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安徽省:深入开展灾后反思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
2003年11月12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11/28    

现将我省深入开展灾后反思,迅速开展以水毁工程修复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灾后反思中坚定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我省境内多次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雨,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滁河和巢湖流域也出现了超过1991年的大洪水,部分河段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据统计,大水造成全省受灾人口达2805万人,一度被水围困人口24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16万人;全省农作物受灾3624万亩,绝收1027万亩;毁坏水利设施12.34万处,冲毁道路7939公里。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皖南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旱灾。全省因灾减产粮食40亿公斤以上,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防总的直接指挥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得了防汛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大水过后,我们针对今年洪涝灾害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灾后反思,痛定思痛,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大灾促大干,加快治淮步伐,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高潮,尽快提高我省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保障。

通过灾后反思,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清楚地看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加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在今年淮河防汛抗洪斗争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91年以来建成的治淮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淮河水系的18座大型水库共拦蓄洪水20.2亿立方米,减少受淹农田487万亩。茨淮新河3次开闸行洪、怀洪新河4次开闸分洪,分洪流量最大达1460立方米/秒,累计分洪26亿立方米,分别降低淮河干流正阳关、蚌埠河段水位0.3米和0.5米。蒙洼蓄洪区王家坝闸两次开启分洪,共蓄洪5.5亿立方米,洛河洼、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唐垛湖、荆山湖、城东湖、邱家湖等行蓄洪区相继启用,有效地减轻了中游的防洪压力,确保了淮河干流堤防的安全。今年淮河干流在水位、流量超过1991年的情况下,启用行蓄洪区数却比1991年减少了5个,转移人口减少46万,主要是1991年以来兴建的治淮工程发挥了作用,做到了“拦、分、蓄、滞、排”合理安排,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调度和防控。如果没有这些水利工程发挥效益,战胜今年淮河洪水是不可想象的。

通过灾后反思,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清楚地看到我省现有水利设施的不足和问题,充分认识到加强水利建设的必要性。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省已经建设了相当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但总体上看,全省农村水利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不强,“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依然存在。全省仍有50%的耕地、60%以上的人口汛期处于洪水威胁之下,还有50多条一级支流、140多条二级支流和山区河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近1400座病险水库急需除险加固;江淮分水岭地区和淮北平原缺水严重,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60多亿立方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还得不到保证;全省尚有一半的耕地灌溉没有保障,60%的耕地除涝标准很低;尚有近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今年淮河大水成灾的显著特点是以涝灾为主,涝灾大于洪灾,其主要原因是淮河支流防洪标准普遍较低,低洼地区排涝能力严重不足,农田排涝体系不畅,常常出现河里无水沟里满或沟里不满地里淹的现象,因洪致涝问题远未解决。另外,沿淮行蓄洪区数量多、标准低且运用频繁,近百万群众经常需要避洪搬迁,长期不能安居,行蓄洪水与行蓄洪区内群众安全保障的矛盾十分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以新的治水理念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

通过灾后反思,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清楚地看到,加快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充分认识到加强水利建设的紧迫性。我省是个农业、农民大省,又是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生产一直是我省农业的优势,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在500亿斤以上,年净调出省外粮食50亿斤以上,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60%以上。因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维系着农民的收入,维系着粮食的安全,维系着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迅速掀起以水毁工程修复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

10月下旬以来,我省各地抓住大灾之后人心思治的机遇,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治水积极性,以水毁工程修复为重点,逐渐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截至11月5日,全省上工人数已达46万多人,投入施工机械10440台,开工各类工程2.1万处,累计完成土石方1965万立方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一系列部署,调整充实了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及办事机构人员,明确要求层层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参加的指挥机构,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8月中旬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的紧急通知,要求受灾地区积极筹措资金,根据有关规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尽快修复水毁工程。9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治淮工作会议,决定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治淮进程,确保在200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原定2010年完成的治淮任务。10月22日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对今冬明春水利兴修作出全面部署,决定继续开展水利兴修“江淮杯”竞赛评比活动。

