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农村水利水电工作简报 2023年第2期(总第2期)
来源:水利部网站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23/11/14    

按语:6月以来,全国夏灌工作全面开展。水利部指导各地提前部署谋划,加强监测和分析研判,细化夏灌供水计划,综合利用引蓄提水源,做好灌溉服务保障工作,提高抗旱保供水能力,确保农作物在生长关键期及时得到灌溉,夯实稳产丰产基础。现将部分地区和灌区夏灌供水保障经验做法进行汇编,供各地学习借鉴参考。

江苏全力保障水稻栽插用水需求

江苏省夏灌面积约5540万亩,灌水量约220亿立方米,夏灌约占全年农业灌溉用水量的90%,作物类型主要为水稻、玉米、豆类、蔬菜,水稻生育期一般灌水6—7次,玉米、豆类正常年景不灌溉。

今年6月,江苏省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水稻栽插用水期。据统计,今年江苏省水稻预计栽插面积3000余万亩,目前已完成96%,全省夏种已基本完成。为保障水稻栽插期用水,江苏省通过多项举措保障灌溉供水,及时将灌溉用水送到田间地头,确保水稻栽插不误农时。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各级水利与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会商调度,分析研判作物栽插时机、水源条件、工程能力,形成工作合力,全力保障农田灌溉供水。水利和农业农村部门建立专门联席机制,成立专班,每日共享信息。通过密切关注各地水稻播栽进展、灌溉需水情况,加强灌排设施隐患排查和工程巡检、维修,确保灌排沟渠畅通、工程安全运行。

二是加强水源调度。在江水北调沿线地区,充分利用淮河来水和“三湖一库”蓄水向沿线地区供水,保障水稻栽插用水需求。针对长江水位目前依然偏低的情况,在江水东引和沿江苏南供水区,采取引水、蓄水技术措施,合理控制区域水位;协调流域管理机构实施引江济太措施,保障用水需求。对蓄水严重不足的水库,实施“一库一策”供水保障方案,通过启用补水线路、架设临时机组提供水源。同时,制定并下达6月份江水北调沿线供水调度计划,以每5天为一个周期优化调整供水调度计划,从紧从细安排各地供用水量,严格计划用水、有序用水。据统计,6月以来江水北调沿线、江水东引及沿江地区累计供水约64亿立方米。

三是做好服务保障。积极推行“用水早知道”服务小程序,将灌溉制度、灌溉计划及时发放到每个用水户,让用水户及时掌握灌水时间,提前做好灌溉准备。针对部分地区供水薄弱环节,落实应急灌溉措施,推进供水问题解决,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同时,加强服务保障。

四是定期调度通报。调查摸清全省水稻栽插情况,及时优化灌溉制度,制定灌溉供水详细计划方案,以县、灌区为单元实时统计供水情况,省级每周一、周四统计各地灌溉情况,通报灌溉进展及存在问题。通过与农业农村部门、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联动,进一步优化水源调度,确保供水得到有效落实。

湖南扎实做好夏灌供水保障

湖南省夏灌面积约4700万亩,灌溉用水约155亿立方,占全年灌溉用水量的84%,作物类型主要为中稻、晚稻和玉米、豆类、薯类等,水稻生育期一般灌水4—6次,其他作物正常年景不灌溉。

湖南省受2022年夏秋冬连旱和2023年春季少雨影响,夏灌来临前,全省水库蓄水量较往年偏少13%,保灌形势严峻。湖南省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借鉴去年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全链条”管理,打好抗旱保灌“组合拳”,全力保秋粮丰收。当前全省灌区灌溉面积2800万亩,其中水稻2222.45万亩,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577.55万亩,可用灌溉水量115.55亿立方米,所有灌区当前蓄水均可满足农业灌溉用水要求。

一是高位推动早部署。1月,省领导多次部署灌区保灌工作,省水利厅与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灌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前部署做好早、中稻种植计划和灌溉配水计划制定等工作,指导风险地区合理布局水稻生产,把早、中稻精准种植在水源条件好的地块。3—6月,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连续组织召开全省灌区大会、分区域(山丘区、洞庭湖湖区、衡邵娄易旱区)开展灌区建设管理调研、举办全省灌溉能力提升技术培训班,分析保灌形势,对相关工作再部署再推动。

