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7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司局领导 > 正文
冯广志:在2001年全国节水灌溉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01年5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冯广志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2/3/2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先后提出“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近几年来,在各地党委、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支持下,节水灌溉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召开这次经验交流会,目的是要认真总结“九五”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宣传好的典型,研究加强节水灌溉工作的对策措施。下面,我就“九五”节水灌溉工作做简要总结。 一、工作概况 “九五”节水灌溉工作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进行的,是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开展的,是各级地方政府具体组织领导水利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努力完成的。1996年以来,由水利部牵头,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组织实施了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节水型井灌区建设;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先后在208个大型灌区,开展了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建设了 668个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同时与地方配合抓了12个节水灌溉示范市建设;国家农发办“九五”期间也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截止2000年底,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全部完成预定任务,通过了验收。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大型灌区除2000年下达的项目正在实施中,其余都已完成任务。示范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配合中央安排的重点项目,地方也安排了大量的节水灌溉推广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15亿亩,超过原定计划1亿亩任务的15%,是“八五”完成数的1.9倍。其中:渠道防渗工程 22.73 万公里,折合受益面积6347万亩;管道输 水工程 13.13万公里,折合面积2766万亩;喷灌面积 2169万亩,微 灌面积218万亩。与工程措施配合,还在2.5亿亩农田中推广了各种形式的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其中水稻“薄浅湿晒”控制灌溉面积1.2亿亩,行走式节水抗旱播种(坐水种)等面积1.3亿亩。“九五”期间全国用于发展节水灌溉的资金约430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约130亿元,占30.2%,其余为贷款、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 在建设新的节水工程设施同时,还对过去建成的标准不高的节水设施进行改造完善,目前全国按节水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改造和建设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从“九五”初的 21.8%提高到34.1%。基本做到了在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抗旱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从节水方面提供支持保障的目标。 二、主要成效 过去几年是历史上节水灌溉发展最快的时期,节水灌溉的迅速普及,对水利、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主要成效是: 一是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使部分地区用水供需矛盾有所缓解,2000年与1995年相比,全国平均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从476立方米下降到439立方米,共减少37立方米,是1981年到1995年15年减少总和的1倍。多数省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八五”末的0.30-0.40提高到0.4以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已超过0.5。据分析,目前全国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43。在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的同时,农产品耗水量明显下降。1996-1999年,粮、油、菜、瓜、果、肉、蛋、禽、淡水鱼等直接、间接耗水的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增加了10-50%,万元农业产值(含林牧渔)耗水量从 1917立方米下降到1591立方米,共下降326立方米。如果不采取各种节水灌溉措施,按原来的水分生产率推算,“每年农业用水总量将要增加25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取得了年节水250亿立方米的效果。与此同时,使得过去几年水源工程建设新增加的280亿立方米供水能力,能够集中用于城市和工业。节水灌溉的推广不仅缓解了农业用水供需矛盾,也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生活和工业的发展。 二是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农业抗旱能力有所增强 “九五”期间,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全国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面积增加了5500万亩,增幅为10%,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6400万亩,还为1亿多亩农田提供了抗旱播种水源。 