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湖北省东风渠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情况
  湖北东风渠灌区管理处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8/20    

一、东风渠灌区基本情况

东风灌区是以长江北岸一级支流黄柏河为水源,以249条长1701公里的干支渠为纽带,以1座大型水库、12座中型水库和188座小型水库为水仓的典型长藤结瓜式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6.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2.36万亩,覆盖夷陵区、猇亭区、枝江市、当阳市以及草埠湖农场的24个乡镇,493个自然村,自然面积2815.3平方公里。东风灌区是宜昌市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素有''宜昌粮仓''的美誉。

东风渠灌区于1970年建成通水,运行三十多年来,管理手段和措施一直沿用传统的模式。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的发展,眼看手抄式的观测、传递、分析、决策、调度等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灌区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综合效益的发挥。加速灌区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是东风渠灌区在新世纪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灌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的编制

根据水利部水规计[2001]504文和水利部农水灌[2001]09号文 的要求,东风渠灌区管理局委托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完成了《东风渠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报告》和《东风渠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03年3月,中国灌排中心以中灌发工函[2003]42号文下达了评估意见。根据评估意见,由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对上述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按照规划,东风渠灌区信息化系统有六个分系统组成即:(1)水情与供水信息监测、采集系统;(2)水库水质适时监测系统;(3)信息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4)灌区综合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系统;(5)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6)灌区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规划在灌区内建设32处遥测站,建立80个水位遥测点和29个雨量遥测点。东风渠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规划分两个阶段即2003-2005年完成重点部位水情与供水信息监测、采集系统和信息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初步完成数据库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设计工作,完成水情及供水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工作。2006-2010年完成水库水质实时监测系统、信息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灌区综合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系统、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区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所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全面实现灌区调度和灌区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 。

东风渠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静态总投资1650.46万元。其中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1322.69万元,配套设施及安装工程投资207.7万元,其他费用120.07万元。规划任务建设完成后,东风渠灌区将初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 ,全面推进灌区调度和灌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综合化、多样化;调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定量化;办公环境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造就和培养一批水利信息化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灌区运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规划报告将全灌区信息化建设分成两个阶段实施的构想,我们编制了第一阶段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进行重点部位的水情及供水信息监测、采集系统设计,网络中心(调度中心)、总干渠、泉河水库、白河水库、官庄水库等重点部位的信息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水情及供水信息数据库系统和 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东风渠灌区本阶段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为:

(1)水情与供水信息监测、采集系统采用超短波传输方式,其建设规模为1:13:2:34,及系统由1个调度中心(网络中心)、13个数据接收站、2个中继站、34个遥测站组成。

(2)信息传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通过宽带网建立VPN隧道的连网方式,建立调度中心信息传输和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建设与宜昌市水利水电局的专用光缆通讯系统,形成与宜昌防汛抗旱部门水雨情资源共享,逐步实现优化调度。

(3)完成水情及供水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及相应信息处理系统建设。

东风渠灌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项目建设静态总投资为499.96万元。其中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354.97万元,配套设施及安装工程投资91.43万元,其他费用53.56万元。

灌区信息化建设近期建设进度如下表:

三、2003年度实施内容及资金筹措到位情况

东风渠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2003年度主要实施内容为:

(1)完成总干渠、一干渠、二干渠、泉河干渠、官庄水库、泉河水库、白河水库、张湾水库34处水雨情与供水信息监测、采集点建设和东宜供水、官塔供水4组超声波流量遥测系统建设。

(2)完成与宜昌市防汛抗旱部门的专用通信光缆架设和网络连接。

(3)完成东风渠调度中心内部局域网的建设

(4)完成水情及供水数据库、遥测数据接收和管理软件子、水情及供水管理软件子系统

(5)初步建立东风渠灌区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

东风渠灌区2003年度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1)东风渠灌区管理局自筹;(2)通过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项目已立项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安排国债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建设。目前,东风渠灌区管理局自筹资金70万元已经到位,用于专用通信光纤架设和调度中心局域网建设,国债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正在争取和筹措中。

四、项目组织机构及近期工程进展情况

东风渠灌区管理局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小组下面设办公室,选择3名熟悉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全灌区的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目前,专用通信光纤架设和调度中心局域网建设已基本完成,实施方案确定的其他建设内容正在招标中,招标文件已经发售,定于2003年8月18日开标。招投标工作结束后,东风渠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第一期建设内容将于2003年9月全面展开。

五、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东风渠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已经起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十分迫切,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影响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

(2)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建设基础较为薄弱,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3)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力度需加强,尽快落实国债资金和地方配药资金,保障东风渠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第一期建设实施项目一气呵成,尽快发挥效益。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东风渠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将于2003年下半年全面展开,将按照规划报告及事实方案确定的建设步骤进行:

2003年11月底完成调度中心、百里荒中继站、34处水雨情与供水信息监测、采集点建设和东宜供水、官塔供水4组超声波流量遥测点建设。

2004年5月底前完成水情及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和相应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实现重要计量断面的监测、计量和统计计算机化。

2004年底完成网络中心的初步建设工作,2005年3月底前完善网络中心建设,完成泉河水库、白河水库、官庄水库等六个较大远程子网的建设以及基于宽带互连网的试点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工作,试点数据传输网络开通试运行。

2006年-2010初,完成一起工程余下的所有工作。主要包括:

1) 完成所有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

2) 完成剩余的水雨情与供水信息监测、采集系统的建设工作

3) 完成剩余的通信传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工作。

4) 完成水库水质实时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

5) 完成灌区综合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工作。

6) 完成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工作。

7) 完成灌区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工作。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