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4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部级领导 > 正文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 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1996年8月在北京全国节水灌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     张春园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2/3/28    

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灌溉工作十分重视。中央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今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同志都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十分注意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这两件事涉及农业的根本、人类生存的根本,在我国尤其意义重大。”李鹏总理曾明确指出:“中国非搞节水农业不可”。朱镕基、李岚清、邹家华、姜春云、陈俊生等国务院领导同志都反复强调节水灌溉的重要性。李岚清副总理还亲自动手设计了行走式节水喷淋灌溉机。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九五”期间要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节水灌溉的普及;同时,要求在北方选择具备开发地下水条件的地区支持群众打井,发展新的节水型井灌区;并决定从今年开始,国家每年安排50亿元左右贷款,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贴息,专门用于支持发展节水灌溉、打井、山区开发和种子工程建设。现在,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已经国务院领导批准。水利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出了《关于“九五”期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节水型井灌区的通知》,对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精神,以及二部一委一行通知要求,提高认识,交流经验,部署“九五”及今年的工作。会议很重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会议开好。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占国土面积60%以上的北方地区拥有的水资源量不足全国总量的20%。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国际上一般公认的人均水资源最低需求标准为1000立方米,我国有10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这个标准。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决定了农田水利在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道路,可以看出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的发展。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使农业供水量从1000亿立方米增加到1900多亿立方米,净增900多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从2.4亿亩增加到4.1亿亩,净增1.7亿亩;粮食产量从2264亿斤增加到3900亿斤,净增1600多亿斤。

第二阶段从1958年到1970年。全国以兴修蓄水工程为主,掀起了全党动员、全社会动员大搞水利建设的新高潮,建成一大批水源工程,使农业供水量增加到3000多亿立方米,净增1100多亿立方米;灌溉面积增加到5.4亿多亩,净增1.3亿亩。粮食产量增加到4800亿斤,净增约900亿斤。

第三阶段从1970年到1980年为农业学大寨时期。全国各地开展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北方围绕抗旱增产,大力发展井灌,使农业供水量增加到3900亿立方米,净增100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增加到7.3亿亩,净增1.9亿亩;粮食产量增加到6400多亿斤,净增1600多亿斤,扭转了南粮北调的局面。

第四阶段从1980年到1994年的15年中,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加上大量的农业用水转向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全国农业用水量降为3800多亿立方米,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6%。但这一时期,坚持了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充分发挥了原有水利工程的作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购销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肥料的大量增加等,粮食产量上了两个半台阶,达到9000多亿斤。

最近,我们根据土地部门提供的资料分析,目前全国20亿亩左右的耕地面积中,水田、水浇地占7.67亿亩,不足40%,而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0%左右。我们之所以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正是因为我们拥有约占世界22%的灌溉面积,水利起到关键作用。

但是,随着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水利建设相对滞后,节水灌溉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的水旱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七十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7亿亩,九十年代增加到4亿亩,增长了135%。粗略估算灌区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因缺水少收粮食700-800亿斤,加上还有12亿亩的旱地完全靠天吃饭,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北方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不仅农业缺水,工业和城市迅速发展,也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源危机,年缺水58亿立方米。此外,全国5万多个乡镇中,约有一半供水不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描绘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到下世纪中叶,我国经济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应地对水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据专家估计,工业、城市要增加数千亿立方米的用水量,农业仅满足新增4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按人均800斤计算,至少也要增加1000亿立方米的水量需求。

解决我国当前和今后工、农业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的缺水问题,要坚持节流、开源与保护并举的原则。我们要妥善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污染。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南水北调等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和骨干水源工程的建设,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这是完全必要的。但供水总量的增加毕竟有限。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用水在社会用水总量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新增的供水量主要用于满足工业、城市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求。发达国家农业用水比重一般在50%左右。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比重已从过去的85%下降到现在的72%左右,今后还会继续下降,用水总量不但不可能大量增加,还可能减少。因此,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缺水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这是一件带有方向性、战略性意义的大事。

