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甘肃省兴电灌区信息化管理与建设试点工作情况
  甘肃兴堡川电灌工程管理处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8/20    

兴电灌区是甘肃省大型高扬程提水引黄灌区,设计流量9.6m3/s,设计灌溉面积30.18万亩,年最大提水量1.2亿m3。工程设八级泵站提水,总扬程439.75m,安装水泵机组82台(套),总容量6.08万KW,建成总干渠、干渠、支渠54条,总长289Km;斗渠507条,总长737km。受益区为甘肃省的靖远县、平川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源、中卫,共计四县(区)9个乡镇,14.07万人,其中移民45629人。

灌区自1984年通水以来,为彻底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甘肃北部恶劣的生态环境和扶贫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粮食亩产由开灌前的不足40kg,增加到500kg,人均纯收入由每人不足30元提高到1428元,灌区林业从无到有,植树3万多亩,平均风速由上水前的2m/s,减缓到1.2m/s,年蒸发量减少25%,平均相对湿度增加17%。工程的建成有效阻止了腾格里沙漠南移,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为稳定解决温饱、脱贫,建设区域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改善土壤沙化,防止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兴电灌区是七十年代末国家为解决甘肃北部干旱落后面貌而投资建设的扶贫开发工程,缺水是制约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思维制约,管理单位一直由人工按经验调配水量、协调灌溉。粗放的管理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农业作物适时灌溉,均衡受益。同时还会造成人力、物力巨大浪费,特别是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合理高效利用,浪费严重。在工程管理上,总干渠道以上全部行经在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沟壑丘梁之间,交通不便,管理任务十分艰巨。人工监测,电话传输信息的落后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管理需求。一旦遇到电网故障、通讯中断、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很难及时发现和快速传递信息。因决策不及时,延误抢险时机,造成的损失很难估计,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协。因此,在灌区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高科技智能化设备采集传输信息,对全面发挥灌溉效益,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二、 灌区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

兴电灌区信息化系统工程总体规划,为多层次分布式集散结构。即:建立调度中心信息处理终端总站一个;泵站信息采集处理子站8个,变电站信息采集处理子站3个,水管所及干、支渠信息采集处理子站7个,以及光纤信息网络传输工程。

调度中心终端总站为信息远程管理层,负责收集、处理来自各子站的有关数据,向各子站系统发布操作控制指令,与灌区外部进行信息交流;各子站为信息采集监控层,负责收集、处理来自各测点及配水装置运行数据,并将其报送到调度中心总站,接受并执行总站的相关指令。调度中心总站和18个子站分别建立生产调度系统、水量测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同时在八座泵站各安装四套带云台可变焦摄像监视设备,对机组运行状态适时监视,随时追忆。通过对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实现灌区信息化管理。

1、方案设计

2002年9月,根据水利部农水灌[2002]09号《关于开展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委托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编制完成了《甘肃省白银市兴电灌区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和《甘肃省白银市兴电灌区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报经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评估,认为《方案》编制基本符合要求。

2、方案修改

2003年,水利部将兴电灌区列为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并下达专项资金投资计划。依据计划资金安排,结合中国灌排水发展中心对原方案《评估意见》,在充分考虑工程设备、性能及现状基础上,经进一步考察论证,对技术方案、运行管理和经济评价等部分重新进行补充修改,编制完成了《甘肃省白银市兴电灌区信息化建设工程2003年度实施方案》。

三、 施工技术文件准备

按照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白银市兴电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03年度实施方案的批复》,以不触动原有设备为前提,进行小范围技术改造,尽可能将生产运行、监测管理等数据信息全面采集,坚持实用、可靠、性价比较高,效益显著的原则,完成了一次元件安装设计及接线图、智能测控设备安装、接线端子图、电量模拟量采集接线图、系统网络、视频图像系统、一次元件硬件设备、电源设备及系统配置的选型等设计工作。并经多方考察,对各类设备报价、样本、手册、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进行归纳整理,制定了信息化工程《软件开发要求》。

四、 本年度实施内容及资金筹措

1、实施内容:

①兴电灌区信息化系统工程调度中心计算机管理总站1个。

②六级泵站计算机监控子站1个。

③八级泵站计算机监控子站1个。

④调度中心至六、八泵站信息传输网络工程部分。架空6芯光缆线路22.645km;安装调度中心光传输总站1个;安装六、八泵站光传输子站2个。

2、资金筹措

2003年度兴电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规划总投资245.28万元。国家计委、水利部以计投资[2003]09文件,按2003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资金的15%实施。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6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5.28万元。国债资金白银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白银市水利局以市计农发[2003]34号《关于转下2003年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已下达到位,地方配套资金已筹措落实。

五、 组织机构及技术力量

1、组织领导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白银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计委主任、市水利局局长任副组长,项目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协调监管。兴电工程指挥部作为法人单位,代表政府直接负责项目实施。下设工务科、质检科、机电科、计财科、保卫科、办公室等职能科室,对项目分工负责。同时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规划、设计、招投标、方案论证、质量把关、安装调试、竣工验收等工作。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建立质量终身负责制。

3、技术力量

为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兴电指挥部从1998年就开始着手人才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成立专门培训中心,对职工进行常年轮训,要求45岁以下人员必须全部掌握微机应用操作,同时与兰州大学、甘肃工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培训合作,先后选派培训人员16人次,集中轮训360人次。现有计算机专业本科学历人员4人,专科学历人员11人,初级程序员1人,2级以上操作人员206人,高级工程师4名,机电、水利工程师46名。

六、 工程进展情况

兴电灌区被列入信息化试点项目以后,管理处及时组建改造领导小组,首先对《方案》进行全面考察论证修改,加强对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聘请专家教授,举办信息化知识讲座42次,授课人员680人次。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国14个传感器生产厂家,进行全面考察咨询,同时按规划要求对实施方案严格筛选,编制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工程2003年度实施方案招标文件》。明确本年度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调度中心硬件设备配置安装,按灌区整个总系统要求配置,六、八泵站分别建成完整的独立子站。8月8日经省水利厅主持招标实施,年底将投入试运行阶段。

七、 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信息化作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搞好试点工作非常重要。2002年我们经过与厂方协商,采取赊欠的形式,在一泵站搞了一个小范围的信息化试点,为今年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运行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试点经验不足,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实用性、可靠性多,而未突出兴电特色。

二是因灌区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比较差,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引入专业人才难度大。

三是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资金落实难度较大,在试点项目的实施上很难达到高起点、高标准。

四是由于水利行业信息化系统,没有较成熟的经验,且各灌区实际情况又不尽相同,根据现状开发系统,很难追踪国际的先进性。

五是缺乏信息化系统的设计规范、定额依据及相关政策,目前主要参照电力等行业,对其准确程度把握不够。

六是目前信息化系统专业设计院较少,大多是依靠研究部门或大专院校开发集成,人为因素较多,缺乏规范性。

八、 下一步工作计划

IT技术是当前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技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是必须下大力气培训现场作业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应用一次元件,安装接线及设备。二是通过公开竞争上岗、聘用专业程序员,并进行重点培训。三是学习借鉴先进灌区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项目试点工作。

九、 对灌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建议

①、建议主管部门收集各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并进行通报,使之得到借鉴。

②、建议研发若干套典型的灌信息化模式系统,以便得到套用。

③、建议主管部门向试点单位传递相关的成熟技术和产品信息。

④、建议将国外同类型的信息化系统信息给予不断提供,便于参考。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