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经验交流 > 灌区交流 > 正文
小开河灌区工程管理、绿化、水土资源开发捆绑式承包初见成效
  山东省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     王景元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3/11/26    

小开河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处海河流域,起于滨城区的里则镇的黄河岸边,至于无棣县城口镇的马颊河北岸,由南向北先后跨越徒骇河、沙河、秦口河、马颊河等9条干支流河道,涉及滨城、惠民、阳信、沾化、无棣5县区,设计灌溉面积110万亩,设计引水流量60m3/s ,干渠全长91.5公里。灌区于1998年建成通水,2001年又实施了续建配套输沙干渠衬砌工程,从而实现了51.3公里输沙干渠全断面防渗衬砌,因建设标准高、质量好,被誉为"山东省引黄灌区工程建设管理的典范"。被水利部评为99年度"优质工程"。 因实行捆绑式承包,开辟了灌区管理的新模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7频道、《中国水利报》、《灌区建设与管理》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渠道绿化工程被团中央、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青年绿色示范工程"。

灌区通水后,已累计引水14亿方,年均引水近3 亿方,解决了42万人口祖祖辈辈喝苦咸水的难题,有效灌溉面积达110万亩。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无棣金丝小枣的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粮棉产量迅速增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可观,已真正成为"爱民工程",受到了灌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工程建好了,如何管好工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效益,是一项十分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为了搞好工程管理,小开河管理局经反复研究决定,将工程管理、渠道绿化、水土资源开发进行有机结合,实行捆绑式承包,面向社会,通过招标投标,公开选择承包人,签订承包合同。通过招标,51.3公里渠道的46座口门全部承包管理到人,种植树木11万棵,开发水土资源2500亩,选择承包人74人。考虑到树木成材周期,合同期限为20年,经管理局批准,合同可以继承和转让。

一、具体承包内容

(一)工程管理

承包者负责建筑物、衬砌渠道的看护,保证无人为破坏,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汇报;负责渠堤的看护和维修,对渠顶不平、冲沟及时维修,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年底根据看护、维修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承包者进行奖励。每座口门全额奖500元,支门300元,每公里渠道300元,如达不到合同规定标准,逐项扣除奖金。

(二)渠道绿化

管理局在干渠的堤外脚处,筑5米宽、高出原地面0.5米的平台,既作为渠堤的戗台,又作为绿化平台,结合"保护母亲河绿化行动",统一规划,树苗由团市委提供,承包者负责种植、日常管理,每侧种植4排,树的种类根据土质条件和经济效益综合确定,主要有172柳、107杨、中林四六杨、三倍体毛白杨,树木成材后,承包者与管理局按7:3分成,承包者拿大头,管理局拿小头,让承包者有利可图。

(三)水土资源开发

因干渠是平地筑起,建设时因筑堤取土,在干渠两侧形成了几十米到百余米的低洼地、水面,管理局已完成了确权化界,由承包人有偿使用,向管理局缴纳承包费,承包人自主开发,宜种则种,宜养则养。

二、承包管理后的效果

上游的17.8公里渠段于2001年3月开始承包,由于受确权化界的影响其余渠段分期进行,截至今年3月才全部完成,现仅以上游渠段为例说明承包后的效果。

(一)工程管理

上游的17.8公里渠段,选择承包人23人,种植树木3万棵,承包水土资源1600亩,截至2003年3月,二年的时间,渠堤无大的冲沟、渠顶路面较平,承包者自己拉土,在渠顶备土牛,随时维护。衬砌工程无人为破坏,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破坏,承包人及时上报管理所,及时维修,进行排除。13座引水口门无一人为破坏,工程安全运行。然而该渠段99年、2000年渠堤冲坑最深的达1.8米,导致衬砌板大面积滑坡、塌陷;引水口门的启闭机、丝杠、门窗,有的被盗,有的遭到人为破环造成报废,维修费每年支出达4万元。

(二)渠道绿化

99年、2000年管理局先后在渠首、各公路交叉口种树万余棵,因缺乏管理,砍的砍,死的死,所剩无几。2001年实行承包后,在承包者的精心管理下,树木成活率90%以上,整个输沙干渠是一道绿色长廊,两岸郁郁葱葱,克服了有人种无人管、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局面,在与公路交叉处,还种植了金丝垂柳、冬青、紫叶李、木槿等观赏树木。被团中央、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保护母亲河,地方绿化行动--青年林示范工程"。

(三)水土资源开发

在沿渠两岸,原来的荒地、洼地、水面,通过承包者的劳动,面貌已有较大的改观,有的通过整平种了苜蓿、棉花以及粮食作物,有的开发成池塘养鱼,有的种上莲藕,有的育树苗,有的种上树,已不是杂草丝生、高低不平、乱而无序、无任何效益的荒凉景象。因紧靠渠道,水源有保证,又不属于农业税的纳税范围,沿渠群众人均占有土地又较少, 因此承包者开发的积极性较大,目前已开发600余亩,约占总面积的80%,累计投入资金达20万元,个别承包户年收益达3万元。初步形成了树木郁郁葱葱、藕池荷花成片、鸟声蛙声不断的迷人景象。

小开河灌区输沙干渠将工程管理、绿化、水土资源开发进行捆绑式承包的成功,标志着小开河灌区工程管理进入了正规化、规范化轨道,承包者在得到利益的同时,对渠堤进行维修,对衬砌和建筑物进行看护,对树木进行管理,这对保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灌区供水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灌区工程管理新模式,开创了灌区工程管理新局面。植树造林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从支出看,上游的17.8公里,管理局每年支出全额奖金12400元,收回土地有偿使用承包费4500元,这样,管理局每年只拿出7900元,就能将17.8公里渠道、14座建筑物、3万棵树木管理得井井有条,管理局现有60名职工,人均工资13000元,管理费用支出只占人均工资的61%,即从支出看,近半个职工就能将17.8公里渠道管理的比较规范; 树木成材率按85%计算,3万棵树中2.45棵成材,每棵树增值100元,10年后总值245万元,管理局可得73.5万元,年均收入7.35万元,可谓小投入大产出,实现了管理局和承包户的双赢。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