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当前网站将于今年底关闭,点击跳转至新版网站,http://gpzx.mwr.cn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加快河北省节水灌溉的发展
  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张双宝 刘小山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3/9/2    

河北省水资源先天不足,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水资源总量为203亿m3,人均占有量311 m3,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8,属极度贫水地区。节水这个话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河北省在节水方面特别是农业节水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信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有关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的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

2002年9月,由河北省水利厅组织全省节水管理人员赴西欧,对国外节水灌溉进行了考察,学习国外农业灌溉一些较好的管理方式和节水措施,为河北省节水灌溉提供一些经验。

1 法国农业用水管理及节水灌溉应用情况

法国位于欧州中西部,国土面积55.16万km2,人口5 672万人,是欧州最大的国家。法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居世界第二位,从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耕地面积约为2 860万hm2,主要的农产品有玉米、小麦、牧草、水果、蔬菜和花卉。农业经营方式以小型家庭农场为主。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农业,法国农业部与民间的各农业专业协会合作成立了国家农业发展协会,其性质为私有非营利性机构,全面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工作内容是将农业科研部门的基础科研成果进行实用研究,通过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直接面向用户(农场主)转化成生产力。该机构在全国有6 000名专职技术推广人员,与分布全国各地的4 000余名农业咨询专家合作,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根据农场主和各农业商提出的计划,每年资助近3 000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资金来源于农业税收,每年从农业税收中提出1亿欧元作为推广经费,该项资金数额大,同时不纳入国家预算,直接由国家农业发展协会管理使用。主要用于专职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机构管理费、科研费等。

法国的气候条件较好,西靠大西洋,南邻地中海,温暖潮湿,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大部分农作物不需灌溉,灌溉面积仅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约200万hm2(10万个农场)灌溉区域集中在法国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这些地区已有几百年的灌溉历史。随着农业的发展,近几年灌溉面积扩大了1倍。当前,农业灌溉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灌溉用水量不断增大,已超过了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二是水资源污染加剧,由于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增大而导致水源体污染的增加,民众对此十分敏感,政府也日益重视。

法国农业灌溉系统的水源70%是地表水,30%为地下水。灌溉工程的基础建设投资分为两部:一部分是流域蓄水工程和输水工程(包括水库与输水渠道、地下管道);另一部分是田间工程(包括水池,喷、滴灌系统设备等)。流域蓄水工程和输水工程建设投资原则上由国家、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负担。田间工程建设由农场主投资,国家给予20%~30%的补贴。每公顷水利工程的投资一般为7 000~12 000欧元,而其中农场主所负担的工程投资约为500~750欧元。农场主利用水利工程进行灌溉需交纳水费和电费,作物每公顷平均用水量为2 000 m3,每公顷年灌溉费用为100~160欧元,其中30%为水资源费,40%为电费。

法国农业节水灌溉的方式绝大部分是喷灌,传统的地上水自流灌区因灌水量过大、灌水用工成本高而逐渐被喷灌代替。喷灌系统形式以绞盘式喷灌机为主,半固定式喷灌为辅,机械化程度高,适合法国土地面积大、农业从业人员少的实际情况,采用有计划定量灌水,节省投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总的看来,法国农业用水的情况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大,重视技术的推广,管理得体,措施有力,值得我们借鉴。

2 河北省农业节水灌溉应用情况

农业用水是河北省用水的大户,其用水量已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4%。河北省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全省农用机井数约为83万眼,年开采地下水125.4亿m3。每年全省水浇地面积为433.33万hm2,每公顷平均用水量为2 250 m3。灌溉主要的形式以畦灌、沟灌以及漫灌等地面灌为主,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灌溉设施不完善、管理粗放等因素,大部分地方灌水定额为900 m3/hm2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3 000~4 500 m3/hm2。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平较低,浪费现象较严重。河北省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吸收和引进国外、国内较为先进的喷、滴灌设备进行试点应用研究,如唐山遵化的墨西哥滴灌、石家庄正定三角村的固定式喷灌、邢台大曹庄农场的美国大型平移式喷灌机等。可以说河北省在研究和使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方面起步较早,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经过20多年的实践,到2001年底,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205万hm2,占全省水浇地面积的47%,并取得了许多农业节水方面的科技成果和成熟的技术,节水灌溉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河北省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以及农作物节水型灌溉制度等广泛应用,对河北省农业节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河北省实际,目前,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因此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河北省经济发展制约在水,潜力在水,希望在水。把节水灌溉看作是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并要求各级政府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和革命性措施来抓,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粮食的生产安全。

