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提高灌区管理水平
  甘肃洪水河管理处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8/20    

民乐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洪水河灌区是民乐县的主要产粮区,是保障全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支柱。灌区总面积625km2,农业灌溉区海拔高度1700-2600m,属典型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多年平均气温0-7.6℃,降雨量250mm,蒸发量1800mm。灌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4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4769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0.0131亿m3。可耕地面积46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2.2万亩,有效面积26.2万亩,农业人口8.4万人,人均占有耕地3.83亩。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和油菜、大蒜、苹果梨等经济作物。

现已建成中型水库一座,总库容2530万m3,无坝引水枢纽3座,干支渠 48条246km,田间渠系253条410km。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蓄、引、输、配水供水系统网络,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86。灌区设有三股一室二所二站,8个管理机构,共有职工256人,其中水利管理人员242人,综合经营人员14人。

灌区于1956年建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为灌区乃至全县工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干旱缺水。水资源匮乏,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24m3,径流年际时段分布不均,特别是因作物需水高峰的5-6月份仅占全年来水量的27%,年年发生''卡脖子''旱,每年有近6万亩农田不能适时适量灌溉,受旱减产。

二是工程设施配套不完善,部分骨干水利工程虽已得到改建,但田间渠系配套很差,输水损失严重,有近40%的水量浪费在田间地头。

三是灌溉制度不合理,灌水技术落后,灌溉定额偏高。

四是灌区运行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经济管理程度不高,运行机制不活,致使灌溉效益衰减,运行管理不能实现良性循环。

五是水利管理手段落后,跟不上科技发展步伐,传统模式管理造成了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制约了灌区发展,急待解决。

一、洪水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体规划及进展情况

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编制了《甘肃省民乐县洪水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经水利部审定,报国家计委立项。规划从1999年至2015年,改建益民东干渠36km,建筑物73座;改建支渠18条66.1km,建筑物362座;使灌区田间配套面积达到32.2万亩,发展常规节水灌溉面积11.0万亩,高效节水面积1.5万亩;完善配水、量水设施,建立现代化的用水管理系统,实现用水管理自动化。项目规划总投资11591.4万元,其中:骨干工程投资7359.4万元,田间节水工程4232万元。项目自1999年开始至今,共改建干渠36km,支渠47.6km,完成田间配套面积2.8万亩,架设通讯线路64.1公里。完成投资575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300万元,地方配套2450万元。以上项目的完成,灌溉水利用系数从改造前的0.454提高到0.486,年节约水量910.78万m3,恢复保灌面积2.07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049万kg,灌溉净效益达到620万元。同时,干支渠改建工程的顺利建设和渠系建筑物及量水设施的配套完善,为灌区信息化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信息化工程

当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的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数字水利''也被提到水利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水利信息化将是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从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洪水河灌区灌溉面积32.2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的34.6 %。其灌溉工程在全县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灌区所具有的工程分散性,水资源的有限性,雨情水情的变化性,农作物需水的时效性,灌溉供水的动态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系统性和灌区性质特殊性等方面的特点,其水管理工作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如果没有先进的现代管理手段,将很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以及提高灌区工程安全运行保证率的目标。为此,要实现预期的项目目标,除了改造、完善配套和提高工程标准的工程措施以外,灌溉技术、管理办法及管理手段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改变灌区现行管理手段的滞后状况,在国家大力提倡和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新形势下,根据洪水河灌区水管理的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今后水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信息化工程项目规划

根据国家对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细要》所确定的调整治水思路,转变治水方针,及水管理信息化目标,结合水利部农水司农水灌[2002]09号文《关于开展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编制了《甘肃省民乐县洪水河灌区信息化工作建设规划》,规划本着远期与近期结合,适当超前与体现客观结合,信息化建设与基础设施改造及建设结合,并兼顾先进性与经济性、管理手段与应用效果相统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编制,尽量做到附合实际,兼顾长远,科学合理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规划以2010年全面建成为目标,争取在2005年前先完成126个水位信息采集点、5个关键控制点、一个信息中心的建设,2005年至2010年完成198年水情、雨情、工情、闸位信息采集及控制点的建设,并与灌区水利工程的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协调衔接。规划总投资1800.49万元。

信息化建设工程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设施部分(包括:通信系统、自控系统、供电系统、保护系统等);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部分(包括:各类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决策支持系统部分(包括:指挥调度中心系统、数据库与数据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等)。

系统总体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信息检测采集层,主要包括实时信息监控/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土壤墒情、作物农业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处理层,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中心、综合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信息管理、决策支持层,主要包括灌区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用水决策支持系统。

建成后的洪水河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系统将是一个水信息采集全面、完善,传输畅通、快捷,控制实时、可靠,管理方便、高效的系统,达到水信息管理从自动采集,传输,输配水决策支持,反馈控制的闭环、良性运作的最终目的。通过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洪水河灌区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进而实现灌溉面积从26.2万亩扩大至32.2万亩的目标。

