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加快灌区节水改造进程 促进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宁夏自治区大型灌区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宁夏自治区水利厅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8/20    

一、引黄灌区基本情况

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古老大型灌区之一,经历代开垦发展,到1949年,灌溉面积达190万亩。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引黄灌区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尤其是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成,结束了青铜峡灌区二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灌溉保证率大幅提高,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引黄灌区以占全区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全区四分之三的粮食,灌区工、农业产值分别占全区的97%和87%,成为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引黄灌区分自流和扬水灌区两大部分。自流灌区由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组成,扬水灌区主要由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及红寺堡扬水等大中型扬水灌区组成。灌区灌溉面积645万亩,其中自流面积525万亩,扬水面积120万亩。灌区内有干渠15条,总长1510km,2002年引水量约71.24亿m3,耗水量32.2亿m3。

卫宁灌区现灌溉面积101万亩,主要是由分散在黄河两岸的5条干渠引水灌溉,干渠总长270km,引水流量139m3/s,2002年引水量13.5m3,耗水量6.1亿m3;灌区有排水干沟13条,排水量7.4亿m3。灌区灌溉综合净定额每亩640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16。

青铜峡灌区涉及吴忠、银川、石嘴山三个地级市、十一个县市区和十三个国营农林牧场,灌溉面积495万亩,粮食产量占全区的60%。灌区以黄河为界,分为河西、河东灌区,有唐徕渠、惠农渠、汉延渠、西干渠、东干渠、秦汉渠等10条干渠,总长1084km,引水流量603m3/s,2002年引水量54亿m3。有干沟24条,总长660km,年排水量31.6亿m3,农田灌溉每亩综合净定额490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8。

由于灌区工程大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旧有基础上改造和修建的,工程标准低,设施不配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根据1992年调整统计,灌区1510多km的干渠,大部分是土渠,砌护率仅13%,渠道严重冲淤段、漏水段及滑塌段占48%,重要建筑物老化失修率达52%以上。

二是渠系布置不合理。青铜峡河西灌区四大干渠平行布置,唐徕渠、西干渠之间最近距离不足100m;渠道上游空流段长,如唐徕渠上段42km,惠农渠上段64km;干渠、支干渠直开口多,平均每km有1.8个直开口。

三是渠道调控能力低。干渠上的节制闸仅有30座,平均50.3km仅有一座节制闸,灌溉调度十分困难。卫宁灌区的七星渠、跃进渠、美利渠等干渠仍为无坝引水,在黄河来水小于300m3每秒时,取水严重不足。

四是沟道滑塌淤积严重。由于沟道排水不畅,造成银北地区约有220万亩农田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五是防洪威胁严重。长期以来西干渠、第二农场渠、东干渠、七星渠、跃进渠既是输水渠道又是泄洪沟道,洪水直接入渠,给渠道行水安全及防洪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西干渠担负着保护银川市中心区的任务,防洪责任重大。

六是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低。由于工程设施不配套以及缺乏必要的调控设施,造成灌区大引大排,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干渠引水中55%又回归黄河,既浪费了水量又加重了灌区排水负担。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4左右,水分生产率0.5~0.6kg/m3。

二、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效

1998年,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推动下,特别是在水利部的关心支持下,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立项实施,五年来,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国家投资2.52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08亿元)。完成干支渠防渗砌护306km,新建及改造节制闸、渡槽等重要建筑物336座,更新机电设备140台套。这一批续建配套工程的建成,对灌区供水安全,促进农业丰收以及灌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通过续建配套项目建设,提高了渠道安全保障程度

1998年以来,我们坚持以除险保安为重点改造病险工程,先后对五、六十年代修建的19座渡槽、涵洞、水闸及导洪建筑物进行了改建,新建配套建筑物20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渠道安全保障率,特别是有效地解决了七星渠、跃进渠、唐徕渠多处山洪入渠问题,消除了渠道防洪的心腹之患。干支渠险情事故明显减少,建筑物完好率由项目实施前的48%提高到60%,干渠连续五年安全行水无事故。

(二)通过续建配套项目建设,促进了灌区节约用水

在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中,我们把节水改造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力求通过工程建设为全面节水打好基础,通过改建新建干渠节制闸,砌护干支渠,改造斗口,提高了干渠水量调控能力,减少了干支渠渗漏,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1.干渠引水大幅下降。2002年干渠引水量为71.2亿m3,与1999年相比,减少从黄河引水17.36亿m3,减幅19.6%。其中:2000年较1999年少引9.09亿m3;2001年较上年少引5.89亿m3;2002年较上年又少引2.47亿m3;