目前,河北省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形式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半固定式喷灌、渠道防渗及微灌等。各种节水灌溉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河北省农田节水灌溉主要应用推广技术之一。具有技术简单,使用方便,易为群众接受等特点,管灌工程投资较小,每公顷投资平均为1 800元。但它只解决了输水过程中水的渗漏损失,加快了输水速度,不能解决田间水的损失,因此必须与田间工程相结合,如小畦灌溉、短沟灌溉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一般可节水20%~30%,节省耕地3%。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在国外应用广泛。具有节水、省工、节地、增产的效益,以及对地形和土质适应性强等优点。但其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喷灌工程建设投资较大,根据喷灌类型的不同,每公顷投资在3 000~9 750元之间。喷灌一般可增产10%,节地7%,节水40%~50%。

微灌包括微喷灌和滴灌,其特点是灌溉水利用率高、节地、省工、增产效益显著,对地形和土质适应性强,微灌作物的增产率平均为20%~30%,节水50%~70%,节地10%。但微灌系统单位面积投资大,每公顷投资一般为1.5~3万元,适用于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

渠道防渗技术广泛应用于地上水灌区,施工和维护技术简单,投资小,但田间工程占地较多,受地形条件限制。渠道防渗技术也只是解决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因此节水效果与管道输水相同。

在选择节水灌溉工程形式方面,要注意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实际条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确定适用的节水灌溉工程形式。

3 河北省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节水灌溉在河北省的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管理体制、技术推广机制等原因,使成果的转化率较低。目前河北省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尽快采取有效的对策,使节水灌溉工作健康有序的全面推广,进一步保证全省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和技术素质

河北省水资源的紧缺虽然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但一些部门和广大农民缺乏资源水的概念,节约用水意识差,大水漫灌或大畦灌溉的传统方法仍然存在,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管理部门技术素质不高,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间接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对此,必须广泛、深入宣传水资源的政策法规,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开办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

3.2 实施农用水资源收费政策,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我国水法规定对农业灌溉用水要收取水资源费,但由于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再加上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和措施不完备,水价难定、水费难收农业用水多年不收费或收很低。针对河北省机井灌溉面积大的现状,应加强对农用地下水资源收费的研究,制定政策,形成可被农民和有关部门接受的收费机制,以经济杠杆作用推动节水灌溉的发展。

3.3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

国家和省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扶持节水灌溉项目发展,其目的是广泛开展节水灌溉,示范推广工作,但有相当一部分市、县,为了争取上级的无偿资金,不顾当地经济条件、地理位置,水源、土壤和种植结构等因素,片面赶时髦,树形象,创政绩,不能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项目,故而造成设备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甚至有的成套设备摆样子不利用,仍使用低标准的畦灌和沟灌、节水目的达不到。群众对此有意见,先进技术不能有效应用。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加强,把好资金补助、立项审批和工程验收关口,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落到实处,真正充分发挥效益。

3.4 规范节水设备规格及质量标准

节水灌溉技术是集材料质量、制造精度和安装使用自动化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需要可靠和先进的硬件作保障。而目前广为应用的市场上的各种节水设备有很多质量不过关,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操作安装不简便,维修管理不方便等问题。使广大农民群众不能自愿接收,感觉不到高科技的优越性。故此需要政府部门建立健全节水灌溉设备检测监督机构,使市场产品规范化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3.5 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和建立高效的科技推广机制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除在技术方面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科技成果如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外,在技术推广体系、配套政策和措施、以及技术与现行的农业种植经营体制的结合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引入市场机制和法制的手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闯出一条适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科技推广之路。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