒运行"专项整治行动。

河南积极推进农村供水水源地表化

河南省以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为重点,突出解决水源水量不稳定、水质反复、供水管网薄弱等问题,积极推进水源地表化工作,逐步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一是统筹谋划。河南省水利厅制定了《河南省农村供水保障行动方案》,切实把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表化试点工作。计划到2025年,完成60个县(市、区)农村供水"四化"工作,县域内地表水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0%以上。2022年,将完成第一批32个县(市、区)农村供水"四化"任务,完成投资30亿元,积极推进第二批18个县(市、区)农村供水"四化"工作,启动第三批10个县农村供水"四化"工作。

二是统筹推进。各县因地制宜,利用南水北调水、引江济淮水、黄河水、水库水开展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共落实资金139.5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1.1亿元。水厂已经开工建设66处,完成35处,村级以上管网完成铺设3039.59公里,村内管网完成铺设2360.42公里。

三是注重成效。濮阳市已全域实现南水北调水置换地下水,进一步提高了全市400万人供水保障水平。开封市兰考县利用黄河水置换地下水,全面解决87万城乡居民饮水问题。驻马店市确山县利用水库水置换地下水,依托两个水库分区域建设水厂,覆盖农村人口29.2万人。平顶山市、焦作市、安阳市各县(区)全面启动,用南水北调水、水库水置换地下水。周口市鹿邑县利用引江济淮水全面置换地下水。

重庆加快水源工程建设 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为补齐农村供水水源短板,重庆市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谋划实施跨区域跨流域重大水源工程,逐步构建水源保障程度高、联调联供能力强、水质优良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一是加快实施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通过新建长江、嘉陵江提水工程向渝西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实现长江水和嘉陵江水互联互通、互调互济,工程覆盖重庆西部地区11个区和高新区,年均新增供水量10.1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4.67亿立方米,惠及城乡人口近1000万人。目前,105个作业点全面动工,累计完成投资59.12亿元。

二是持续实施水源工程建设。2021年,市政府印发《重庆市"十四五"水源工程政策措施》,就补齐全市工程性缺水短板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分类明确市财政补助政策,对大、中、小型水库给予25年、20年、15年贷款贴息,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供给保障,更好发挥供水、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截至2022年4月,全市在建水源工程146座,其中续建141座(大中型52座,小型89座),新开工5座(中型3座,小型2座),总体进展良好。

三是加快构建"一核两网、百库千川"水网体系。聚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保护修复水生态,构建现代化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网和智慧水利网,建设百座以上战略性、支撑性、保障性重点水库工程,实施千条以上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水网体系,切实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抗旱应急能力。

四川"三个坚持"着力构建稳定水源保障格局

四川省结合农村供水实际,强化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多水源供水格局。

一是坚持"一张图"规划,构建"一主四片"骨干水网布局。以统筹保障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为目标,着力推进"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布局,建立成都平原及丘陵区、盆周部分低山区"主水网"骨架和川西南片、川西北片、秦巴山片、乌蒙山片"区域水网",到2030年基本形成骨干水网架构,覆盖人口将达到5788万人。

二是坚持"一盘棋"推进,建立"多源共济"水源工程体系。用活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政策,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加强小型水源工程升级改造,不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目前,全省在建水源工程项目共318处,总投资976.32亿元,总库容66.24亿立方米,涉及供水人口902万人。已累计完成投资556.34亿元。

三是坚持"一体化"管理,建立"齐抓共管"水源管护机制。水利部门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指导督促市县按照《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要求,扎实推进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省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2577个,占应划定比例的90%,划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云南依托"兴水润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云南省着力打好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化细化工作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全面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2021年,云南省启动实施"十四五""兴水润滇"工程建设,推进实施水库扩建扩容、库库连通及库河连通、引调水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四大工程,通过打好"扩、连、调、供"组合拳,充分挖掘既有水源供水能力,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不断提高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打造"库河连通、水量互调、多源互补、区域互济"的立体性、综合型、多功能的区域特色水网,实现水资源配置格局全局性优化。2022年计划建设水源工程75处。

二是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对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共1851个乡镇级及以下服务人口大于1000人的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基础环境与调查评估工作。目前,966个乡镇级水源地、328个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已完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预计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划定工作。

