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新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国债投资)总结报告
  新疆自治区水利厅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3/6/27    

新疆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农业大省,有限的水资源是制约我区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瓶颈,开源与节流并举,以节水为重点是我区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自治区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节水工作,自1990年以来,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天山杯”竞赛为组织手段,以节水建设为中心,以渠道防渗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至“九五”末,全疆共完成防渗渠道10.3万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44.6万座,建成机井4.1万眼,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灌溉体系。全疆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52,总节水量达到了40—50亿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为种植业调整、抗御洪旱灾害、确保农牧业连年增产丰收做处了重大贡献。

“九五‘期间,我区的节水灌溉工作重点由防渗渠道转向田间高效节水,以喷、滴灌、低压管道灌溉等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由试点示范进入到大面积推广阶段。中央对我区节水灌溉工作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98年—2002年,共安排我区国债投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79个,投入国债资金8780万元。截止2001年,我区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达到了150万亩。

一、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完成情况

98年至2000年,中央安排我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38个,总投资756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780万元,地方投资3780万元,2001年安排节水灌溉项目23个,总投资50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40万元,地方自筹2540万元,2002年安排节水项目16个,总投资44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00万元,地方自筹2200万元。

98—2000年的38个项目均已按原订计划完成了建设任务,共完成投资6351.1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780万元,地方自筹3450.61万元。共建成喷灌6.4万亩,滴灌1.57万亩,低压管道0.42万亩。2001年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均已审批,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在2002年底均可完工。2002年项目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

二、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产生的效益

截止2001年底,我区共完成节水灌溉示范项目38个,建成喷灌6.4万亩,滴灌1.57万亩,低压管道灌溉0.42万亩。这些项目的建成,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38个项目较常规灌溉年节水1300万方,增地8000余亩,项目区年增收40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节水灌溉节水增效的目的。

三、节水工作中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1、狠抓项目前期工作,规范项目管理:为了使我区节水灌溉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从项目立项到建后管护等环节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建立了专家审查制,成立了节水灌溉审查专家库,先后编制了《县级节水灌溉规划编制通则》、《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等技术性文件,同时出台了《新疆农业节水管理体例》及《节水灌溉项目验收鉴定书》等管理文件,要求所有上报项目必须在县级节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可研报告,经地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报水利厅审查方可立项。项目下达后立即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经水利厅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工。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三制”要求进行,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的节水灌溉示范试点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基本保证了示范项目建一处、成一处,确保了工程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目前,我区各地(州)均成立了节水灌溉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农口的地(州)领导担任,成员有水利、计委、农业、环保等部门,逐步摆脱水利建设单一作战的局面,各部门通力合作,保证了高效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哈密地区坚持水利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加强组织领导,为把水利工作落到实处,地区明确规定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为水利一把手工程责任人,确定任务目标,考核指标,将督查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年终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塔城、博州、巴州等地州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州水利事业的发展。

3、点面结合,扶持重点,成效显著,我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整体思路是:以北疆、东疆已完成灌溉渠道防渗工程化任务的县市为扶持重点,在项目和资金予以倾斜,南疆四地州节水工作以渠道防渗为主,高效节水灌溉工作以试点示范总结经验为重点。几年来,我们重点支持的吉木乃县、木垒县、博乐市、哈密市等在高效节水灌溉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如吉木乃县自1997年完成了灌溉渠道工程化防渗后,节水工作转向田间节水,自1998年至今,已建成自压喷灌工程控制面积10万亩,传统的灌溉方式亩均节水400余方,增地1.4倍,在用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使全县耕地面积从97年的6.5万亩增加到16.5万亩,人均耕地由原来的2.5万亩增加到8万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年净增786元,达到2001年的1826元,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节水积极,预计在2005年,吉木乃县可建成我区第一个全喷灌县。为此,我区在吉木乃县召开了“全疆节水灌溉现场会”,把吉木乃县的经验向全疆推广,要求各地州结合实际,加快节水灌溉工作步伐。

4、制订优惠政策,建立节水灌溉投入新机制,高效节水灌溉的投入属于硬性投入,依靠以往农民投劳解决资金不足的老办法已不适应高效节水发展的需要,需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多方筹集。我区的许多地州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集体,个人多方投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如巴州出台了《巴州高标准节水灌溉管理办法》,《办法》中决定,从99年起到2002年,每年从水费中列支300万元,2002年至2005年每年从水费列支600万元,用于高标准节水灌溉的贷款贴息,可解决2亿多元的贷款(年息7%),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巴州节水灌溉的发展,截止2001年,巴州已建成喷滴灌8万亩。哈密地区规定,新的水土开发,70%以上的面积必须实施高效节水技术,综合灌溉定额不得超过450立方米/亩,超定额按3倍收取水费,农牧民每投入建设1亩节水工程政府给予增划0.5—1亩的弃耕地或撂荒地,同时,地区给予40元/亩,县市100元/亩的节水补助资金,截止2001年,全地区共发展喷、滴灌高效节水灌溉6.667万亩,累计投资3480万元。

5、节水灌溉的发展着眼于农民增收,服务于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发展田间节水工程除政府正确引导加以宣传,实行行政措施,强制性节水,加强水资源总量的宏观控制的关键在于通过投资建设节水工程措施的实施运行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只有农民从心里接受了,节水灌溉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当初我区在部分地区推行高效节水时,除认识上的原因外,高标准节水灌溉与农作物产出效益脱钩,农民秋后算帐只能保平当年成本甚至亏本,产生了抵制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田间高效节水工程的推广。近年来,我们通过调研,深刻认识到节水灌溉的高投入必须有农牧业的高产出,高效益相呼应,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在安排节水项目上,充分考虑项目的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经济状况以及农牧业发展的要求等,对于投入产出比高,农民积极性高的项目予以优先扶持,如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乡,2000年初投资336万元建成2800亩哈密瓜滴灌,其中国家投资224万元,农民自筹84万元,当年农民亩均增收650元,农民总结到,实施滴灌后,农民可节省打瓜沟、平瓜沟、浇水等工作,仅此一项亩节成本80元,亩节水520立方米,亩多种植200—300株瓜苗,平均亩增产500公斤,在2800亩示范项目取得成功后,引起广大农民群众极大热情,2001年,农民每亩自筹400元,国家投入450元,又推广了5700亩哈密瓜膜下滴灌。

四、存在的问题

我区的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资金的不足仍是制约我区节水灌溉发展的瓶颈。

2、建设与管理相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

对国债投资项目的几点建议:

1、国债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晚,影响了工期。高效节水国债项目计划下达一般在当年的10月,等资金到位已到年底,对于我区来讲,整个冬季无法施工,到来年开春进入灌溉季节又不能施工,只有等秋后才能进行,施工期很缺,影响了施工质量。建议高效节水国债项目计划下达安排在当年3月份为宜。

2、国债资金由财政直接划拨各级财政,由县市财政划拨到项目区,水利部门不掌握资金,失去了对项目的监控,难以保证国债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工程质量,建议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资金由水利部门划拨,按工程进度划拨给项目区,以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们有信心在水利部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掀起我区节水灌溉工作的新高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