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领导之声 > 部级领导 > 正文
在水利部节水灌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7年7月在陕西西安市召开
  水利部副部长     张春园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2/3/28    

今天,水利部在这里召开节水灌溉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8月27日国务院温家宝副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节水专题办公会的精神,交流经验,布置今年节水灌溉工作,努力将节水灌溉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1 当前节水灌溉发展的形势

三年来,在中央的领导下,全国节水灌溉发展迅速,形势很好。

1.1 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灌溉高度重视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江泽民总书记今年视察黄河时强调指出:“当前要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紧迫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改变大面积漫灌这种粗放式的耕作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式发展。”李岚清副总理今年以来对节水灌溉作了两次批示指出:泽民同志十分关心节水问题,并列入十五大、中常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望能列入重大可持续发展战略,并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温家宝副总理今年对节水灌溉工作也作了多次批示,在8月27日国务院召开的节水工作专题办公会上指出:发展节水农业是灌溉领域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务院准备在适当时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节水会议。中央领导这样重视节水问题是前所未有的。

1.2 国务院各部门加大了对节水灌溉支持的力度

国家计委今年安排节水灌溉投资13.2亿元;财政部将安排2亿元用于干旱山丘区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并将研究加长节水灌溉贷款贴息的年限;人民银行表示只要能贷得出去,节水灌溉贴息贷款可以增加;农业综合开发也将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工作重点;科技部将节水灌溉列入“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经贸委将成立节水设备领导小组,加大节水灌溉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引进力度,加快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形成我国的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体系。应该说,国务院各部门对节水灌溉这样支持也是少有的。

1.3 群众积极,规模空前,成效显著

三年来,全国节水灌溉共投入250多亿元,发展工程节水灌溉面积563万hm2,节水150亿m3,净增灌溉面积293万hm2,为连年农业丰收发挥了主要作用。节水灌溉不但节约了灌溉用水,且有增产、节地、省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实现等优点,农民从发展节水灌溉中真正得到了实惠,加之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使节水灌溉逐步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的自觉行动,仅去年一年全国节水灌溉总投资就达74.8亿元,其中群众自筹和利用贷款就达53亿元,发展节水灌溉192.2万hm2,其中喷滴灌面积达85万hm2,超过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节水灌溉发展势头很好,从小片示范到几十万亩大面积集中联片发展;从平原向干旱山丘区、牧场及林果园发展;从单纯节水技术向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发展;从田间节水向整个灌溉系统节水改造发展。节水灌溉不论发展规模、速度,还是技术水平都是前所未有的。

1.4 各地因地制宜总结出了节水灌溉的模式

它包括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技术;南方水稻的控制灌溉技术和园田化建设;干旱缺水山丘区推广的集雨节灌技术;北方大田土地平整、小畦灌溉和各种喷灌技术(包括管道式、卷盘式、中心支轴式)及棉花、蔬菜和果树等经济作物的滴灌、微喷灌、膜下滴灌、自压滴灌、渗灌等技术;还有膜上灌、坐水种、抗旱剂等技术,以及在推广工程措施的同时,配套农业和管理的节水措施等等,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使节水灌溉走上了健康稳步发展的道路。

1.5 近几年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5.1 基础工作薄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前期工作跟不上。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已搞了三年试点。今年国家全面启动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年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但是至今大型灌区还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节水改造总体规划。这样一方面由于总体规划未定,投入这么多钱可能会造成部分浪费,另一方面总体改造计划立不了项,得不到国家更大支持。二是管理跟不上。当前节水灌溉的发展很快,但培训、服务和管理工作跟不上。在如何进行科学的灌溉,如何管好用好灌溉设备,如何通过节水灌溉和灌区改造后建立一个好的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目前灌溉的教科书和设计规程规范都是以传统地面灌溉形式为基础编写和制定的,已不能适应节水灌溉的要求。对节水灌溉理论、灌溉制度、节水灌溉与四水(天上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换的关系和非充分灌溉等问题缺乏研究,相应的规范规程也缺乏,不能很好地指导节水灌溉的发展。

1.5.2 节水灌溉示范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水平有待提高

三年来,全国建成了209个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对全国节水灌溉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但面上的节水灌溉发展很快,如何提高示范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先进性,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几年搞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体上来说是好的,有成效的,但也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主要是在原有灌区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缺乏总体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1.5.3 信贷资金落实困难

1996年国务院批准“九五”期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银行设立了专项贷款,3年来共发放53亿元,对全国节水灌溉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银行商业化后,要进行独立评估,自主决定项目,贷款要采取担保抵押等手段。我们还未找到适合这种变化的好办法,节水灌溉贷款的成贷率较低。

1.5.4 节水灌溉设备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大量质次价高的产品流入市场坑害农民。

1.5.5 水价偏低,影响节水灌溉推广。

2 当前节水灌溉工作目标和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温家宝副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节水办公会上指出,到2010年我国节水农业的目标是:(1)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由40%提高到55%以上;(2)节水灌溉面积由目前1533万hm2发展到3333万hm2;(3)在全国灌溉用水不增加的情况下,灌溉面积由目前的5333万hm2发展到5667万hm2。我们农田水利部门的同志要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努力工作。

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当前要努力抓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2.1 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作