三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以省政府令形式颁布《云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村供水水源保护与建设职责和要求。出台"兴水润滇"工程建设决定、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施方案和3年专项行动方案,系统设计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建设与保护,作出统筹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的路径安排。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按照"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大服务"的架构,由各级财政注入部分资本金,省级投融资主体充分发挥投、融、建、管、营优势,多途径筹集不低于总投资30%的项目资本金,向银行融资70%,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2022年1-4月,云南省已开工农村供水工程1100处,完成投资44.31亿元。

甘肃聚焦为民实事 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甘肃省持续实施农村供水水源保障工程、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配套建设水厂等调蓄设施,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截至4月底,52处省政府为民实事农村供水项目已全部完成项目审批,已到位资金6.86亿元,已开工项目41处,已完成投资3.12亿元。

一是高位推动。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持续将农村供水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件为民实事内容,郑重承诺"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建立台账、细化措施、实化责任、强化调度、协作推进,统筹水源工程建设和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实施,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二是超前谋划。甘肃省水利厅提前谋划,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规模化、管理智慧化"为发展目标,在2021年完成144处农村水源保障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优选13个市(州)34个县(区)52处前期工作好、效益显著的农村供水工程,纳入2022年省政府为民实事"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供水改造提升惠民工程,全力推进。

三是强化督导。甘肃省水利厅制定分片包抓督导工作方案,优化建立"4+1"方式分片督导机制。由厅领导带队分片包抓,督导各片区为民实事任务落实。由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带队监督,全程监督各分片包抓组督导工作情况,确保为民实事项目按期推进,高质量完成。

新疆注重水源挖潜与监管并重 保障供水安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按照"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原则,坚持把农村供水水源建设和水源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提升全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一是依托已建水库作为供水水源,稳步提升供水保障水平。精河县投资2.9亿元,利用下天吉水库作为供水水源,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覆盖6个乡镇,遏制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趋势,全面解决夏季用水高峰时段供水保证率不高问题。"十四五"期间,伊宁县、新源县、喀什市等7个县市将中小型水库作为供水水源,推动水源地表化,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二是新建集中水源地,替代分散、不稳定的老水源。和田市于2022年投入2.68亿元,实施水源置换项目,新建机井22眼,以优质地下水取代水质逐步恶化、水量逐渐衰减的地下水,有效解决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等问题,显著提升21万城乡居民供水保障水平。

三是通过更换水源,改善水源水质。洛浦县2022年计划投资4.08亿元实施城乡供水工程,以洛浦县总干渠取水口作为水源,通过2.13公里的输水管道将新水源连通至总水厂,有效改善8个乡镇近30万城乡居民的用水条件,目前前期工作已完成。麦盖提县、岳普湖县等7个县市计划通过中小型水库作为供水水源,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完善水源地"划、立、治"工作。以新疆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对全疆1289处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坐标进行重新梳理并上图。印发2022年度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任务清单,加快推进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和水源地排查巡查工作。目前,全疆263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已全面完成。同步完成了176处千人供水工程的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剩余工程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正有序开展。

各地强化源头解决农村供水问题

2022年1-4月,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共转办农村供水问题215件(其中1件为城市供水),各地推动整改销号197件,对近期受理和实施工程需要一定周期的18件问题正在抓紧销号。各地持续推动农村供水稳定水源建设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山东省聊城市按照"一县一网、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以稳定水源为基础,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水利、发展改革、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结合12314反馈问题,重点围绕水源、水质、水网、水价、运管体制、维修养护、便民服务等七个方面开展检查、整治和提升,扎实做好490余万农村居民供水保障工作。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按照"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的总体思路,实施茶坑水库及配套润泉第二水厂建设,预计2022年底前建成,可保障市中心城区及沿线17.32万人的供水安全,并覆盖12314平台转办的2个存在农村供水问题的村组。争取中央专项资金1191万元用于9个乡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区域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强化黄金洞水库、尧塘水库水源保护,结合12314平台等渠道反馈的农村供水问题,综合采取取缔水库养殖、迁移污染码头、建立13个水样采集点、在5个配水站和管网沿线设置14个在线监测点等措施,提升水源水质保障水平。计划2022年完成109处农村千人以下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措施,修订县级供水事故应急预案,全面保障供水安全。

链接:水利部网站《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简报》专题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