三是使人们的传统用水观念和灌水习惯发生改变。人们从只重开发利用转向既重视开发利用,又注重优化配置,节约保护,从一味追求扩大灌溉面积,把水“吃光喝净”转向在发展灌溉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注意节约用水,留给生态必要的用水。部分地方粗放用水、“大水漫灌”的陋习开始转变。“精细灌溉”、“坐水种”、“点浇”等节水灌溉方式逐步推广。 四是用水结构逐步调整,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城市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比重增加,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所缓解。“九五”末与“八五”末比,全国用水总量中农业用水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2000年宁夏引黄灌区比上年少引黄河水9.09亿立方米,比前五年平均数少用4.29亿立方米。内蒙古河套灌区在新增灌溉面积43万计较,增加生态林地、草地用水1.765亿立方米的同时,与前10年平均引黄水量比,减少2.02亿立方米。山东省引黄灌区去年大旱,在农业产值增加2%的情况下,少用黄河水12亿立方米。引黄灌区少引黄河水为黄河不断流,实施向天津紧急调水做出了贡献。再如河南许昌市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使1981-1995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1997年地下水位开始缓慢回升。 五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干旱缺水的甘肃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市,曾是甘肃省的粮仓,通过发展节水灌溉,粮经比由“八五”的7:3调整到现在的5.5:4.5,农民人均收入从1500多元增加到2713元,山东半岛地区青岛、烟台、潍坊等五个地市“九五”期间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从1167万亩增加到1566万亩,粮经比例从6.4:3.6调到6:4,农业产值从695亿元增加到83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2255元提高到3436元。节水灌溉已成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 六是促进了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结合灌区工程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节水技术的普及推广,国有灌区和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新疆、河北、宁夏等许多省(区)出台了新的水费改革意见。新疆水费经过三次调研,从1.46分/方调到2.90分/方,达到供水成本的63%,宁夏引黄灌区水价从 0.6分/方调到1.2分/方。通过建立用水户协会,让用水户自主管理,以及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调动了农民关心水、珍惜水、节约用水的积极性、自觉性。 七是促进农田水利科技进步,加快了传统农田水利向现代农田水利的转变。在一定意义上节水灌溉就是科学灌溉、现代灌溉。大量节水设备、防渗新材料、量水测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了相关的科学研究,提高了农田水利的科技水平,为古老的传统农田水利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缩小了传统农田水利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距离。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科学规划,明确工作思路 为了从宏观上加强对节水灌溉的指导,先后编制了全国及分省的《“九五”节水灌溉发展规划》、以及《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发展规划》、《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等专题规划,明确了任务、目标和工作思路。 (二)争取政府支持,调动农民积极参与 1、政府扶持。山东、河北、辽宁、安徽等省成立了由主管省 长牵头的节水灌溉领导小组,各级领导亲自抓,制定扶持政策,调动农民参与节水灌溉的积极性。采取目标责任制等多种方式,层层分解、落实任务。辽宁省1998年起实施“3655”节水灌溉工程,用5年时间,投资36亿元,兴建50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主管省长亲自抓,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安排资金,水利部门具体指导和落实任务,目前省、市、县及中央补助共7.212亿元,农民投资6.311亿元,已完成工程面积260多万亩。广西出台了以奖代补、鼓励节水的政策,每完成一米防渗渠道补助10-40元。 2、部门配合。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有关部门为了一个目标,密切配合。水利部门加强水行政节水管理,加强技术指导;计划部门负责部门协调、项目和资金安排;财政部门督促检查资金管理及使用效果,专项补助和安排贷款贴息;银行安排专项贷款;农业部门推广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作物耗水等农艺节水技术;科技部门组织节水重点项目科技攻关;新闻宣传媒体对节水灌溉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 3、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以及节水给农民灌溉用水带来的方便和增产增收效益,使农民切身感受到节水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增强了投劳集资、参与节水灌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黑龙江省甘南县“九五”期间农民投劳集资1亿多元,占总投入的85%。有的地方出现了用喷灌机具做嫁妆、以水窖做择偶条件的现象。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节水工作重点。新疆自治区政府明确“九五”期间以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为主攻方向,完成渠道防渗长度3.34万公里,有30个县实现了干、支、斗渠全防渗,使全疆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38提高到0.48。广西、浙江、湖南、江苏、辽宁等水稻主产区把水稻“薄浅湿晒”控制灌溉技术推广作为工作重点,平均每亩年节水50-100方,增产稻谷25-50kg。