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在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翟浩辉: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扎实有效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003年9月27日 重庆市
  水利部副部长     翟浩辉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10/8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国各大江河主汛期刚刚结束的时候,水利部召开这次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近年来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经验,研究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举措,部署今冬明春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保障。近几年,水利部每年都要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今年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新一届政府开展工作的第一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开的形势下召开的,意义尤为深远。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农水工作的副厅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厅(局)的农水处长,部机关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水利报社和重庆市部分新闻单位的同志。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和汪恕诚部长,对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农村水利工作的各级领导、专家和新闻界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向长期奋战在农村水利第一线的广大水利工作者表示亲切地慰问!

近年来,重庆市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昨天,我们参观了重庆市有关农田水利建设的现场,学到了不少的经验。重庆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对会议做了周密的安排。重庆市领导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和重视水利工作。特别是98大水以来,在中央治水方针和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指导下,水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水利投入,五年来,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356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786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相当于1950年至1997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的总和。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五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扎实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累计完成投资2720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1163亿元,农民群众投资1302亿元,投劳380多亿个工日,完成土石方529亿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6亿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788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3亿亩;解决5000多万人饮水困难。

去冬今春,面对严峻的干旱缺水形势,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狠抓各项抗旱和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黄河中上游宁、蒙两省,在黄河来水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顾全大局,共渡难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干旱造成的损失,维护了引黄灌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入夏以来,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黄河支流渭河和长江流域部分支流也发生了较大洪水,渭河堤防多处发生决口,局部地区灾情严重。部分地区遭受了山洪、泥石流和台风袭击。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了罕见的夏伏旱,造成大面积农田受灾,部分城乡居民发生饮水困难,工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面对水旱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指示,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亲自到淮河视察指导防汛抗洪,国务院专门召开了12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沉着应对,科学调度,在淮河流域及时、科学地启用行蓄洪区,运用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和灌溉总渠等水利工程。在干旱地区开源节流、科学用水,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作用,将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小程度。今年防汛抗旱斗争的胜利,再一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体现了水利工程和科学调度的巨大作用。

近年来,各地干部群众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98年以来,国务院每年都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四川、黑龙江等省都强化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挥机构,实行了行政领导负责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进行考核。吉林省政府批转了省水利厅《关于''''''''十五''''''''期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省''''''''十五''''''''期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山东省委、省政府最近做出《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情况,逐步增加水利建设的投入。财政增长部分的支出要把水利列为重点之一。“九五”期间省财政安排的有关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十五”及其以后要继续安排并逐年增加。

二是推行民主议事,用民主的办法推动农村水利发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来,各地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并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民主议事办水利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受益范围为一村一组的工程,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办法。如黑龙江、安徽、四川等地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大会进行投票表决。对于跨村、跨乡的流域性工程,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由县、乡人代会决定工程是否建设,并将效益指标、土方任务分解到受益的乡、村,经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县、乡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对于兴修水库、塘坝、开挖整修沟渠、小流域治理、成片农田小区建设等受益范围为一村一组,但受益村自身又难以当年完成的工程,由乡、村出面组织和协调,或者由村与村自愿结合,开展相互协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强行以资代劳,但农民可以自愿筹集一定的资金,采用机械化施工。在推行民主议事的同时,加大宣传和政府的扶持力度,调动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三是深化改革,发展民营水利。近几年各地通过深化改革,放开建设权,明确使用权,搞活经营权,民营水利发展很快,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显著作用。许多地方制定了激励扶持政策,本着“大干多支持,小干少支持”的原则,拿出部分财政资金作为“引导资金”,对民营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扶持。去冬今春,山东省民营水利吸纳社会资金1.3亿元,盘活资金4500多万元,发展户办、联户办、股份制办各等类水利工程46万多处。陕西、四川、河北、江西、安徽、浙江、湖北、黑龙江等20多个省也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四是广辟渠道,增加投入。各地不断创新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投资、政策融资、银行贷款、社会筹资、农民出资、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形成中央、地方、农民和社会共同出资兴办水利的局面。四川省财政拿出4.5亿元作为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饮水解困等国债项目的配套资金;拿出1.7亿元小农水费,按每方水15元的补助标准,调动地方和群众投入2.7亿元,重点解决“旱山村”生产和生活用水。江苏省张家港市制定的《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取消统一规定的‘两工’后,开展市级农田水利建设的经费由市财政安排,镇级水利建设资金由镇财政支付。”村级河道疏浚由市、镇、村共同负担,每方土平均成本在3元左右,市财政补助1元/方,镇财政补助0.5~1.5元/方不等,不足部分由村内解决。山东省烟台市对农建工程实行政府补贴,渠道浆砌每公里补助1~2万元,微灌每亩补助100元,喷灌每亩补助50元,卷盘式喷灌机补助购进价的25%。辽宁省葫芦岛市对农建工程实行以奖代补,达到标准的优质工程可以得到3~5万元的政府奖励。一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优惠政策,为新建的农村水利工程无偿提供管护用地。浙江、湖北、广东等省也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为开展大规模、高标准的水利建设,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和保障。

