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在2023年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现场会上的交流发言
浙江省水利厅:强机制兴农水 抓建管惠民生 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来源: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网站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23/5/30    

近年来,在水利部的关心指导下,我省聚焦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巩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坚持机制健全完善与工程更新改造并重,坚持加强农田水利管护与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并举,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一、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夯实“四项机制”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7年,省委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列入全省重大改革任务清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纳入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考核。省、市、县三级均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水利部门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发改、财政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分工合作,建立联席会议、绩效评价等工作机制。2020年,我省率先完成改革任务2018万亩,其中湖州市南浔区是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县(市、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荣获了省政府“改革创新奖”。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四项机制”落地见效,关键在乡镇和村。我省创新开展“八个一”村级改革,切实把改革任务压实到田间地头。一是建立一个用水组织,做到管护有人。建立各类农民用水管理组织1.3万个,落实放水员等管护人员4.7万人,签订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协议1.85万余份。二是颁发一本产权证书,做到资产有主。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清产核资,颁发所有权证书2.9万本。三是落实一笔奖补资金,做到养护有钱。全面建立分级、分类和分档水价。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管护经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到位。农田水利管护资金通过财政补贴落实到乡镇和村,对放水员实行节水奖励,累计兑现奖补资金6.75亿元。四是制定一套规章制度,做到管水有责。深化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推行物业化管护;探索开展以乡镇或村为单元的农田水利工程物业化管护。各地建立村级人、钱、物管理制度,制定灌溉放水、维修养护等操作规程。五是记好一册电子台账,做到运行有智。各县(市、区)初步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平台,村级改革台账、资料和数据全面建档备案,动态更新。六是明确一条节水杠子,做到定量有据。大中型灌区全部实行取水许可。修订全省农业用水定额,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灌片或行政村。七是采用一种计量方法,做到用水有数。灌区骨干工程安装计量设施2082套,渠首和骨干工程分水口基本实现计量。配套末级渠系等直接计量设施5760套,35418座灌溉泵站机埠实行“以电折水”。八是实行一把锄头放水,做到节水有效。落实放水员责任制,协调灌溉需求,维护用水秩序,实行节水奖励,有效改变“大水漫灌”现象。2022年,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提高到0.609。

二、“小农水”服务“大民生”,巩固扩大改革成效

“十四五”以来,按照水利部“巩固深化改革”的要求,我们主动对接“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等重点工作,以“五个一百”创建活动为引领,以“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更新升级行动”为抓手,推动“四项机制”从“压茬落地”向“注重实效”完善转变,灌溉设施从“老化失修”向“美丽高效”提升转型,巩固放大改革成效,年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8.9万吨,节水4.8亿立方米,节电800万度。

一是示范创建“五个一百”。通过“小切口、大牵引”,促进全省农田水利工程良性长效运行。每年创建农田水利灌溉更新升级示范泵站机埠和堰坝水闸各100座,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加强计量设施建设,创建100个改革示范灌区灌片;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创建农民用水管理示范主体和改革示范村(基层水利站所)各100个,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有人管、管得好。

二是更新升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农村泵站机埠、堰坝水闸等“小农水”工程数量庞大,遍布大小灌区、田间地头,直接为农业灌溉、粮食生产服务。我省按照“高效节水、安全实用、整洁美丽”的标准,统筹涉农资金投入,抓好灌溉面积100亩以上的1.5万座灌溉设施的更新升级。2022年,列入了省政府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全年完成更新升级3804座,受益人口185万,受益灌溉面积107.4万亩,成为了乡村田间一道靓丽风景,群众好评率超99.8%,在去年7、8月份抗旱保灌、稳粮助产中发挥显著作用。

三、先行先试再深化,攻坚灌区建管难题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决策要求,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根据保障全省粮食产量、促进“共同富裕”新形势,针对灌区现代化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长效运行等问题,积极谋划、靶向发力,先行选择2个县(市、区)和4个大中型灌区,开展以“先建机制、后建工程”为主题的深化改革试点。一是规划先行,科学谋划灌溉发展布局。组织编制全省和市、县的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加强与全省土地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深度衔接融合,科学布局农田灌溉,新建改建一批灌区,提升农田灌排保障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管护。会同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出台文件,加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田灌排保障工作,强化评估考核,落实水费收缴制度,建立产权明晰、管护明确、运行高效的灌排设施体系。三是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护。探索盘活水库、灌区等水利资产,通过产权抵押贷款、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统筹涉农资金,引进乡镇强村公司、农业科技项目园区等,通过开展跨乡镇土地流转和集中连片整治等手段进行融资,同步完成区域农田水利建设,试行区域性物业化管护,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四是深化水费水权制度改革。在不增加种粮农民负担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实施水费收缴制度,探索农业用水权转让,建立农业节水转向其他供水的补偿机制,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通过试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塑造亮点,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化改革试点经验模式。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和李部长讲话精神,按照水利部的部署和要求,把握改革试点原则,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持续深化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助力浙江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