建国以来,各地在节水灌溉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早在七十年代,渠道防渗、平整土地、大畦改小畦等节水措施已大面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八十年代以后,低压管道输水、经济作物喷滴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受到重视,发展较快。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在中国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和财政部的支持下利用贴息贷款支持各地发展节水灌溉,十多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各地在学习、比较国内外各种先进节水技术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灌溉方法,如广西、浙江和山东的水稻浅湿灌溉、新疆的膜上灌、东北的坐水种等。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在山西召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以后,大家对节水灌溉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各地掀起了节水灌溉新热潮。目前,全国已发展管道输水工程控制面积4500万亩;各类渠道防渗衬砌55万多公里,占全国渠道总长度的18%;另外,还有喷灌、微灌面积1300多万亩。按现阶段我国节水灌溉标准统计,全国节水灌溉工程总面积已达2亿亩。应该说,近十多年来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为我国粮食产量在供水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连上几个台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节水灌溉的大规模普及和发展探明了道路。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水利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外,与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级银行、财政、计划、科技、农业和新闻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科研院校、节水设备生产企业等单位的通力合作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所有关心、支持节水灌溉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节水灌溉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缓慢,措施单一,标准偏低,政策不完善,特别是先进的节水技术在大田粮棉作物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当前的节水灌溉发展状况无论是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和中央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国外先进的发展水平相比,都还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农业节水的潜力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年灌溉用水量约3800多亿立方米,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先进的国家达70~80%。我国单方水粮食生产能力只有1公斤左右,而先进的国家一般为2公斤,以色列达2.35公斤。瑞典、英国、奥地利、德国、法国、丹麦、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家,水资源条件都比我们好,却有80%以上的灌溉面积实现了喷灌化,其中英国为100%,瑞典为99%。以色列40%为喷灌,60%为滴灌。这些国家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都在80%以上。美国、前苏联的气候地理条件与我们相当,节水灌溉的推广力度也比我们大得多。美国早在1982年喷灌面积就占了35%,前苏联早在1974年喷灌面积就占了46%。最近,我们到法国、西班牙考察了节水灌溉,感受很深。在那里找不到“干、支、斗、农、毛”的渠道系统,输水全部管道化,埋在地下。在法国我们看到一台台先进的绞盘式喷灌机在田间喷灌。在西班牙南部我们看到田间全是用滴管带进行灌溉。而我国目前喷、滴灌等先进节水措施覆盖面积仅占灌溉面积的1.3%。如果按照国务院颁发的《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到2000年把全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每年就可以节约出400亿立方米的水。如果下世纪中叶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达到70%左右,就可以在维持现有农业总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足够16亿人食用的粮食。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我国的水资源条件,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看,还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实践以及先进国家发展的经验看,要解决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缺水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节水。中央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决策十分正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这次会议,大家要明确一个思想,就是当前和今后我们搞灌溉必须要搞节水灌溉。这决不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推广工作,是带有方向性的大问题,关系到农业的根本、人类生存的根本。我们要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水利、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响应中央的号召,在全国开展更大规模的、扎扎实实的大搞节水灌溉新高潮。

二、关于“九五”节水灌溉工作的安排

(一)“九五”节水灌溉工作的总目标

中央五中全会强调要普及节水灌溉。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九五”期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并以此来推动全国节水灌溉的普及,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实现以上目标,可节地100万亩,年节水60亿立方米,增加160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

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的建设标准是(1)通过发展节水灌溉,要求每个重点县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0万亩以上,同时要求全县节水灌溉工程总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0%以上。(2)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内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20%,粮棉产量提高10%-20%以上。(3)建立健全节水管水规章制度,实现农业供水按成本收费,建立起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工程管护新机制。三项标准要求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在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之外,也可以选择一批集中联片、效益好的节水灌溉项目进行建设。在东北松嫩平原及河南南部等准备新发展的井灌区,要建设成节水型井灌区。达到以上标准的可以列为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

(二)因地制宜,讲求科学,搞好节水发展规划

节水灌溉,就是要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得到最高的农作物产出。根据国内外经验,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水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多水源的科学调度;地上水、地下水、土壤水综合利用;废污水回收处理利用以及咸淡水混合利用;水库、蓄水池的防渗处理等。(2)输配水系统的节水。包括输水建筑物改造配套,防止跑、冒、滴、漏;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措施。(3)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包括采用喷灌、滴灌、渗灌、膜上灌、膜下灌、以及传统的土地平整、大畦改小畦、坐水点种等措施。(4)用水管理方面的节水。包括制定不同作物科学的灌溉制度,健全节水政策法规。(5)农业技术措施。包括根据水资源状况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耐旱作物品种、节水栽培技术,采取深耕蓄水、桔杆覆盖、聚肥保墒等旱作农业措施和施用保水剂、抗旱剂等抗旱保墒措施。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地选用各种节水措施,并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适合当地条件的节水灌溉模式。十多年来全国各地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很多成功的好经验,例如:

(1)渠道防渗措施。可减少渠道渗漏蒸发损失50%~80%。

(2)管道输水措施。可以使输水效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上消除了输水损失,还有省地、省工的优点。

(3)喷灌。这是国际上大田作物灌溉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我国部分地区近几年发展比较快。北京顺义县的半固定式喷灌系统经过十多年运用,证明具有成本低、机动灵活、增产省地、节水等多种优点,已被很多地方推广采用。黑龙江农垦局和河北大曹庄农场等地方采用的时针式和平移式喷灌机则适合灌溉大面积、平整、无障碍物的田地。大曹庄农场有耕地1.9万亩,喷灌化后年节水50%,节地5%。喷灌机对作物适时适量进行灌溉、有些还可以结合喷药、施肥,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场农业工人由原来665人减少到229人,增产效果显著。

(4)滴灌、微灌。它们的节水效果更好,水的利用率最高可达到90%,已在我国果园、菜地和温室大棚推广。

(5)微型水利(水窖、水池)加滴灌系统。近几年来,在宁夏、河南、甘肃等缺水山区及干旱地区为了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在大搞小型、微型蓄水工程的基础上,配上滴灌措施(包括膜下滴灌、渗灌),取得良好效果。如太行山深处的河南卫辉市道士坟村有86户、272人、耕地743亩,自然条件差,过去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从91年开始修水窖,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93~95年发展水窖滴灌279亩,每年浇2~3次水,每次每亩浇13方,亩均粮食产量达750斤,94年开始卖余粮,95年交售商品粮食6万斤。甘肃近年来实施的“121”集雨工程也类似于这种模式。我看到一份资料,日本很多山区也采取微型水利工程配套滴灌的办法解决山区的灌溉问题。这种办法很值得在我国缺水山区和干旱地区推广。

(6)坐水种。在东北西部和其它干旱山区推广的坐水种效果也不错,玉米灌上相当于全程灌溉1/10的水量,就可增产30%~40%。

(7)土渗灌。山西在果树、棉花地推广了“土渗灌”,可省水2/3,增产1~3倍。

(8)水稻的“浅、湿、晒”节水技术。广西93、94两年在2600多万亩面积上推广了该项节水技术,取得节水25.3亿立方米,增产稻谷13.4亿斤的良好效果。该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推广的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每亩可节水200多方,节电20度,增产稻谷160多斤。

(9)老灌区的节水技术改造。陕西省从1988年开始,用三年多时间,对泾惠渠、宝鸡峡和交口抽渭三大灌区实施节水改造,收到明显效果:减少渠道占地5800余亩,每年可节约用水5300万立方米,灌溉效率提高31%,创造了亩产1226斤的历史最高水平。

各地还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会上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总之,各地要因地制宜,讲求科学,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农业种植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并考虑群众的意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综合考察各种节水措施,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模式。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推广节水灌溉要防止行政命令、简单化、一刀切、一哄而起。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是有教训的,如不分地区场合盲目搞自压喷灌、地埋软管,用再生塑料做节水管材等。也有的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如有些地方搞管道输水时标准太低,现在要改喷灌,只好重新铺设管道。这样做不但造成浪费,而且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搞节水规划一定要有科学的预见性和超前意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三)突出重点,严格实行项目管理

“九五”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从地区上讲,以抓好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为主,从作物对象上讲,以大田粮棉作物为主。为确保国务院批准的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任务的完成,根据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的经验,有必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领导不重视、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工程建设进度缓慢、标准低、质量差的,随时取消其重点县资格。领导重视,工作搞得好,效益显著的县,可以提出申请,增补为重点县。

我国粮、棉种植面积占农业种植面积的绝大多数,其耗水量也占绝大多数。农业节水灌溉能否成功,关键看大田粮棉作物的节水灌溉搞得如何。以往,我们搞节水灌溉,集中在减少输水(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损失上,灌溉作物主要是经济作物,“九五”期间,国家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增加800~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因此要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研究推广适合各地特点的大田粮棉作物节水方法。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大田粮棉作物比较效益低,采用节水灌溉,尤其是采用先进的喷灌投资高,经济上不合算。现在,情况变了,粮棉价格提高了,部分品种价格已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北京市顺义县采用的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平均每亩投资约300元,据了解,黑龙江、山东、河北等地群众对这种形式很欢迎。