二是科学精准强调度。坚持全省水库“一盘棋”,落实“一灌区一策、一县一策”,联调联用水资源,抢抓近日集中降雨时机,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同时,抓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点对点”指导水库电站落实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适时停机保灌。湖南省衡邵娄干旱地区的大圳灌区压机保灌,调剂3000万立方米水用于灌溉。通过精细调度,目前灌区水量可保灌70天。截至6月底,全省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共蓄水144.48亿立方米,占可蓄水量的64%,全省灌区保灌天数均在50天以上。

三是合理管水保灌溉。开展大水漫灌排查,各灌区科学制定供水计划和抗旱应急预案,为夏灌工作打好基础。执行灌溉保障工作“周调度”,落实极端干旱取用水工作方案要求,推行定额灌溉、精准灌溉。印发《湖南省灌区清淤扫障三年行动方案》,在灌溉期来临前,发动全省灌区干部职工开展渠系清淤扫障,省水利厅分管领导到欧阳海灌区参与清淤扫障工作。衡阳县“两高三多”(高规格谋划推进、多形式宣传引导、多层级压实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高标准统一验收)整县推进,无论是干支渠,还是“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渠道清淤扫障“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渠道里“集体工”的热闹场面成为衡阳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截至目前,全省已疏浚干支渠约一万公里,保障了灌区顺畅输水。

四是加密会商合众力。加密雨水工情、土壤墒情、农情监测预警研判。根据需要,协调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协调农业部门科学指导风险地区开展减灾救灾及生产指导服务,确保水源供得上、粮食能丰收。省水利厅指导各灌区逐步完善水量量测、视频监控、闸门控制等信息采集、控制设施,实现灌区所有已建监测站点与系统对接。同时,推进灌区与水库、水文、水资源等水利内部信息数据共享,争取今年抗旱期间灌区旱情、可用水量、每日用水量等数据都能在系统里实现汇聚。通过凝聚工作合力,为抗旱保灌工作取得最终胜利提供坚实支撑。

山东滨州市“调、提、蓄”抗旱保供水

山东省滨州市夏灌计划灌溉面积460万亩,主要灌溉农作物为玉米、棉花、大豆等。进入6月以来,滨州市有效降雨偏少,持续高温,造成土壤失墒加剧,旱情显现并持续发展。全市大中型灌区相继启动夏灌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在生长关键期及时得到灌溉,夯实稳产丰产基础。截至目前,夏灌已累计供水2.5亿立方米。

一是积极争取,全力“调水”。加大与省水利厅、山东黄河河务局沟通力度,积极争取应急调水指标,全市13处灌区累计调引应急黄河水9800余万立方米。同时,组织各灌区成立970人供水保障队伍,在重点渡槽、闸口、泵站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渠道和建筑物运行安全。

二是因地制宜,全力“提水”。召开农业灌溉供水保障会议,及时启动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指导县市区因地制宜利用泵站提水、机井提水等方式,尽可能增加抗旱水源。目前,惠民、阳信等井灌区累计打井800余眼,各县市区启用徒骇河、德惠新河、小清河大型河道沿线900余座灌溉泵站,全力开发地下水、河道雨洪水。

三是合理调度,全力“蓄水”。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严格执行《滨州市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科学调度各类水利工程,提早谋划蓄水。目前,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总量为1.23亿立方米,其中20座山丘小型水库蓄水473万立方米,34座平原水库蓄水9338万立方米,38座大中型拦河闸全部落闸蓄水2564万立方米,当前蓄水可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安徽淠史杭灌区多措并举保障水稻栽插期供水

受去年大旱影响,淠史杭灌区水稻栽插期水源严重不足。面对严峻形势,淠史杭总局提前谋划,积极采取措施,统筹引蓄提水源,在保障城乡生活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做好水稻栽插期供水保障。截至目前,栽插水稻面积约920万亩。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抗旱供水。针对灌区水源严重不足的情况,省水利厅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淠史杭灌区抗旱供水工作;厅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灌区,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导灌区抗旱供水工作。总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灌溉供水工作、协调抗旱供水矛盾,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地指导抗旱供水,全力保障城乡生活供水安全,统筹保障农业灌溉等用水需求。各市县区认真做好灌溉供水服务,保障栽插期供水有序进行。

