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当前网站将于今年底关闭,点击跳转至新版网站,http://gpzx.mwr.cn
首页 > 领导之声 > 部级领导 > 正文
翟浩辉:加强农饮工程管理 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3/11/11    

中国水利报 (记者 朱涛 岳梦华 祝丽敏)11月2~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的全国农村饮水工作会议,总结推广河北省黄骅市微咸水淡化技术应用等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经验,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权责,加强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河北省黄骅市淡水资源严重缺乏,浅层地下水矿化度高,大部分是苦咸水。由于连年超采深层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群众吃水发生困难,严重影响群众身心健康。为了解决群众的吃水困难,黄骅市水务局通过将高矿化度浅层地下水淡化成饮用水,将地下水和微咸水结合起来使用,转变了靠打深井解决生活用水的传统做法,既降低了工程建设投资,又减少了农民的水费支出,使微咸水淡化工程成为建得起、用得起的工程,避免了过度开采深层地下水,保护了深层地下水资源,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他们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经营管理,形成了净化水市场,有利于工程的良性运行。实现“抽咸补淡”良性循环,同时还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目前,这一做法不仅在黄骅,而且在河北省沧州、廊坊、衡水等地也得到了推广,全省已建成净化水站234座,解决了18.1万人的饮水问题。黄骅市应用的微咸水淡化技术,降盐降氟效果都比较明显,并且成本也不高。这项技术经济实用,不污染环境,群众对水价能够接受,在我国北方浅层地下水矿化度或含氟量比较高的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翟浩辉说,水利部非常重视黄骅的微咸水淡化经验。今年5月28日,汪恕诚部长在微咸水淡化技术调研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此技术可在全国推广,但注意要运用市场机制作用。”各地在推广这项技术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运用市场机制,这是关系到工程能否良性运行的关键。在选择工程形式和规模时一定要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对于困难地区的工程建设,政府要给予适当扶持,但工程运行一定要做到自收自支。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农民人均收入还比较低,在确定供水站规模和布局时,一定要正确评估农民的实际用水量和水价承受能力。对于村庄比较密集的地方,可以几个村庄合建一座供水站,发挥规模效益,降低运行成本。对于村庄比较分散,而人口又比较少的村庄,以及水源工程投资比较高的村庄,是单独建供水站,还是到邻近供水站拉水,一定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翟浩辉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国家加大农村饮水解困投入和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的开展。总结最近几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必须做到坚持领导责任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坚持规划建卡,认真细致地搞好前期工作;坚持按项目管理,把好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工程建设期间的质量监督关和检查验收关,扎扎实实地抓好工程建设;坚持报账制和公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今年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把这些资金管理好,把工程建设好,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翟浩辉说,建设好工程,仅仅是好的开始,能否管理好工程,并实现良性运行,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到实惠才是关键。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翟浩辉指出,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权责明确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供水工程和跨村供水工程,由水利部门和受益乡村代表组成工程管理委员会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管理委员会确定工程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单村供水工程,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由私人投资或股份制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户负责管理。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供水单位负责人由工程管理委员会通过公开竞争方式选任,定期考评,优胜劣汰。供水单位其他职工由供水单位按照岗位要求,公开条件,统一考试,择优聘用,持证上岗。岗位和人员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把职工收入与岗位责任和工作绩效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奖惩分明。集中供水工程都要实行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农村饮水工程水价至少要能够补偿供水生产成本和费用。由于政策因素的影响,当实际供水价格达不到成本水价时,不足部分要通过申请财政补贴、受益户续筹、划拨“养站田”“养站林”等办法解决。

要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建立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县、乡两级可以组建由供水单位自愿参加的供水协会。供水协会以服务为宗旨,指导会员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总结推广管理经验,提供信息、技术和维修服务等。

翟浩辉要求,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下一步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到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饮用水问题。要加强水源保护,控制工农业和城乡生活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改造和新建农村饮水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和对饮水安全状况的监督和监测工作。“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使6000万人获得安全饮用水。

翟浩辉强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管理、运行维护的可持续性,使农民可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和水质检测体系建设。在饮水工程建设中要注意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要继续坚持群众自筹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投资政策。

就如何做好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下一步工作,翟浩辉要求,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要对本地区饮水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保障饮水安全的有效措施。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前,对于问题比较突出、群众要求迫切、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可以先做前期工作,准备一些项目,争取尽早纳入投资计划。要根据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抓紧培养专门人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水处理、供水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形成一支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