五是整合资金、合力开发,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少地区统筹安排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形成合力,保证投资效果。山西省宁武县从2000年开始,提出三年规划,县委、县政府连续3年共整合各种支农资金8100万元,统一使用,集中解决农村水利重点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年财政收入仅6000万元,农民的筹资能力极其有限,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农口和综合部门的涉农资金集中起来,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设,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评比,统一资金结算的“五统一”办法,保证了农建的顺利进行。在资金整合中,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协调职能作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确保“治理一处,受益一处,建设一处,巩固一处”,由于大家一心一意干工作,艰苦奋斗谋发展,不仅工作取得了成绩,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资金运行健康发展。赢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赞同,县领导及有关部门、各乡镇和农民群众都比较满意。

在肯定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一是投入力度不够。据统计,2001年到2003年,各级政府的投资从223亿元增加到242亿元;群众的投资从246亿元,减少到231亿元;群众投劳从75亿个工日,下降到53亿个工日。按照这样的投入力度,至少还需半个世纪才能使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状况有一个大的改观,远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二是有些基层干部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些地方配套政策不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缺乏保障。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

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各地水旱灾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水利工程发挥的巨大作用,再一次说明了水利工作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要增加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的投入”。为此,必须持之以恒地搞好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在看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明确农田水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重要地位的同时,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认清当前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一是党中央决定从2000年起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并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严禁以资代劳,这使农村水利的投入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几年农村投入水利的劳力和资金明显减少。无疑,党中央做出农业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发展农村水利,坚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又是非常必要的。农民既要求减轻负担,又盼望发展水利等公共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古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发展农村水利上,二者又必须兼得。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国的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因而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比较效益一时有所下降,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当然对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三是国家财力有限,各级财政都很紧张,特别是由于种种原因,全国有上千个县不能正常发工资,这些地方对农田水利基本上都没有配套资金。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和当前农村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治水方针为指导,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用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和改善农村水环境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工程管理,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农村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要围绕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搞好生态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建设抗旱水源、牧区水利、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小水电代燃料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建立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牧还草的水利保障体系;中部粮食主产区要围绕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搞好田园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搞好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改造,治水改土,提高农田排涝标准,建设功能完备的农田水利体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搞好现代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建设适合各地特色的现代化农田灌排体系、高标准农村供水体系和优美水环境。