(二)科学规划,注重实效。针对今年大灾之后的新形势,确定今冬明春兴修水利的目标任务是:完成土石方3亿立方米,所有的水毁工程基本上得到修复,恢复、新增蓄水能力2亿立方米,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改善防洪面积300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00万亩,解决3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重点打好四大战役:一是全力打好水毁修复重点战,确保灾区人民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二是继续打好防洪保安攻坚战,主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万亩大圩堤防达标和淮北洼地除涝。三是打好江淮分水岭地区和皖南山丘区寻找、扩大抗旱水源攻坚战,努力扩大抗旱灌溉面积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四是打好水土保持山地战,再造秀美山川。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十五”水利发展总体规划和今年受灾情况,本着“分清轻重缓急、量力而行”的原则,安排好本年度兴修水利计划,确定重点工程。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重点抓好跨乡水利工程规划和计划,加强对重点工程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

(三)抢排涝水,保证秋种,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条件。今年大水时,我省启用行蓄洪区12处,淹没耕地面积78万亩,滞蓄水量达374亿立方米。7月中旬淮河干流第三次洪峰通过安徽后,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及时制定堵口排水方案,确保不误秋种。10月7日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全省生产救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国庆期间视察我省灾区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薄弱环节,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堵口排水进度。截至11月5日堵口排水任务已全面完成,共排出积水面积119.6万亩,排出水量27.4亿立方米,保证了全省3000万亩夏粮播种任务全部按时完成,也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赢得了时间。

(四)落实政策,增加投入。一是各级财政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省财政在前期投入大量抗灾救灾资金的基础上,挤出1000万元用于堵口复堤,抢排涝水。合肥市财政除落实移民建房资金外,还专门安排480万元用于小型水库水毁工程修复。受灾较为严重的蚌埠市固镇县规定每个乡镇财政筹集5万元资金用于水毁工程修复。省里规定,凡是用于水利建设的各类专项资金,按照水利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使用。二是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一事一议”范畴。如将村内河渠、小水库、水塘、河堤等维修和建设内容纳入“一事一议”范围,严格按“一事一议”的规定和程序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为县水务局还会同县减负办、税改办出台了《无为县2003年农建筹资筹劳办法》,对全县开展“一事一议”活动进行指导,收到较好效果。截至目前,全省已修复水毁工程1.5万处,完成土石方1905万立方米,占计划任务的24.8%。

(五)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根据“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原则,明晰产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盘活现有资产,以存量换增量,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对个人自建的水利工程作为家庭私有财产,发给产权证,给予法律保护。对直接效益明显的水利工程,如小水电开发、乡镇供水、荒山荒坡治理、兴修塘坝等,利用市场的手段,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并在国家财政补助上享受与集体兴办的工程同等待遇。对荒山、荒坡以及低洼地,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吸收社会资金进行治理。对已建或新建工程的保护地、滩地进行确权划界,产权归属水管单位。凡有开发价值的,可以招商引资进行开发,所得利润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

(六)集中力量,打突击战。全省秋种结束后,迅速将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兴修水利上。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突击战。本月中下旬我们将召开现场会,进一步推动兴修水利。12月基本完成土石方任务。2004年春做好建筑物工程配套,确保当年工程当年见效。

(七)统筹安排,加快治淮步伐。11月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务院治淮会议精神的汇报,明确提出了“五个确保”的要求,即确保治淮工程前期工作到位,确保施工环境良好,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确保资金使用合理,确保治淮任务全面按时完成。省政府于11月5日召开沿淮9市政府和计划、水利部门负责人会议,进一步部署了当前的治淮和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目前我省正在全力加快在建的8项工程建设进度。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今年11月将实施截流,汾泉河近期治理工程正在抓紧扫尾,淮干整治工程子项目王家坝闸加固已于9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蒙洼圈堤加固、凤台段河道疏浚、蚌埠闸加固、磨子潭水库除险加固等子项目近期将陆续开工。同时,未开工的3项工程的前期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力争尽快开工建设。省政府要求各地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把治淮工程建设与面上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与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等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这次会后,我们将立即传达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