节水灌溉建设要严格按项目进行管理。各地应根据水利条件、行政区划以及自筹资金和还款能力,集中连片地划定项目区。项目区要与农业综合开发区、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区和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区等严格分开,不能重复,不能搞“一女多嫁”。要明确项目执行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立项批准后按项目区组织建设,做到建一处,成一处,管好一处,发挥一处效益。建成后,要树立项目区标牌。

(四)加强科技攻关,引进先进技术,建立我国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体系和销售、推广服务体系

“九五”期间要在全国大力普及节水灌溉,这对节水技术的研究、推广和节水设备的研制生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我们在以往的节水灌溉科研和技术推广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看到与其它学科相比,节水灌溉的科研力量相对比较弱,成果储备相对比较少。生产上大量采用的节水措施科技含量还不高。最近国家科委已把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引进1000项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中也把节水灌溉技术作为重点,水利部把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列为1996科技兴水年十大行动之首。当前,首先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抓住影响节水灌溉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攻难关,出成果。科研要紧密结合大田粮棉作物节水灌溉生产的急需来进行。科研人员要善于发现,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简易节水技术,帮助完善提高。其次,要搞好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工作,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我们准备从法国等国家申请部分政府优惠贷款,引进一批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包括绞盘式喷灌机、滴灌的关键设备、土壤墒情监测设备等,并组织国内生产。同时,要加强节水灌溉制度,作物耗水规律等应用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另外,要抓好节水示范体系的建设。我们将配合国家计委,在全国建立若干个标准较高的节水灌溉示范区。国家计委准备安排部分基建补助经费予以支持,希望有关省区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北京附近要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国家级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各省、市、区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各具特色,对本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有示范引导作用的示范区、示范片。我们引进的先进设备将重点支持示范区的建设。

为适应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九五”期间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的节水灌溉设备工业生产体系、供销服务体系,包括设备、零部件的供应,维修服务等。我们希望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在这一工作中起核心带头作用,希望各省市区及各生产企业结合自己的情况作出规划,共同努力,为发展我国的节水灌溉事业作出贡献。

(五)制定和完善节水政策与法规

在重视节水灌溉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加强软件建设,形成一整套好的节水灌溉政策法规。“九五”期间,我们准备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订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政策、法规,修改有关的技术标准。各地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以色列有关节水的一些政策规定。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370方。比我国华北地区的430方还少。早在建国初期,就着手兴建加利列湖调水工程,建立全国的供水管网,由国家统一管理,并规定地下水开采要经过批准,提取的水直接纳入国家供水管网统一管理。国家对供水实行严格配额制,在配额中,85%为平价水、15%为加价水;超过配额,实行高价供水;高价水比平价水贵2~10倍,农业平价水每立米为0.16美元(约合人民币1.33元)。以色列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农业水价普遍偏低,个别地方一方水还只卖6厘钱,这样低的水价,怎么强调节水也无法调动起用水户的节水积极性。各地要加快水费改革的步伐,按成本收费,实行定额供水,节约优惠,超额加价。希望各节水重点县在开展节水灌溉工作之前,首先要制定鼓励和支持节水灌溉发展的政策,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对节水灌溉设备及材料进口给予退税或减免的优惠政策。

三、关于“九五”期间建设节水型井灌区的工作

在地下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打井、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是我国北方地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增加农业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七十年代北方掀起大规模打井群众运动,对粮食增产,特别对扭转我国南粮北调局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目前,黄淮海和华北等地的井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但也要看到由于当时有些地方缺乏统一规划、严格管理和技术指导,盲目打井,而且越打越深,不但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环境问题,而且导致机井成片报废,劳民伤财。这些教训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打井工作中,绝对不能再出现类似情况。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建议》、《纲要》提出要在黑龙江、吉林、黄淮海、河西走廊、新疆等地区进行农业连片开发,建设粮棉生产基地。据了解这些地区中的部分区域有着较丰富的地下水。近年来,群众打井积极性高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在北方选择具备开发地下水条件的地区支持群众打井,发展新的节水型井灌区。根据这一精神,我们最近调查了吉林、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并商有关部门,准备今年先在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开展工作,以后根据工作情况逐步扩大范围。计划“九五”期间发展节水型井灌面积1500~2000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00~150亿斤,这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确保到本世纪末增加800~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开发地下水发展井灌要坚持以水定井,统一规划,合理开采,严格管理的原则。严防出现新的地下水超采,破坏环境的后果,我们希望有关省、自治区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本着对国家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搞好这项工作。