二是实行计划用水,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面对栽插期旱情,总局加强蓄水监测,动态分析研判供需形势,根据现有水源情况,坚持栽保并重,分渠道分县区编制抗旱供水计划。5月,召开灌区管理工作会议,安排栽插期供水工作,向各地通报经省水利厅批准的《水量调度方案及供水计划》,签订供用水合同,实行计划供水和合同供水。灌溉供水过程中,根据实际降雨来水情况,对灌区供水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综合利用引蓄提水源。总局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配置,科学安排引水、合理利用内部蓄水、全力引提外水。大型水库严格按照计划供水,原则上不向有外水补给条件的尾部灌区供水。指导灌区各县区做好境内中小型水库和塘坝蓄水管理与利用,预留生活用水。督促各地于3月中旬开始,外水补给站全力开机提水,在瓦西干渠、舒庐干渠等具备条件的区域架设16台套临时补给站提水。截至6月30日,灌区三大渠首合计灌溉引水8.35亿立方米,内部蓄水利用约3.3亿立方米,累计提外水2.42亿立方米。

四是科学合理调度,统筹防汛安全和雨洪资源利用。提前研判水雨情形势,作出针对性调度安排,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引水,充分利用好雨洪资源。淠河灌区利用5月26日强降雨,全面启动栽插期供水,利用区间来水为寿县安丰塘、大井水库补充蓄水,为后期保收供水做准备。史河灌区适当延长供水时间,保障水稻栽插用水。在渠道高水位大流量运行期间,加强工程巡查,全力排查处置隐患,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五是严格供用水管理,提升用水效率。总局进一步完善供水会商机制,加强供用水对接,坚持“人跟水走”,主动提供用水指导服务;加大用水管理力度,按照“水量包干、流量包段”指标控制,加强跨县区渠道及上下游用水管理,减少用水消耗,促进节约用水;积极协调用水矛盾,按照统一调度、分级负责原则,理顺用水矛盾协调机制,明确总局牵头组织协调跨市渠道用水矛盾,严格上游县区用水管理,尽可能向下游多输水,促进上下游团结用水。

山东位山灌区做好四篇文章 助力三夏生产

进入6月以来,针对持续高温、有效降雨不足、夏播用水集中等情况,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抢前抓早、统筹安排,全力以赴做好夏灌供水,确保玉米足墒播种、苗全苗壮,助力秋粮丰产丰收。截至目前,累计引供夏灌黄河水2.13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近400万亩,下一步,将根据汛期雨情和土壤墒情,适时开展补充灌溉。

一是提前清淤排查,做足“早”文章。利用春灌和夏灌供水间隙,5月下旬开始实施西输沙渠清淤工程,仅用20天时间,清淤渠道15公里,土方91万立方米,大大改善工程输水条件,有力保障渠道输水畅通。全面拉网排查,对骨干渠道堤防岸线、大型节制闸、计量设施等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和设备养护,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引水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工程完好、渠道畅通、启闭设施灵活、测验设施运行正常,为安全高效输水打下基础。

二是科学高效调度,做优“精”文章。精准把握水情旱情,动态调整供水计划,抢抓黄河增加下泄流量有利时机,调增渠首引水流量,渠首平均引水流量达150立方米/秒,10天内基本完成大面积灌溉,为夏种生产提供充足有力保障。利用灌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跟进旱情、水情变化,及时掌握灌溉进度及受益灌溉面积,科学决策,精准配水,实现夏灌供水科学精细高效。

三是统筹工程建设,做全“保”文章。统筹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施工和夏灌供水,实行工地工作法、清单推进法、分组督导法,抢抓施工进度,力争渠道工程早日投入使用。对于受施工影响、无法通过干渠供水的茌平、高唐等县(区),采取向徒骇河、马颊河等河道补水的措施,增加供水路径,引导群众多水并用,综合使用入境客水、地下水等进行灌溉,切实保障工程建设和夏灌供水工作“两不误”。

四是强化指导服务,做实“细”文章。加强与各县市区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每日2次统计位山闸引水量和各分水口门出水量,通过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及时发布供水信息,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便于来水后第一时间灌溉。15支灌溉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解释和夏灌形势宣传,加强灌溉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群众用好有限水资源,及时灌溉、科学灌溉。

陕西东雷二期抽黄灌区开足马力抗旱保夏灌

当前正是玉米播种的重要时节。为保障灌区夏播需要,陕西省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管理中心于6月14日开机引水灌溉,面对持续高温天气,马力全开,迅速掀起抗旱灌溉保秋粮高潮。目前渠首太里一级站7台机组全负荷运转,出水流量49立方米/秒,日灌农田2.5万亩。本轮用水高峰将持续到7月中下旬,整个夏灌将持续到8月下旬。

