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项目提要
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项目区(灌区)基本现状
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
5、项目规划设计
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
8、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
10、项目建后运行管理及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1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2、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附表
附图
1、项目提要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简要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方面的依据。
1.2 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项目区(灌区)基本现状
简要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的气候、人口、土地、农业、经济、财政、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项目区(灌区)人口、耕地、灌溉面积、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年代、现状及完好率等。
1.3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 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1.5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7 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结果
1.8 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1.9 可行性研究结论
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项目区(灌区)基本现状
2.1 自然状况
介绍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降水、水资源和主要自然灾害等情况。
2.2 经济社会状况
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的人口、土地、农业、经济、财政、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
2.3 基础设施状况
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交通、电力、通信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情况。
2.4 项目区(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
说明项目区(灌区)人口,耕地,灌溉面积,水源工程、骨干工程建设年代、现状及完好率等方面的情况。简要说明灌区田间工程配套建设情况等。如有必要,简要说明当地大型防洪、排涝等工程现状。
2.5 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状况
说明项目所在地主要农作物种类、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主要农产品产量等;说明项目所在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已完成的土地治理面积和投资等。
本章的主要指标和数据应填在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现状表》中。
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 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3.2 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具体指出灌区骨干工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对骨干工程的要求
3.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4.1 灌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
分析计算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现状需水量(包括灌溉、工业、生活、其他等),并说明富余和短缺结果。计算采用的水文频率为:大体上以淮河和秦岭为分界线,北方灌区一般采用50%,南方及北方水稻灌区一般采用75%。
4.2 项目建成后或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
分析计算项目建成后或设计水平年灌区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计划需水量(包括灌溉、工业、生活、其他等),并说明富余和短缺结果(原则上不允许出现短缺情况)。计算采用的水文频率同4.1。
4.3 灌区水质分析
对灌区灌溉用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并说明是否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本章的分析结果应填在附表2《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水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表》中。
5、项目规划设计
5.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5.2 项目建设目标
主要是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干支渠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水量、增加供水能力、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等。
5.3 项目建设等级标准
5.4 项目规划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方案比选
本章一些指标数据应填在附表3《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表》中。
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6.1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单项工程)
针对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单项工程)。
6.2 主要工程数量
估算建设上述主要单项工程需要完成的土方开挖、回填量,石方开挖、回填、砌筑量,混凝土浇筑量,以及防渗土工膜铺设数量等,并列出汇总表。
6.3 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
列出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汇总表
6.4 计划建设工期
项目计划建设工期原则上为两年。
要将主要渠道剖面示意图、主要建筑物剖面示意图放在本章最后。
本章一些指标数据应填在附表3《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表》中。
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
7.1 项目建设管理
提出项目建设管理设想。要成立或明确项目建设法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限额以上主要单项工程及主要设备,要通过招标投标选择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要实行工程监理制。
7.2 项目施工组织
提出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进度安排。
8、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 投资估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主要根据省级水利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标准和定额等,编制项目投资估算。
8.2 投资估算
人工、材料等单价和合理税金应采用市场时价和现行有关规定,不宜将材料差价等单独列出。
施工临时工程投资,约按永久工程投资的3-4%计列(以新建为主的项目取上限,以续建和更新改造为主的项目取下限)。
项目勘测设计费(包括规划统筹费---约占10%、勘测设计费---约占90%),约按项目建安工程费的2.5%计取。
项目建设管理费(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约占70%、工程监理费---约占20%、工程质量监督费---约占10%),约按建安工程费的3%计取。
项目不可预见费(即基本预备费),约按建安工程费的5%计取。
项目总投资即为“建安工程费+勘测设计费+建设管理费+不可预见费”。项目适宜的总投资规模一般为2000万元左右,原则上不应超过2300万元。
要将项目投资估算总表、分项投资估算表、单价表、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等放在本章最后。
8.3 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管理有关规定,项目投资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农发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地方水利部门和受益乡镇自筹资金等,其中中央财政农发资金占1/3,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占1/3,地方各级水利部门自筹资金占1/6,项目受益区乡镇自筹资金占1/6。
8.4 分年投资计划
按照计划建设工期,合理提出分年投资计划。
8.5 建设资金管理
按照有关规定,提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方案和设想。
本章一些指标数据应填在附表3《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表》中。
9、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
9.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效益
9.2 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
9.3 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9.4 经济评价分析
要按照《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项目经济评价,主要计算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以及单位面积投资、供水成本水价等技术经济指标和参数,并进行评价分析。
本章的分析结果应填在附表2《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水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表》中。
10、项目建后运行管理及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10.1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10.2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10.3 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10.4 供水水费收取
本章主要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提出改革设想。
1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简要说明项目实施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以及对不利影响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
12、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概要说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性意见。
附表
1、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现状表
2、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水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表
3、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表
附图
1、项目位置示意图
2、项目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标明现状灌溉面积、拟新增灌溉面积、改善灌溉面积以及主要单项工程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