针对今年“非典”以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进一步突出,一些地区水毁工程多、修复任务重,北方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势,今冬明春各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围绕恢复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组织农民对现有小水库、小塘坝、小水池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增加蓄水能力。对老化失修的机井、泵站和灌溉设施要抓紧修复改造,确保发挥抗旱作用。有水源的地方要建一些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有条件的地方,要增打水井,增加提水能力;采用井渠结合,提高灌溉保证率。在降水量大于250毫米的山丘地区,科学布局,新建一些集雨工程,通过小水窖、小水池建设,提高应急抗旱能力。要重视城市水源建设,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二)抓紧修复水毁工程。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中旬,今年全国因洪涝灾害共毁坏中小水库1300多座、堤防3300多公里,还有大量其他水利设施。为确保明年春播春种和汛期安全度汛,大批水毁工程,特别是水毁防洪工程和农田灌溉设施,必须尽快修复。对水毁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要优先抓紧修复,保证受益户的饮水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活,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及时发放救灾资金和物资,确保群众安全过冬;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三)大力推进节水灌溉。要继续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以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示范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契机,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灌区节水,既要做好骨干工程的节水改造,也要搞好末级渠道和田间工程的配套,改进地面灌水技术。缺水地区要压缩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推广低耗水、耐旱的优良品种。今年内蒙古、宁夏河套灌区抗旱中注意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节水效果很好,这一做法值得借鉴。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节水。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颁发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各地要尽快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水利工程供水实行计量收费,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要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旱作区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机械,搞好深耕、深松,做好秸秆还田,保水保墒。

(四)加大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国已经解决了34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原有的水源条件发生了变化,加上人口自然增长,目前全国还有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要争取在2005年前基本解决。今年国家安排了28亿国债资金专项解决人饮困难,资金量很大,各地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积极推行报账制,落实建设管理责任,要引导广大受益区农民群众自己动手,把这件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针对当前突出的旱情,各级政府要给重灾地区紧急配备一些运水车和设备,补助一些油电费用,为群众拉水、送水。必要时组织动员机关和工矿企业、解放军、武警部队为农村饮水困难群众送水。在居住分散、人口较少、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分片建设水池、水窖、水柜。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建一些保证率高的水源工程,以便在特大干旱年份,采取应急措施,保证群众有水喝。水利部门要搞好工程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加强技术指导。要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防止人为破坏和损坏。为确保新建工程良性运行,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就要明晰产权,抓好工程的建后管护,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五)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整治农村水环境。各地要继续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度,确保防洪安全,增加水库蓄水能力和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为明年安全度汛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减少“非典”等对农民增收造成的影响,今年中央又增加安排了部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让农民出工出力,并付给他们一定的报酬,增加农民收入。要重视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同时加快农村水环境的整治。要广泛发动群众,加高加固堤防,对河流进行清淤除障,给洪水留足出路,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文化品位有机结合,达到人与水和谐共处,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感觉到治水的效果。江苏省的“碧水工程”,浙江省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列入了各级领导为民办实事的目标责任制,他们有规划,有范例,有技术要求,有财政扶持,搞得很好,值得大家学习。要进一步加强山地灾害的防治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普及干部和群众的防灾意识,普及防御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基本常识,让群众了解怎样预防和避险,提高防灾、避灾、抗灾的能力。

(六)抓好排涝体系建设。近年来各地普遍反映排涝能力建设滞后于防洪工程建设,一是排涝标准低,落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设备老化严重失修,工程带病运行;三是投入无保障,维修更新改造举步维艰;四是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影响工程效益发挥。今年淮河大水突出地暴露了排涝能力低的问题。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未溃堤,但出现了较大的涝灾,洪涝损失大部分为涝灾所致。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要提高干支流河道的排涝标准,进行系统的排涝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好排涝泵站的问题。目前,我国为农业生产服务的5500座大中型泵站中,排涝和排灌结合的泵站占60%以上,这些泵站担负着排区内城市、乡镇和广大农村的防洪排涝重任,直接牵涉到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排区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今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中,仅江苏江都、淮安等大型泵站在一个月内就抢排洪水15亿立方米,为确保江苏省苏北城乡安全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大中型泵站的投资规模小,泵站技术改造步伐缓慢,更新改造的速度远不及泵站老化的速度。500多座大型泵站中,有350座老化严重,设备损坏;5000多座中型泵站中有3000多座急需进行更新改造。水利部正在开展泵站更新改造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辟资金渠道。当前,各地要对今年排涝设施运行中暴露的问题尽可能加以解决,为明年的防汛排涝做好准备。同时,抓紧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搞好管理体制改革,争取各级财政部门的有力扶持,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转。

