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情况
  江西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8/20    

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的赣江和抚河下游得的三角洲平原地带,地跨宜春、抚洲、南昌三市共六个县(市、区)42个乡镇,总土地面积20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多万亩,人口350多万。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120万亩,排渍面积70万亩,同时兼有防洪、航运、发电和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灌区作物以水稻为主,粮食产量约占江西省粮食总产量得十分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灌区于1958年5月动工兴建,1960基本建成受益。后经逐年续建配套,现建有焦石拦河闸等大型建筑物15座及中小型建筑物3600余座;开挖各级灌溉渠道543条,总长1674公里(其中东西两总干100.2KM,7条干渠共153.8KM);开挖主排渍道7条;围堵河港湖叉24处。灌区工程的兴建,极大地改善了赣抚平原地区的自然条件,提高了当地抗御水旱灾害地能力,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赣抚平原灌区被国家列为信息化建设试点灌区之一。为了切实搞好灌区信息化建设,我局本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先框架、再骨干,逐步完善''的原则,结合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来实施。目标是在2005年初步建成数据采集、监控、传输、存储、处理为一体的灌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起到提高灌区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水平的作用。系统涉及到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计算机局域网络、数据库系统、经营管理和办公系统等软件支撑系统。其中信息采集系统和监控系统将覆盖灌区所有重要信息点。而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将针对灌区的工作特点和行业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遵照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和信息管理功能结构软件平台。确保系统建设和应用在水利部农水司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有序进行。

2003年,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系统工程投资额为463.1万元人民币。

一、年度实施方案修改和设计、施工技术文件准备情况

2002年6月完成《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水利部专家评审。

2002年9月通过进一步论证通过完成《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系统规划报告(2002-2005年)》和《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02~2005年)》。

2003年4月联创公司提交《2005年一期工程实施方案讨论稿》。

2003年7月经过水利部专家到灌区的实地考察调研,讨论通过了《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建设2003年实施方案》。

二、2003年度实施内容和资金筹措及到位情况

2003年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任务是:加强量水测水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灌区21处信息采集站点(其中15个采集点已有一定基础),完善信息采集通讯设施,完成灌区基础数据库、灌区地理信息系统、水费征收管理系统、灌区办公自动化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建立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使用中可靠的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监控为一体的灌区信息化系统,全面提高灌区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的水平。

1、实施内容

信息点建设工程、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通讯网络建设工程及其配套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工程。

新建信息点工程5个,以及原有的通讯网络工程超短波通信系统的新建和改造,传感器的添置,运行软件系统的开发。

计算机网络工程包括:1个中心,6个直属管理站点的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和完善。

2、资金估算

(1)1994年国水利部颁布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补充预算定额》

(2)1998年水利部水建15号《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机标准》

(3)江西省赣水计字(1999)032号文颁发《江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由于本工程不同于一般水利工程,其系统工程的分项投资只能参考有关专项规划设计或已建、在建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的典型设计,进行类比估算,估算编制的价格水平年为2003年。根据上述的估算依据和方法,经计算,实施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规划内容,共需总投资463.1万元。

3、资金筹措

灌区目前已筹措200万元,而总投资估算为463.1万元,尚差263.1万元的资金缺口。

三、项目组织机构及技术力量

1、项目组织机构

赣抚平原灌区信息化建设以项目组为联合体,对规划、设计进行统一、科学的管理和实施。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如下: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河海大学、江西联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

2、项目组分工

为保证系统建设进度,项目组既是一个整体,又各施其职,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具体分工如下: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河海大学主要承担灌区网络版GIS系统建设、灌区综合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江西联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承担:软件系统为水费征收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关键建筑物视频监视、信息点建设通讯及系统集成、系统维护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主要承担有关数据、资料的整理入库等工作。

四、近期工程实施进展情况

近期工程实施情况具体包括:管理局办公大楼网络布线设计、信息中心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的实施、信息点采集、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