2.二是灌区支斗渠用水大幅下降。2002年灌区支斗渠用水60.86亿m3,比1999年减少12.01亿m3,减幅16.4%,亩均毛用水量由1999年的1138m3,下降到2002年的950m3,亩均减少毛用水188m3;

3.三是节水的投入效果明显。续建配套项目累计总投入3.61亿元,到2002年实现年减少黄河引水17.36亿m3,年减少支斗渠用水12.01亿m3,相当于续建配套投入1元资金,可少引黄河水4.8m3,支斗渠少用水3.3m3;

综合分析,通过续建配套项目建设,全灌区灌溉周期平均缩短3~5天,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灌区节水,提高了用水效率,对缓解黄河水量紧张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通过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缓解了灌区下游"灌水难"的矛盾

通过续建配套工程改造,消除了20多处干渠输水"卡脖子"段落,改造砌护支斗渠60条,先后解决了26处近30万亩农田的"灌水难"问题,有效地缓解了灌区上下游用水矛盾,提高了下游灌溉保证率,保证了灌区均衡受益。灌区项目实施前,由于干支渠工程不配套,灌区下游一些长期灌水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用水矛盾十分尖锐,年年都发生大量水事纠纷及群体上访事件,并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项目实施后,灌区水事纠纷明显减少。

(四)通过续建配套项目建设,改善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

灌区累计新增供水能力2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31万亩。由于灌区引水量下降,以及以井补灌,以沟补灌等工程的建设,1999年至2002年,银川及银北地区灌前地下水位下降0.3至0.5米,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促进了农业增产及农民增收。初步计算,2002年通过续建配套项目建设,增产粮食2.3亿公斤,增加农业产值1.72亿元。1998~2002年累计增加粮食产量6.02亿公斤,增加农业产值4.5亿元,相当于续建配套投入1元资金,提供1.9公斤的粮食或增加1.4元的农业产值。因此说,续建配套工程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通过续建配套项目建设,推进了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几年来,我们在抓好续建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了灌区水价改革。自1998年以来,我区对水价作了三次调整,2000年,自流灌区供水价格由0.6分调整为1.2分,征工折款由每亩2.5元调整为4元。2003年3月,对固海扩灌扬水按新水新价的政策一次到位,每方水8分。2003年4月,对引黄自流灌区水价结构进行调整,实行新的超计划用水加价政策,降低灌溉定额15%,超计划用水加倍收费。通过水价调整,一方面缓解了灌区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灌区良性运行。另一方面,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用水户节水的积极性;二是促进了灌区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灌区续建配套少量资金的注入,鼓励和引导用水农户对支渠以下的工程管理、灌溉用水、水费收缴进行自主管理。截至2002年,全灌区共组建农民用水协会456个,承包支斗渠2313条,覆盖灌溉面积达174万亩,占灌区总面积的27.5%。水费收缴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防止了"搭车收费"现象,同时由于大幅度节水,灌区农民年减少水费支出1200万元,亩均减少支出2元。

(六)通过续建配套项目建设,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

几年来,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通过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不断提高了灌区水利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先后引进了渠堤垂直铺塑防渗技术,推广应用了聚乙烯防渗膜、土工布、复合防渗膜、聚笨乙烯保温板等新材料,在灌区水盐动态观测分析,渠道防冻胀技术、泵站底板防渗防腐研究及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研究和探索,为灌区节水改造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提高调度管理水平,先后建成了56处干渠控制性断面水位、流量遥测装置建设,初步实现了各大干渠控制性断面水位的实时监控。对支斗渠测量水设施进行系统改造,引进支斗口水位自动测计仪,渠道测流仪等,进一步提高了量水精度。初步完成了宁夏水量调度信息网建设,为灌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的三项制度

根据《国家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宁夏特点,制定了《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细则》、《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项目施工技术规范》和《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使灌区续建配套项目自立项初期到竣工验收,始终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规范管理,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工程建设中重点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和监理制。

1.落实项目法人责任

结合宁夏实际,实行两级法人负责制,灌溉管理局作为续建配套项目的总法人,对项目的立项、建设和管理总负责,各渠道管理处及水土保持局为二级法人,分别负责干渠项目及市县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力求做到既严格管理,按程序办事,保证投资效果,又减少手续,特事特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建立了由业主单位、项目实施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组成的建设管理体系,把各有关单位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各参建单位的监督权、组织权和协调配合义务,从机制上充分调动各单位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严格招投标程序

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择优、诚信的原则实行招标制。凡具备招标条件且单项工程或设备投资在规定限额内的项目全部实行招标。所有招标项目委托具有组织招标资质的中介机构代理。通过制订严格的招标评标原则和评标办法;严肃评标纪律;合理确定评标小组人员和专家结构,控制业主参评人数等有效措施,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把招标工作的全过程置于监督之中。主动接受由自治区监察厅、水利厅纪检监察室、自治区公证处委派专人对标底编制、开标、评标过程的监督和公证,确保招标工作的公正性。据统计,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期间,通过招投标竞争,先后选择了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等28家专业施工单位参加了工程建设。