(七)抓紧实施三大“亮点”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和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是水利部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新规划的三大''''''''亮点''''''''工程,要抓紧实施。目前《全国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已经水利部部长办公会审查通过,正准备报送国家发改委审批。规划到2010年,在内蒙、新疆等14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现有800万亩灌溉饲草料地的节水改造,通过调整现有耕地种植结构和新建,发展饲草料地和人工改良草场灌溉3800多万亩,为26亿亩退化、沙化草原的围栏封育,休牧、轮牧、禁牧创造条件,初步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为牧区经济发展,牧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提供基础保障。各有关省(区)要根据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抓紧开展项目立项的前期工作,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为扩大试点和全面实施规划奠定基础。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和黄土高原淤地坝试点也已经启动,各地也要抓紧做好试点工作,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开展。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到2010年,我国每年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为此,今冬明春要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加快水土流失防止步伐。要认真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项目的实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要在坚持综合治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从根本上改善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在黄土高原地区,要加强以淤地坝建设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上拦下保,减少泥沙下泄,淤地种粮,退耕还林还草以利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要重点抓好长江上游、黄河中游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重点防止工作,建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

三、与时俱进,扎实开展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针对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我国的一个好传统。农村税费改革以后逐步取消‘两工’,并不是要丢掉这个传统,而是采取一事一议,让基层干部学会用民主的办法来搞这些建设。只要坚持农民自愿,不搞强迫命令,坚持注重实效,不劳民伤财,农民是愿意投工投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我们要调动和保护好农民在这方面的积极性”。今年5月22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既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也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大举措,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新阶段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有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明确建设重点,广辟投资渠道,改革管理方式,创新运行机制”。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指示,给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精神上来,今冬明春,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根据各地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践证明,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键在组织领导。各级水利部门要及时、主动向政府提出建议,当好参谋,不失时机地做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发动工作,做到早动员、早部署;要想方设法推动党政领导负责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办农民之所需,用民主的方法,组织亿万农民群众,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建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与改革,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做好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信息服务;要协调好各部门、各单位的关系,为农民提供资金、材料、设备扶持,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卓有成效的开展;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通过简报、专栏、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网络等形式,及时报道农建工作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及新典型,营造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各地要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针对今年水旱灾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农建规划要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搞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水利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要综合考虑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当前的农民承受能力,真正做到顺乎民意、尊重民愿、体恤民情。

(三)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汪恕诚部长最近在谈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水利部门要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深入研究如何确立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如何做到政府的有效管理等课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组织亿万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浩大社会工作,广大农建工作者要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学会用社会管理的手段,推动新形势下的农建工作。首先,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地方农建配套投入政策研究,建立有利于农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其次,要严格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提高农建工作的政策水平和法制化水平。第三,要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提高决策的科技水平;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引导农民自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第四,要讲究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要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着重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从中央、地方、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多方面筹资。一是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农村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今年国家通过解决农村人畜饮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等多种渠道,增加了对农村水利的投入,仅中央投入就达130多亿元,是近年来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年,地方各级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投入,落实配套资金。二是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田间以下的水利基础设施,农户是受益主体,主要由农民出钱出力进行建设和维护。三是制定政策,发展民营水利。通过制定政策,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协调使用各种资金,形成合力。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财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贯彻落实国务院转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搞好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权责不明、管理不善、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等问题。一是要明晰所有权,创新建设机制。一家一户的小微型农村水利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联户或自然村兴建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成立用水合作组织,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等问题;跨村或跨乡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按照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由乡镇水管部门和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和维护。二是要落实管理主体,创新管理机制。集体拥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村组集体保留所有权,通过委托管理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搞活经营权。水利部门要依法加强管理和指导,防止不正当竞争和掠夺式开发资源,保障防汛安全和抗旱应急调度。三是要深化水费计收机制改革。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逐步实现按方计量、按量收费。要实行 ''''''''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积极推广水费''''''''计量到斗渠口、价格到田头、统一票据、明码标价、开票到户''''''''的成功经验,积极培育用水户协会,开展田间工程管理改革,减少中间环节,避免搭车收费,减轻农民负担。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水利部准备近期出台《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文件已印发给各位,请大家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同志们,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各地一定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时机,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谢谢大家!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