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北京市:以节水治污为重点 以富裕农民为主线全面推进郊区水利现代化建设
2003年11月12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11/28    

近几年来,我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心,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统一调度”的治水新思路,全力推进郊区水利建设。

一、2003年郊区水利建设的主要工作

2003年,按照国务院批复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2001-2005年)》的要求,全市以工程建设推动水资源优化利用。截至9月30日,今年共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山区水利富民工程6000余处,新增蓄水能力26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建设密云、官厅、怀柔水库水源保护工程2万余亩,建设海淀翠湖湿地等水环境工程10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5处,村庄、旅游景点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00余处,生态治河100公里。建设农村城市化乡镇集中供水工程10处。骨干水利工程完成了城市河湖水系截污40余公里,转河生态及文化整治近4公里,永定河及凉水河综合治理,数字密云水库建设,十三陵水库和10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将郊区7座中型水库与城市供水水源联合调度,建成了怀柔应急供水工程。

二、北京郊区水利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树立科学的水利建设新思路。一是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工作的中心,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京郊水利的第一要务。二是变洪水控制为洪水管理,以流域为单元,规划建设雨洪控制系统。三是治河先治污,还清水质。四是变工程治河为生态治河,由过去“砖帮石底”改为“绿帮土底”,建设“宜宽则宽、宜弯则弯、人水和谐”的自然河道。五是打破水资源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加强以节水为重点的水资源管理。一是由单纯农业灌溉节水向综合节水转变。每年以30万亩的速度对无节水设施的农田进行改造,目前全市80%的农田实行了节水灌溉。以节水村、节水乡镇、节水园区建设为重点,建成了一批综合节水示范基地。郊区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量水发展的原则,限制和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农业年用水量已从2000年的20亿立方米下降到2002年的15亿立方米。二是统一管理水资源。以流域为单元,组建水务站(所),对所辖范围内的所有涉水事务统一管理调度,提高用水效益。三是把雨洪水、再生水利用作为水资源开发的重点。增加闸坝、截流、坑塘、湿地建设,拦蓄河道基流和汛期雨洪水。目前,共建橡胶坝62座,蓄水能力达到8000多万立方米,年调蓄水量2亿多立方米。

(三)加强以治污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城近郊区围绕三环水系水质还清,以河道截污、污水治理为重点,加快生态湿地和园林式河滨带建设。二是平原区以生态治河为重点,将河道治理与沿河两岸的低洼地、坑塘改造相结合,恢复天然植被,保护天然湿地,扩大水面。三是山区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京津风沙源治理相结合,建设清洁小流域。

(四)加强小城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小城镇规划中,将水利基础设施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建设。目前,小城镇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0处,日供水326万吨,受益人口727万人。污水处理设施14座,日处理能力194万吨,全部实现中水回用。

(五)实施山区水利富民工程。今年9月底,历时6年的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全部完成。一是全面完成水利设施建设任务。共建成水利富民工程674万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20处,共新增蓄水能力1155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243万立方米/小时,发展田间节水灌溉面积1021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8平方公里。8万户和4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得到改善。二是初步实现了农民致富的目标。解决抗旱灌溉面积209万亩,实现山区百万农民人均一亩抗旱灌溉果园和一亩抗旱灌溉粮田的“双一”目标。同时,以集雨蓄水、流域网络化工程建设为重点,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特色林果、绿色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三大主导产业。2002年,山区人均收入达到5164元,年均增长115%。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我市编制了《北京市郊区水利现代化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2004-2008年)郊区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目标,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为中心,以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改善生态水环境、保证城乡供水安全为重点;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水利,用先进的理念管理水利,充分发挥水资源多功能作用,建设节水防污型郊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首都现代化建设。

(二)总体目标

建设五大体系:即防洪减灾保障体系,生活供水保障体系,优化配置节水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统一高效管理体系。实现“321”目标:到2008年末,全市水库上游、卫星城、中心镇、城市应急备用水源3000平方公里水源地将得到有效保护,消除污染和水土流失;郊区200万人得到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服务;农业综合生产使用地下水控制在10亿立方米。

(三)主要任务

1防洪工程。重点围绕卫星城、中心镇、山区中小型水库和324条有人居住的泥石流沟道,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城镇防洪河道20条、150公里,建设护村坝60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37座,使其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2集中供水工程。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00处,新增供水能力70万吨,新增受益人口130万人。郊区集中供水达到150处,日供水量100万吨,受益人口200万人,使郊区80%的乡镇中心区、产业园区、商品住宅小区实现城市化供水。

3节水工程。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1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实施水资源替代战略,利用再生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年使用再生水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年用水总量为1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10亿立方米,地表中小河道雨洪水1亿立方米,再生水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45%下降到2008年的40%。

4生态水环境工程。建设卫星城、中心镇和重点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55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万立方米/日。每年新增再生水利用量15亿立方米。新建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工程400处,新增粪污处理能力6000立方米/日。完成水源保护区、旅游景点和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00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日。围绕三环水系水质还清和饮用水源地保护,通过截污、建设湿地等措施,对三环水系的上游支流以及密云、怀柔、官厅水库干流及上游40余条、500公里主要污染河道进行生态治理。

5饮用水源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建设清洁水源保护区3000 平方公里。其中密云、官厅、怀柔三大水库水源保护区2000平方公里;卫星城、中心镇、农村饮用水自备井水源保护区700平方公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保护区300平方公里。

6现代化管理工程。建立城乡应急供水预案,规划建设应急供水工程,确保连续干旱年份城乡供水安全;建设郊区水务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水务站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旱情、雨情自动化监测和重点工程自动化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