北方广大干旱地区推广“行走式节水灌溉机”以及“抗旱注水播种”技术,在抗旱播种保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较发达的山东半岛地区积极推广“三灌”(大田喷灌,果树微灌,菜田滴灌)。甘肃、宁夏、广西、四川等省大力推广集雨节灌技术。 2、强调采用综合节水措施、注重整体效益。在推行节水灌溉中,注意做到提高渠系输水效率与提高田间用水效率相结合,推广喷微灌等先进技术与改进地面灌溉常规节水技术相结合,综合采用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提高用水效率。以井灌为主的山东省垣台县1976年起地下水位一直下降,优化配置水资源,采取综合节水措施,现已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并在1990年成为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农民人均收入也由1990年的985元提高到2000年的3500元。 (四)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九五”期间,共在208个灌区内安排了450个项目,经过渠道衬砌防渗和渠系建筑物完善配套,配合田间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和落实节水责任制,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了5个百分点左右,灌溉水利用率明显提高。 (五)抓点带面,推动面上节水灌溉迅速普及 1、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各重点县采取工程建设、技术推广、经济杠杆、加强管理、结构调整等措施,对破损的灌溉设施和粗放的灌水方式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从小面积试点向大面积集中联片发展,从输水节水向田间节水发展,从以工程措施为主向工程、农艺和管理措施相结合,许多重点县呈现出措施多样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专业化的特点,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 2、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为摸索适合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在各地安排了一大批节水示范项目;把批准烟台、西安、齐齐哈尔等12个市开展节水灌溉示范市建设工作。1998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安徽视察蚌埠郊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时,指出:“从这里看到了我国农业的潜力很大,这里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六)改革用水管理体制与机制,促进节约用水 1、大力推进水费改革。许多省加快了水费改革步伐,缩小了水费标准与成本的差距。同时,推行配水到村、到户、按量计收、先交费后放水等措施,提高了农民珍惜水的意识,促进了节约用水。宁夏引黄等二些浪费水严重的灌区,初步扭转了水费过低,农民不珍惜水的局面,增加的水费收入主要上用于灌区节水改造,促进了良性节水机制的形成。 2、建立用水户协会,增强用水者节水自觉性。江苏省皂河灌区建立了18个支渠农民用水者协会,将经营管理权移交给协会,在严重干旱的1999年水稻亩均用水量比1997年减少144方。 3、推行多种形式的小型农村水利管理制度改革。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增强农民自觉管好水、节水的积极性。 (七)研究开发节水新技术,加强节水技术指导 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在“九五”期间分别安排了一批农业节水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与示范项目;水利科学院、清华大学、武汉水电大学、河海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完成了数十个有关节水灌溉的课题;在引进国外农业先进技术“948”项目中,节水灌溉占水利项目总数的1/3;编制颁布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在北京和陕西杨陵组建了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中心,加快了节水技术产业化;一些厂家引进了国外喷微灌设备生产技术;此外,还组织召开了大量不同层次的节水灌溉技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系列培训教材,培训人数达10多万人次。 (八)改进提高国产节水器材设备质量性能 节水灌溉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节水设备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200多家企业生产与节水灌溉有关的产品,年产值约120亿元。部分乡、村也纷纷建立了混凝土预制板、管和预制混凝土渠道建筑物构件加工场。在推行节水灌溉中,县乡基层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得到锻炼和加强。 四、问题分析 虽然过去几年农业节水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但发展规模、速度、节水的效益都远不适应客观形势要求,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有很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不适应农业干旱缺水日趋严重的形势要求 在8.2亿亩耕地中,只有2.8亿亩进行了初步的节水技术改造。一方面许多地方浪费水的情况仍较普遍,另一方面农业干旱缺水状况依然非常严重,尤其在北方地区,去年和今年的大旱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2、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要求 建于五、六十年代或更早的工程设施及供水制度、灌水方法都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后,要求小水量、间隔短、高频次及严格控制土壤、空气湿度等要求。目前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喷微灌在灌溉面积中占比例不到5%。 3、不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形势要求 在北方资源性缺水地区,节水主要服从扩大灌溉面积、发展经济,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河北省已有47%灌溉设施进行了节水改造,亩均灌溉用水量比八十年代减少60方,但全省灌溉用水总量1999年比1995年增加了24亿方,地下水超采数量从107.26亿方增加到137.39亿方。