一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为保障夏灌用水需求,提前对土壤墒情、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灌溉前夕,利用春修对所有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维修保养。根据灌区标准化管理要求,制定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各管理站与小组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分段包干,责任到人,提前对渠道损毁处进行维修,对所有工程设施进行全面巡查。对机电工作人员和工程管护员、协助管理员等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在泵站厂房和渠道主要交通路口悬挂安全警示横幅,在附近村庄和渠道边张贴安全生产倡议书,组织宣传车进村入巷,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节水意识,确保行水安全,引导群众抢抓农时科学灌溉,保障粮食安全。

二是用好关键招,激发新动能。在各个泵站厂房外张贴安全警示牌,安全帽整齐悬挂在机房大门口墙上。在各个站点设置安全专岗,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召开安全主题会议,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在大流量运行期间,基层值班人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密巡查,及时掌握水位流量情况,确保整个行水系统平稳。运用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数据,包括各台机组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流量、温度、前池水位等参数,进行远程开停机操作,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安全运行。成立应急抢险分队,有效处理灌溉期间的紧急突发情况。

三是选对突破口,贴心为群众。今年新推出了水费收缴APP,先由村组管水员对用水户灌溉情况进行上报,再由斗管员进行水量审核,通过审核后,形成用水账单,用水户可在APP上进行缴费,让群众对水量、水价、用水时间等信息更加清楚明了,让群众用上放心水、明白水。健全自查机制,各灌溉管理站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水价政策落实、用水公示、计量设施、服务监督体系、返还费用台账建立、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确保用水信息透明。针对大部分村组青壮劳力缺少的现状,成立专业浇地服务队,切实解决群众浇地难问题。各生产科室全部下沉基层,指导做好生产安全、水政巡查和用水服务等工作,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及时解决用水矛盾和用水纠纷。

山西夹马口灌区抢农时保夏浇

有收无收在于水。作为黄河上建起的第一座大型高扬程电力提黄灌溉工程,山西省夹马口灌区担负着晋南临猗、永济、万荣三县(市)101.11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针对夏季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失墒较快的严峻“烤”验,夹马口灌区充分发挥抗旱保灌主力军作用,让处于生长关键期的复播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桃等经济作物及时“喝”上黄河水,为夺取全年粮食稳产丰收提供坚强水支撑。

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摸清需水底数。安排泵站、干渠站、乡镇管理站利用夏浇前停水间隙,提前完成机组、机电设备检修维护和渠道清淤除草、加固整修等前期工作。试验站密切关注气象和土壤墒情变化,适时发布灌溉提醒。乡镇管理站和农民用水协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摸清作物种植底数,准确掌握作物用水需求,指导农户科学灌溉、合理灌溉,并帮助解决灌溉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复播玉米成苗率和苹果、桃等果树坐果率。

二是强化工程运管,提升供水能力。对全灌区农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强化计划配水和统筹调度,对泵站提水、干支斗渠配水、群众用水行为实行全过程监管,对机组单耗、供水及时性及平稳度、渠道输水千方公里损失等指标进行全方位考核。各泵站依据机组设备性能、确定适配开机组合,各干渠站结合渠道运行工况、调整渠段过水流量,促使灌溉保证率、输配水效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树牢红线意识,保障输水安全。绷紧安全生产之弦,落实好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常态化排查整改隐患问题,对重点部位、危险渠段和关键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控、定时巡查、及时维护改造。组织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和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汛期和夏浇大流量上水期间,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障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运行安全。

四是深化改革探索,规范用水秩序。依据农户用水台账和用水定额,将灌溉用水精准调度到斗渠、精细分配到地块,实现供水到斗、配水到户。按照先远后近的原则,灌溉用水高峰期实行错峰用水、分时灌溉,避免水事纠纷。继续试行农业分类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定期对水价、流量和用水时间进行公开,对农户浇地时长、灌溉水量、水费收取情况和灌区内小高灌终端水价进行公示,让农户用放心水、交明白费。

截至目前,夹马口灌区全年累计上水113天,提水7084.81万立方米,累计灌溉农田101万亩次,其中夏浇已上水19天,提水1078.16万立方米,累计灌溉农田15万亩次,今年夏浇计划运行天数80天左右,预计7月中旬再次开启大流量上水模式,9月底完成216万亩次农田灌溉任务。

链接:水利部网站:《农村水利水电工作简报》专题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