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利通区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改革部署,创新“投、建、管、服”灌区建设管理新机制,探索建立“机制创新+工程提升”模式,奋力打造“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现代化灌区,改革效益逐步显现。
一、高点谋划、高位推进,贯穿上下凝聚合力
在水利部、水利厅的指导下,利通区高标准谋划了实施方案。宁夏水利厅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水利厅安排专人包抓督导、挂图作战,宁夏水利厅朱云厅长亲临调研指导试点工作,分管厅领导多次深入灌区指导试点工作,全面指导改革工作;利通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目标、高位顶层推进。先后以区委改革办召开推进会2次,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区委书记、区长分别开展了专题调研。改革领导专班对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及时指导各单位严格按照标准和步骤精准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厅、市、县、乡四级一盘棋推进改革工作精准落实,使目标同向、政策同频、行动同力。
二、两手发力、创新融资,开展灌区市场化服务
利通区现代化灌区建设项目规划了四项工程,高效节
灌溉工程、渠道及量测水设施提升改造、数字孪生及信息化工程、扬水灌区调蓄水库工程,概算投资9.4亿元。项目建设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开展,引进5家社会资本与利通区政府国资公司共同组建宁夏水发利通现代农业供水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为灌区工程建设法人,建设工程争取到的政府补助资金直接注入项目公司,不足部分由项目公司以特许经营权进行质押融资。2023年计划投资3.07亿元,主要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61万亩,建设125万立方米调蓄水池1座,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140套,建设信息中心1座。目前信息中心、测控一体化闸门已完工,调蓄水池已完成60%进度,高效节灌工程正在加快实施。项目采取边建设边运营的模式,自签约后,项目公司已全面开展灌区运营,采取“项目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对全灌区开展灌溉市场化管理服务。建立了“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的投融资平台,打造全域“投、建、管、服”现代化灌区建管市场化新机制,全面提升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创新机制、全面深化,农业水价机制全面建立
(一)调整末级渠系农业水价,执行运行成本水价。将自流灌区末级渠系水价由3.05分/立方米调整为7.1分/立方米;扁担沟扬水灌区末级渠系水价由7.5-13.5分/立方米调整为15-59分/立方米,灌区全面执行分类水价、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和阶梯水价等制度,灌区末级渠系水价达到运行水价,解决了长期以来灌区运维费用不足问题,破解了群众节水意识不强的问题。
(二)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激发节水各环节动力。全面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对用于粮食生产用水量不超定额且正常使用高效节灌工程的用水户,经核实后依据考核结果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5元/亩。节水奖励按照实际用水量与计划用水指标结余时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3分/立方米,其中奖励用水户1/3,服务组织1/3,服务人员1/3,激活了供水各环节节水动力,解决了灌区群众节水积极性不高问题。
(三)改革基层水利服务组织,落实水利工程管护主体。以乡镇为单元组建14家灌溉服务专员合作社,制定了《利通区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和《利通区基层水利服务组织考核细则》。推行电子化水费收缴,实行水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推动了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民主管理、自我运行、政府监督,规范了水费收缴程序、工程维修养护流程、运行经费来源和标准等,保障基层水利服务组织规范运行、发挥作用。整县域推行“管理处+水务局+项目公司+合作社+农户”涉水事务、市场化、物业化新模式,发挥政府、市场及群管组织水费收缴、灌溉管理、矛盾纠纷化解、工程维修养护、用水权收储和交易等作用,有效解决了管理粗放、水价虚高、监管缺失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利通区将按照水利部相关要求,紧盯目标任务,严把关键节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项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确保试点工作高质量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