内蒙古河套引黄灌区狠抓节水,去年少用2亿方黄河水。但全自治区用水总量1999年比1995年仍增加1亿方。如果不对经济结构、农业结构做大的调整,靠现有节水措施很难使生态环境起根本性变化。 4、现行政策不适应节水发展要求 目前农业水费只占成本的1/2-2/3,多数地方每立方米水价约在0.05到0.10元,每亩地节约30方水,只值几元钱,所需投入却需要几十元、上百元。国家对灌区管理单位的财务政策是自收自支。灌区靠卖水为生,多卖水,才能增加收入。这种政策难以调动管水单位的节水积极性。1998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大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投入力度,中央加地方每年约20亿元。但这个力度仍不够,照此进度,需60年才能完成规划任务目标。 5、现有技术与设备不适应节水发展的要求 许多地方节水技术“单打一”。熟悉节水灌溉规划设计的技术骨干力量薄弱。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薄弱,新技术储备少,产业化滞后。先进节水设备的性能与质量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检测质量监督等工作亟待加强。 6、节水管理薄弱,不适应发展要求 部分地区重建轻管现象严重,节水设施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节水任务与目标责任不落实。由于目前工程设施不配套、量水测水手段不健全、跑冒滴漏严重,多数灌区只在斗口计量,到村和农户仍是平均按亩分摊,有的是全县平均分摊。渠系输水效率、田间用水效率等节水动态数据采集、监测、分析、节水效益评价等基础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五、当前推进节水灌溉发展需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节水灌溉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中央提出“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这是一篇很大的文章。就我们现在的理解认识和所作的工作,应当说,还没有完全破题。推行节水灌溉是任重道远的长期艰巨工作,又是“火烧眉毛”的紧迫任务。 1、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研究解决节水灌溉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发展节水灌溉必须跳出论事论事地抓节水,单纯围绕程和技术抓节水,必须把节水灌溉纳入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全局考虑,才能对节水灌溉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及对策有准确的定位,才能使节水工作成为各级政府的大事、全民参与的共同行动,才能有革命性的措施、革命性的行动。近几年,我们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调整工作思路,但是收效不大。很多同志的认识和报来的总结材料基本上还是局限在完成投资和工程量上,缺乏把节水灌溉与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的紧密联系和分析。比如,节水灌溉与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很少有这方面的深入分析材料。 2、要从水管理体制上研究限制不合理用水,促进节水的办法。据我观察,不少用水者(包括一些地方领导因素)的心理状态是:“水资源归国家所有,不用白不用”,“大家共有的资源,别人不节约,我凭什么要花很大代价节水?”,在这种资源管理体制下,很难调动用水者的节水积极性。因此,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只讲加强统一管理还不够,还要研究使各个地区有明确的量化的用水指标,也就是汪部长讲的用水权、水权。分配用水指标,不能吃光喝净,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都要考虑。沿黄河各省,已经有了用水总量指标,但绝大多数地区没有用水权指标。明确了一个地区、单位、灌区最多允许用多少水的大前提下,再进一步控制作物田间耗水定额。在资源性缺水的北方地区,农业结构必须作大的调整,不仅要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有些地方耗水多的小麦面积也要减。 3、要从法律、法规上对农业节水做出严格规定。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以色列相当,以色列的法律对用水、节水规定的十分具体、非常严格。我们还没有节水的法律,“水法”中只有号召性的一般规定。在资源性缺水地区,如果不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节水法律法规,采用最精细的用水技术,让很少的水产生最佳经济效益,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节水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可以考虑先在一些独立的小流域,仿照以色列的办法,把所有水(包括生态用水)都纳入统一管理,统一调配,进行严格的全面节水。 4、要从政策上建立和完善鼓励管水者、用水者节水的机制。在这方面,我们的现行政策很不完善,有的政策是鼓励多用水、限制节约用水。对从事和参与节水工作的所有地区、单位、个人,要有对他们在节水投入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合理补偿办法。 5、要从硬件设施上为节水创造必要的条件。如果灌区渠系上的闸门不配套,水量无法按要求精确控制,计量手段落后,那么按亩配水、按方收费、超用加价等都会落空。按目前每年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二千万亩的速度,要使8亿多亩灌溉面积全部达到现阶段节水标准,需要25-30年时间。如果加上骨干工程节水改造所需投入,完成上述任务时间还要长得多。加大节水建设投入力度,引导扶持节水灌溉更快发展,需要有突破性的对策措施。 六、今年的节水灌溉工作 翟部长的讲话还要进行全面部署。我这里不讲了。 同志们:“九五”节水灌溉成绩显著,今后的节水灌溉工作任务任重道远,十分繁重。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勤奋工作得来的。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广大人民群众期盼节水灌溉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成绩。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解决思想,转变观念,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扎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开创新世纪节水灌溉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