首先,要搞清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储量及补给条件。深层地下水大多是上千年形成的,开发后很难恢复,只能作人畜饮水,少量开发利用。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地下水开发需要量大,应以开采有稳定可靠补给来源的浅层地下水为主。其次,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设计,确保开采量少于补给量,同时要考虑对下游的影响,合理确定井的密度、深度,选择适宜的井型结构、打井工艺和配套机泵,按基建程序办事,严格审查把关。三是井上灌溉要搞节水灌溉。地下水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开采出来决不能浪费。四是要严格按项目进行管理。要按照水文地质和行政区划等因素划分项目区,每个项目区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各省水利厅初审后报部审批。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管理,严格按批准规划设计进行建设。有关流域机构和各省水利厅,要专门组织人员下去经常进行检查。凡不按批准计划打井的,检查出来要严令停止。

四、搞好节水灌溉和建设节水型井灌区建设,当前要着重抓好的几项具体工作

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普及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型井灌区是中央为解决我国农业干旱缺水问题,促进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而制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各级水利部门首先要从确保实现到2000年粮食生产能力增加800~1000亿斤的目标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将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提出的“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思想上来,现在节水灌溉不仅仅是个推广问题,更不是讨论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普及,大力普及。其次,要转变观念。历来我国很多地方把灌溉叫做浇地,一说灌溉就是“干、支、斗、农、毛”土渠输水,大水灌饱、灌足。李岚清副总理说这实际上是几千年来我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灌溉实质是浇作物,不是浇地。根据农业专家研究,我国水稻正常生长本身每亩只需水280~300立方米,小麦220~250立方米,而目前很多地方不计天然降雨的水稻灌溉用水达1000立方米,小麦在300~400立方米。我们要明确灌溉的对象是作物而不是田地;灌溉应是节水的灌溉、经济的灌溉,而不是一味强调灌饱灌足;灌溉输水也不能总搞“干、支、斗、农、毛”传统模式,应积极发展管道输水。今后新灌区建设、老灌区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都应搞节水灌溉。

第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普及节水灌溉,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节水型井灌区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能否搞好关键在领导。要按照“中央领导、省(区)负责、县(市)为单位”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水利部将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与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计委、农业发展银行一起密切合作,加强对这一工作的指导。部内专门成立了项目办,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管理,项目办挂靠农水司。

各有关省要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最近,河南、黑龙江、吉林等省已成立了由分管省长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班子,并对工作做了总体部署。我们建议其它省(市)也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重点县的建设由县(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县(市)长要亲自抓,分管的县(市)长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参加,并组织专门班子负责日常工作。

水利部门要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主动密切与各部门的联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当好参谋,做好本职工作。

要加大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和全社会都了解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积极参加和支持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

总之,我们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搞好组织发动,把节水灌溉工作搞得既有力度、广度、深度,又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第三、认真抓好前期工作

据了解,前一段时间各节水增产重点县及发展节水型井灌区的地区都做了初步规划,希望各地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及各省市交流的经验,组织力量修改、完善后尽快上报水利厅初审,再报水利部农水司审定。与此同时,对今年要上的项目要赶快组织力量,编写或补充修改可行性报告,经农业发展银行评估后,由水利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双线上报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和水利部。现在离年底只有四个月了,时间很紧,希望各地抓紧,抓好。

第四,抓好资金落实

节水灌溉和节水型井灌区建设所需资金以地方和群众自筹为主,国家扶持为辅。中央对节水灌溉和节水型井灌区建设十分重视,今年人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安排政策性贷款15.5亿元,中央和省财政给予部分贴息。各地要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动员群众投资投劳。省、市、县、乡各级计划、财政、银行都要千方百计增加对这方面的投入。此外,地方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发展基金、小农水费等也要重点支持节水灌溉的建设,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群众自筹和地方补助的资金与贷款的配套比例不得少于1∶1。

第五、认真组织好项目建设

“二部一委一行”文件下达后,各地对今年要上的项目要抓紧落实项目承办单位,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把规划设计、审查立项、资金落实、组织农民、施工建设、人员培训和项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在这里特别要强调节水灌溉和建设节水型井灌区一开始就要按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采取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等方式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工程管护新机制,保证工程能长期正常运行。根据各地以往使用贴息贷款打井、发展节水灌溉的经验,项目可以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委托给农村水利服务组织(抗旱服务队)或水利经济实体实施。贷款采取直接贷给农户,由农户承贷承还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地方由水利经济实体统一承贷承还,具体方式由各地自己决定。

同志们,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水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否搞好节水灌溉,减少浪费,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是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央提出的“普及节水灌溉”而努力奋斗。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