2、2003年度信息化建设工程

2003年度信息化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根据信息化工程总体规划,考虑资金,科技发展以及现行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坚持''因地制宜、视需定建、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先搞试点,逐步扩展,高效可靠,确保效果''的原则编制了《甘肃省民乐县洪水灌灌区2003年度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通讯工程、监控中心、闸口控制系统和灌区信息采集4个部分。

通讯工程:主要完成管理中心的光接入设备OLT;中心交换机,交流、直流供电系统,益民东干渠59公里光纤的埋设;总干渠、益民东干渠10个分站;开通管理处、总干渠、益民东干渠上100路语音,26路数传通道的建设。

监控中心:主要完成监控、信息采集部分网络系统即闸口监控系统、灌区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等项建设,实现部分办公自动化;6个闸口的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灌区20个斗口的信息采集、处理;输配水计划制定、优化运行,科学调度;数据存储处理、系统统计报表打印。

闸口控制系统:完成4号~9号6个闸口的开、关;开度、水位(流量)的调节;开度、流量、水位等18个模拟量的实时采集、故障、事故,越线报警。

灌区信息采集:在9号闸建设1个分中心,采集灌区20个斗口的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水位、流量、定时、实时采集、存储、处理。各类报表的打印;水费管理。

《实施方案》已由甘肃省水利厅批复,并下达了投资计划,下达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16万元,项目资金已全部到位。

3、项目组织机构及技术力量

灌区信息分工程建设试点项目,既具有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一般要求,又具有某些方面的特殊要求。例如设备的研制及调试,属于开发性的范畴,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必须要由相应能力的公司才来能承担这一任务,而设备的现场安装则同于一般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要求。除了考虑这些因素以外,还要根据建设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的基本要求来确定施工组织形式,参考洪水河灌区历年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工程的成功经验,结合近期实施的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客观实际,在上级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了由省水利厅工程管理局、民乐县政府、水务局、灌区管理处及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洪水河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对项目的实施全面负责,下设了项目实施综合办公室,负责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具体管理工作。项目实施综合办公室根据项目工程建设、安全保卫、财务后勤等方面的管理需要,分项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了保证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针对灌区技术力量不足的实际,领导小组又从本系统内抽调了12名专业技术人员,并在国内聘请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家担任顾问,对项目建设进行指导。

4、近期工程实施进展情况

一是灌区信息化调度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九月底可竣工交付使用。二是选派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赴已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灌区进行实地考查学习。为信息化工程建设做了必要的技术准备。三是按照项目建设''三制''要求正在开展项目实施前的招标准备工作。

5、下一步工作计划

加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招标文件编制,9月上旬进行工程招标,确定施工队伍。9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12月25日全部完工,具体进展计划是:

9月22日-10月30日建设通讯工程,主要完成管理中心的光接入设备OLT;中心交换机,交流,直流供电系统,益民东干渠59公里光纤的埋设;总干渠、益民东干渠10个分站;开通管理处、总干渠、益民东干渠上100路语音,26路数传通道的建设。

10月10日-11月10日建设监控中心,主要完成监控、信息采集部分网络系统即闸口监控系统、灌区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等项建设,实现部分办公自动化;

11月20日-12月25日完成25个闸口控制系统和灌区信息采集系统。

在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首先,加强技术培训,采取派出去深造,请进来办班、岗位练兵,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培训,并与承包商签订信息化设备订贷以及安装调试合同时,将人员技术培训作为承包商的服务内容之一,使参加培训人员全面掌握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技能,以适应建设运行管理。其次,制定管理标,确定管理模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6、存在问题及建议

根据工作进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是信息技术人才匮乏,素质不一,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特别缺乏既懂水利水电工程又懂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多面人才。

二是信息化工程在民乐县水利管理中的建设应用属新生事物,没有实践经验和能达到预期目标所借鉴的实例,须多方学习,探索建设,工作难度较大。

通过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已开展的工作,我们建议: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信息化人才培训规范文本,并统一组织,对信息化工程建设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要求。

二是在信息化工程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使分年实施计划切实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已建工程的效益。

三是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录入与数据处理工作,须尽快制定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的水利工程数据库及其录入规则,制定各种层面的数据库标准格式和字段,以利于数据的正确传输和交换。尽快出台一些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规程规范。

四是在建设与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网页设计上实行统一的或标准的栏目,从而节约经费。同时,在服务器、软件、数据平台的选择上力求实用、安全、大众化和利于升级。

五是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特别是设计工作要有超前意识,充分考虑到今后的运行管理,为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创造条件。量水设施与水利信息化建设要同步进行。

六是在信息化工程建设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试点灌区建设的技术指导,以企工程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为其它灌区积累成功的实践经验。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