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2023年水利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现场调度会交流材料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试点工作交流材料
2023年9月19日 江苏泰州市
  来源: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网站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23/9/22    

近年来,姜堰区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深入贯彻水利部、省市有关部署,按照省水利厅建设节水、生态、精管、智慧、幸福“五个灌区”要求,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擦亮“美丽灌区、幸福姜堰”品牌,奋力打造平原水网丰水地区、粮食作物为主、提水灌溉为主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国样板。

一、构建“四主”工作格局,推动水价改革深化。坚持系统思维、两手发力,构建起政府、公司、协会、农场四方联动、协同破题的工作格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改革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将灌区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领导小组、召开调度会议、制定试点方案,印发《工作目标指标任务表》《工程建设及改革任务表》,区财政在统筹13.07亿元用于灌区建设的基础上,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建设和奖补,地方政府债券融资5000万元,确保资金配套充足,改革任务稳步实施。二是激发“公司主建”动能。探索构建“资源换资本”的收益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灌区建设和管理,2018年以来农水公司累计投资2.64亿元参与灌区改造工程,政府通过授予其套闸经营管理权、重大工程参与权、岸坡资源经营权等方式,保障企业合理收益,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三是用足“协会主管”优势。在水利局的统筹组织下,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维护、收费职能,出台《农民用水协会考核办法》,区财政按照每个协会5万元/年进行考核奖补,目前全区13个镇街、264个村实现协会全覆盖,梁徐街道、顾高镇、白米镇、张甸镇4家农民用水协会先后获评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四是落实“农场主营”责任。根据姜堰区家庭农场多、土地流转率高的现状,建立大户制经营管理模式,将田间灌排设施的日常运行、维修保养责任移交给全区1500多个农场主,年底由协会组织考核评估,全区骨干工程配套率、完好率均达90%以上,灌溉保证率9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4。

二、创新“四精”改革措施,推动良性运行升级。牢牢把握“三个有利于、一个不增加”的重要原则,持续优化水价改革政策供给,精准定价、配水、计量、奖补,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制,2022年大旱之年实现节水2309万方。一是实施精准定价。按照国家《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和省《农业用水价格核定管理办法》,完成灌区成本测算,出台区《农业水价核定与计收办法》,分类确定水价政府指导价格,精准测算骨干工程、田间工程水价,确保粮食作物水价总体达到运维成本,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水价高于运维成本。二是实施精准配水。依据省级新一轮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将用水计划按照“水利局—灌区—镇级协会—村级分会—电灌站”体系向下四级分解,超定额实行阶梯累进加价,推动量水生产、适水种植。三是实施精准计量。投资1700万元开发智慧灌区系统,将全区2377个泵站全部接入灌区工程信息“一张图”,建立智能监测终端1250台、河道流量站6座、水位监测站5座,链接省水利厅“苏灌通”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和智慧水利APP及时进行雨情、水情等预警,实现用水量实时监测、统一管理、精准计量,智慧灌区建设入选水利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四是实施精准奖补。出台《农业灌溉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由区以上财政对全区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额内用水进行定向补贴,对实际产生节水量且按规定缴纳水费的实行精准奖励,逐步形成“用水有偿、多用多付、节水有奖、超用加价”的社会共识。

三、坚持“四融”系统治理,推动灌区高质发展。把灌区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坚持一体规划、建设、管护,充分发挥灌区作用、提升灌区效能,实现有机融合。一是融入生产。投资2.9亿元完成周山河灌区改造工程,启动溱潼灌区干渠治理,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51.83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92.17%,小麦示范方单产685.9公斤、全省第一。二是融合生态。推进水肥药一体化灌溉,采用节水精准滴灌、农田退水处理等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每年下降0.5%以上,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0%,连续多年省考以上断面水质100%达标,姜堰区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三是融进生活。将灌区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特色田园乡村相结合,建成农村生态河道413公里,形成大水相连、小水相通、田水相润、水景相融、人水相亲的自然格局,创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村11家、省级特色田园乡村9家、国家传统村落2家、省级传统村落15家。四是融通人文。在灌区建设中深度发掘单塘河新石器遗址文化,革命河、大寨河红色文化,生产河、种子河农耕文化,溱潼会船文化和三水状元文化,打造老通扬运河滨水走廊、河长制主题公园、溱潼水情教育基地等一批特色水文化景点,彰显了水乡文脉和水韵文化,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朱部长讲话要求,持续加大投入、实施智慧赋能、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化灌区建设在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上实现突破,打造“目标引领、改革推动、数字赋能、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姜堰模式,努力绘就“美丽灌区、幸福姜堰”的绚丽画卷。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