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吉林:灌区试行量水配水一举多得
  任东升 宋艳春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3/7/4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水打交道的人经常能研究出一些治水、节水的好办法。本报去年报道了发生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水库灌区的新鲜事,农民井灌使用IC卡,省钱省力又省水。今年吉林省水利部门又在全省较大的永舒榆灌区搞了量配水遥测系统试点,并取得了成功。

灌区节水,农业是重点

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吉林是农业大省,又是一个缺水的省份,全省供水105亿立方米中,75%是农业用水,农业节水的60%是灌区用水。可见灌区节水对全省节水、缓解缺水状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吉林各地,过去的农业用水有一种传统思维定式,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河水是过境水,不用就白白流走了,不用白不用。所以几十年来沿用的是传统的灌溉方式,落后的管理水平,水的浪费很大。有的灌区每亩水田灌溉用水高达2100多立方米,简直不可思议。吉林市永舒榆灌区是管理比较好的大型灌区,管理局敬局长介绍说,以往灌区用水水费采取包费制,每垧地用水定额是14410立方米,每立方米水费0.038元,每垧地水费固定是547.56元。农民的节水意识淡薄,有时你明明看到地里不缺水,要把毛渠的口堵上,但农民不干,他宁可让水从前边流进来,后边流出去,理由是钱已经交了,就必须让我用水。

农业节水的主体是一家一户的农民,要真正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就必须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用水、按方收费”的原则,把用水量和农民利益挂起钩来,推行准确的计量方式成为农业节水的关键。

量水配水,科技含量高

吉林省水利部门选择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吉林市永舒榆灌区开始了以量水配水为重点的节水示范区试点工作。

永舒榆灌区位于吉林省中部,属松花江流域,是吉林省惟一的无坝自流引水大型灌区,是全省重点水稻生产基地。该灌区1958年开始大规模建设,现有全长83.15公里干渠一条,总长74.05公里支渠13条,渠首闸以及各类渠系建筑物465座,排水沟10条,总长66.1公里。由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发设计的永舒榆灌区量配水遥测系统,通过数字传输,由压力传感器把水位传给无线数传仪,数传仪发出水位信号,中心站接收后作数据处理,整套系统由管理局办公楼内的一个中心站和24个支渠口的无线遥测站组成,一次传输成功率达99.5%以上,测量数据时间间隔15分钟,水位数据可实现即时呼叫,对各进水口闸门启闭实行计算机远程控制,对每个支渠的流量、水量在中心站收集、处理、储存。每个支渠的用水户,组成用水户协会,用水多少涉及大家的利益,所以用水户之间都相互监督用水,协会通过用水户之间的相互监督,减少了生产管理成本,增加了收入。

水利部灌排中心及清华大学的专家在工程验收会上认为,该系统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设计思路上创新,抗干扰能力强,授受准确率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对于灌区来说,这套系统是高科技产物,不仅能让农户自觉地节约用水,从而达到整个灌区节水的目的,而且也使灌区办公自动化,提升了灌区管理水平。灌区管理人员说,无论哪个支渠的用水量,我们随时都可以从计算机里调出来,水费由协会统一收,欠水费的事没了,要小钱的事少了,管理省事了。灌区农民说,水费按方收钱,用水就是用钱,可得省着点。

节水需要科技,更需要政策

灌区使用量配水遥测系统,使农民灌溉用水能够准确地计量,从而实现按方收费,达到节水的目的。像永舒榆这样的灌区,每年可节约水量1亿立方米左右。但水价不变,这就要使灌区管理局少收入几百万元。在用科技的手段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的同时,社会还应该建立一个节约用水的补偿机制,完善水价政策,从而有效地调动方方面面的节水积极性。也许只有这样,科技节水才能从试点走向大面积推广。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