1、网络布线设计、施工

于2003年7月20日制订完成《办公大楼网络布线设计方案》并开始实施。网络布线按照国家颁布的办公大楼网络布线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质量。于8月1日完成网络布线。

2、信息中心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

已于2003年8月5日完成对信息中心机房的装修及机房局域网络设备的选购。

3、基础调研工作

已经完成部分基础调研工作

软件方面:在2003年8月2日完成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灌区基本情况基础调研工作。随着设计的深入,将马上进入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深入调研。同时启动水费征收及管理系统的调研工作。

硬件方面:无线传输方案已经于2003年8月1日确定,目前已经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局域网的网络中心硬件配置方案已经确定。局域网布线于8月5日完工,硬件完成调试和试运行工作。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4、信息点采集及其传输

信息采集包括多种传感器,具体有水情信息采集、雨情信息采集、闸位信息采集等传感器。采集及传输采用水文国家的标准。同时利用以前已经建立的水情遥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做到新老系统无缝链接。

5、系统软件研发

江西联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03年7月15日开始水费征收和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公众信息发布系统等软件的设计。已完成多个软件设计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河海大学已于2003年7月12日开始灌区网络版GIS系统建设、灌区综合数据库建设等工作。目前仍在进行进一步研发。

五、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问题一:认知过程的困惑

一是不能系统地了解灌区信息化建设知识。一些灌区职工,把信息化建设仅仅单纯理解为计算机的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这些灌区中,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这些不完整的认识导致灌区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灌区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软硬件市场和铺天盖地的技术名词,无所适从。

2、问题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

一是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制约了灌区的信息化建设。灌区信息化不仅仅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上的创新,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僵化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灌区信息系统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有可能挫伤灌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缺乏专门人才。在我国从事灌区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部分是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他们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较欠缺,甚至有些员工对计算机的应用仍停留在较低层面。就整体而言,当前网络人才的整体结构,存在着两个不合理:其一为,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其二为,人才结构不合理;其三为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同时,灌区的人才流失问题同样很严重。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对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建议

1、下一步工作计划

2003年8月31日完成灌区基础数据库物理结构定义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交灌区输入数据。

2003年12月31日完成办公自动化软件设计,投入试运行。

2004年3月31日完成21个信息点及通信系统建设,完成公众信息服务软件、水费征收和管理软件设计并投入试运行。

2、对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的体会、建议

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深有体会。

一是要加强领导。灌区信息化,领导是关键,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灌区各级管理部门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灌区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同时,灌区信息化建设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灌区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能完成并使用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共享本身就要求全员参与。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坚持明确的分工负责制,灌区管理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充分发挥中层主管和相关部门主观能动性,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全力推进。另外,还要加强管理,要改革管理机制,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从根本上确保应用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期实施。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逐步实施。在整个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灌区的信息化建设要结合实际,根据灌区的发展需要,选择符合本灌区实际的开发方法和策略,构造适合灌区发展的信息系统,既不能太超前,更不能落后,以免造成浪费,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这还关系到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而且还会影响到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升级。2、经济性原则。它不仅指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经济性,而且指系统实现和维护的经济性。3、效益性原则。即一切以系统的效益目标为中心,一切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机理都是为实现系统的效益目标而服务的。

三是推进灌区信息化,要搞好三个''结合'':

1、灌区信息化建设要与灌区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灌区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

2、灌区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灌区的基础管理相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息化建设更是强调灌区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只是提供灌区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才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要尽快完善灌区的计量工作。要加强标准化管理,确保各项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灌区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灌区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和管理模式的再造。灌区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为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引进和运用先进管理软件的同时,要注意从中国国情和灌区的实际出发,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迁就落后的管理方式。

四是要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主要包括财力和人力两个方面。

1、要加大资金投入。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灌区信息化的投入,改变灌区信息化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培养和引进灌区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信息化建设,人才是根本。技术培训,无论是对各级领导还是对参与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实施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抓紧培养一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五是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

灌区要想顺利、高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这里讲的优秀既包括合作伙伴的开发水平,又包含合作伙伴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诚信的企业态度。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