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持续强化流域农业用水管理,海河水利委员会以引漳大型灌区为试点,初步建立灌区节水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评估灌区节水水平、强化灌区节水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研。为确保指标体系更贴合实际,海委成立工作组先后赴河北省民有灌区、邯郸市跃峰灌区、磁县跃峰灌区和河南省红旗渠灌区、跃进渠灌区、漳南灌区,现场查看灌区渠首引水情况、作物种植灌溉情况、渠道衬砌及用水计量监测等情况,选取三里屯枢纽、海乐山电站等工程查看退水情况,并分别与河北省、河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以及各灌区负责人开展座谈,充分了解各灌区节水现状、规划发展、节水难点等,为建立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坚持科学导向,构建指标体系。在大量现场调研、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六大灌区的需水特点与管理要求,本着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包含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19个指标的灌区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并现场征集了河北省水利厅、河南省水利厅、邯郸市水利局、安阳市水利局及六大灌区共15位专家意见,综合采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引漳大型灌区的节水水平进行系统阐释、客观衡量,为扎实推进农业节水管理提供参考。
坚持结果导向,强化实际应用。工作组以2022年为现状水平年,结合各灌区用水水平、工程设施、管理措施、节水效益和宣传培训等实际情况,逐指标分析计算,最终结合权重确定各灌区综合得分。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对比分析各分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造成各灌区节水水平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与调研掌握的各灌区信息较为一致,相关专家一致认为该套指标体系构建全面、内涵科学、合理可测,可以较为科学准确的反映灌区实际节水水平,可为灌区节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海委将持续优化完善指标体系,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并探索将该研究成果在更广范围内推广应用,努力打破流域农业用水低效的桎梏,以农业节水增效为重点,不断提升流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