全国240多个大型灌区总灌溉面积1333万hm2,是我国棉粮油生产基地,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是我国当前也是下个世纪解决16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主力军。当前要抓好156个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工作,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总体规划。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以节水为中心。要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工程、农业、管理等综合措施大幅度提高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

(2)要与灌区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灌区改造要考虑灌区内的人口、资源(水土)、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上下游的关系,统筹确定灌区的合理用水量、规模和改造方案,切忌只考虑水利问题。

(3)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灌溉方式和用水量与种植结构关系很大,灌区的改造要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二高一优”农业服务,提高灌区的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灌区要成为现代化农业园区。要对区内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灌区节水改造总体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各有关水利部门要组织力量,保质、保量完成规划任务,省、区、市预审以后,报水利部最后审定。总体规划审定以后按国家基建程序申请立项。灌区节水改造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技术复杂,难度很大,我们准备组织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清华大学水利系、河海大学、水科院、新乡农田灌溉研究所、华北水院北京研究生院等单位,配合地方对北方的一些难度较大的灌区进行咨询。因各地灌区节水改造总体规划多数没有搞好,今年国家又下达了投资计划,希望各地对原批准的计划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必要时作一些调整,以免造成浪费,农水司负责把关。明年凡是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总体规划没有审批的,年度计划暂不安排。

2.2 关于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

从1996年开始,为推动全国节水灌溉推广和普及工作,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在全国开展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全国已建成示范区209个,总投入6.39亿元,示范区总面积达57万hm2。1998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工作时,视察了蚌埠郊区的节水灌溉示范区,指出:“从这里看到了我国农业的潜力很大,这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建设对全国的节水灌溉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应看到,现在节水灌溉已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对今后节水示范项目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应充分体现高效节水的原则。示范区节水技术要先进,建成后水的有效利用率应大大高于面上的节水灌溉工程。

(2)要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要进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按“二高一优”农业的要求调整种植结构,使示范区不仅成为节水灌溉的示范区,而且成为现代化农业和“二高一优”农业的示范园区。

(3)节水灌溉装备和模式要先进,同时要装备气象观测和灌溉试验设备,要实行科学的灌溉制度,不仅要起到节水灌溉示范作用,而且要为所在地区节水灌溉提供气象、土壤含水量、适时灌溉、人才培训等各种服务。

(4)组织和责任要落实,示范点要配备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每个项目都应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2.3 关于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

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是经国务院批复,水利部、财政部、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行)共同实施的任务,现在还有一年多时间,我们必须保证完成。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但因近一年来,银行贷款的落实难度加大,今年银行已下达了17亿节水灌溉贷款计划,目前只贷了20%,各地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在财政部正在研究提高贴息年限,各省水利部门要尽快向主管省长汇报,主动和银行联系,应争取他们支持,采取灌溉服务实体贷、农户贷、农民联户贷、灌区货、节水设备生产企业贷等多种方式增加节水贷款的投入,争取今年全国贴息贷款总数能到30~40亿元,确保300个县建设任务的完成。

3 几点要求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多年来,灌区老化失修,发展停滞不前,一直是水利的老大难问题,如今找到了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田灌溉发展的路子。而且在中央和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在又遇上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好机遇,应该说农田水利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当前关键是我们如何组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工作搞上去。水利部为加强对节水灌溉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这项工作得到钱正英副主席、杨振怀老部长以及张蔚榛院士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他们很乐意接受我们的聘请担任顾问。各级水利部门的领导同志应充分认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工作的艰巨性,加强领导,努力工作,不辜负中央领导、各部门的同志、老一辈农田水利工作者对我们的期望。努力将节水灌溉工作扎扎实实地搞上去。

3.2 严把工程和设备质量关

这次节水灌溉的投资是国债资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因此一是要搞好规划设计,不搞形式主义的东西,不浪费资金;二是保证工程质量,不搞豆腐渣工程,建设中要推行“三制”,杜绝层层转包;三是加强灌溉设备的监管,确保把质量高、价格低的节水设备提供给农民。目前,节水灌溉设备市场管理混乱,不少质差、价高的产品卖给农民,加上服务跟不上,坑害了老百姓,严重挫伤农民发展灌溉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国家投入的节水灌溉项目设备采购要按中央的精神,以省为单位,采用政府招标采购的方式,减少中间加价,将价格降下来。水利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加大产品抽检力度。

3.3 增加投入,加强资金管理

节水灌溉的资金投放以地方政府为主,国家对大型骨干工程给予一定的支持。随着国家节水灌溉力度的加大,如何筹集地方的资金成为一大问题,各地要积极想办法,提出筹资方案,增加投入。地方配套资金必须按下达的项目投资计划指标匹配,并保证足额及时到位。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节水灌溉建设资金。对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和挤占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不但要严肃处理,而且将取消继续给予支持的资格。

3.4 加大改革力度

普及节水灌溉和灌区节水改造,都要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要积极推广经过多年实践深得广大农民拥护的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经验。灌区支渠以下灌溉工程按民主方式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采取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的原则,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运行,水利部门代表所有者进行监督指导。干渠由国家管理,农民民主参与。田间水利工程采取农户、联户、股份合作、承包经营、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进行管理。

灌区管理单位应精简机构,分流多余人员,落实各种形式的经营管理责任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水费使用要增加透明度,定期公开和公布,接受农民监督。要努力提高水价,增收部分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专项用于水利工程特别是节水工程的建设。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