3.强化监理职责

项目建设的监理实行项目总监和现场监理工程师项目法人审查认可制度,重点工程监理由业主指定。对监理人员实行业务、业绩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工程施工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工程监理期间,不定期地检查监理任务和职责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强调监理人员对单元工程、隐蔽工程、分部工程验收等工作的及时到位,要求监理人员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设备质量和施工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及时撤换不胜任工作的监理人员。五年来,共委派现场监理145人次,在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协调多方关系,促进合同履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合同管理

在续建配套工程建设管理中,全部实行合同化管理。合同执行过程中,把工程投标报价、施工单位承诺、监理职责、工程价款拨付等内容进行重点管理。一是增加工程施工高峰期进度款拨付次数,保证资金拨付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二是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确保合同全面履行。

(三)严格质量管理

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从提高设计工作质量入手,力争把工程质量的控制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加强技术指导入手,通过印发《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监理工作细则》等技术指导性文件,规范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细化现场监理人员质量控制程序,强调技术要点,加强施工重要工序和难点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检查体系,狠抓施工单位"三检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工程质量工作的行政领导,促进质量控制主体效能的发挥。所有工程在开工前,必须明确行政责任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上报建设单位备案,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实施单位、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现场监理形成统一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体系,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三是通过质量教育和培训,强化参建单位质量意识。五年来,先后多次邀请监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及有关专家,着重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质检资料整编、工程验收、监理工作程序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工程施工单位组织不同形式的学习班和培训班,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推行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持证上岗制度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为工程质量的逐年提高提供了保证。四是充分咨询论证、提高设计质量。工程设计坚持统筹兼顾、近期改造与长远目标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由水利厅审查,建设单位通过委托咨询方式,邀请区内权威水利专家、设计、运行管理、监理单位人员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强化技术咨询和施工图审查工作,保证每项工程改造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现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的工程建设目标。

(四)规范资金管理

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所有建设资金在指定银行设立专户储存,专帐核算,接受自治区水利厅及有关财政、审计部门监督,按合同及工程结算审定程序,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监督,认真学习和带头执行基本建设项目会计制度,所有工程款经监理、实施单位、建设单位层层审签后,拨付施工单位,保证了建设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发挥了应有的投资效益,无挪用、截留、挤占的现象。

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工作

通过几年的建设,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进一步加强规划设计工作

一是要提前安排资金,保证设计前期工作深入开展。摸清灌区工程现状,充分论证,根据灌区节水改造总体规划,落实近期建设任务,切实做到近期改造与长远规划有机结合,实现安全和节水并重,工程改造和建设标准与节水目标相统一;二是要延长初步设计周期,扩大设计范围,以若干年为阶段,一次设计,分期实施;三是要坚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工程设计人员要深入现场,结合实际,保证新老工程的衔接运行安全;四是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全面提高灌区工程建设标准。

(二)加大科研力度

要根据黄河来水情况,重点研究灌区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需水量与来水量的关系;结合作物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灌区现状和未来对骨干渠道水位、水量的需求;探讨渠系及建筑物布局调整和联合运行的可行性;分析灌区水盐运动规律,解决盐渍化问题;完成泵站底板防渗防腐处理以及砌护渠道防冻胀等题课研究,为灌区节水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三)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管理

一是要创造条件,引进设计、监理工作的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标。二是要促进工程施工、设备和工程建设材料采购的公开招标,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五、建议

(一)加大灌区节水续建配套改造投入

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宁夏引黄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目前,仍有许多工程带病带险运行,灌区渠道砌护率仅为18%左右,节水续建配套工程改造仍停留在除险保安阶段。从黄河水资源总量看,全流域缺水紧张局势近期内无法缓和,特别是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水情形势更加严峻,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保障黄河水资源全流域调度,改善宁夏引黄灌区灌溉工程条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大幅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减少农业用水,根本上改变传统和粗放的灌溉方式,使引黄灌区走出困境,尽快步入良性运行,把剩余水量调配到工农业发达地区,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大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加速工程改造进程意义重大。

(二)灌区续建配套工程集中连片改造,发挥投资的综合效益

目前,灌区续建配套项目重点安排1m3/秒以上的骨干工程改造,尽管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益。但由于下级渠道和灌区田间配套改造不到位,影响了灌区体制改革和总体效益的发挥。因此,有必要探讨灌区续建配套项目骨干渠道、下级渠道、沟道和田间配套综合连片改造的新模式,为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水市场创造条件。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