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云南省:勇于改革 开拓创新深入持久地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003年11月11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11/28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西部省份。1989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以来,我省在中央的关怀和帮助下,各级党委、政府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地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990-2002年,全省累计投工84亿工日,投资288亿元,完成土石方量68亿立方米;建成2650万亩不同层次的高产稳产农田,新增灌溉面积82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14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4万亩,除涝面积47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330万亩;解决和改善1322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26万平方公里;建成48个初级电气化县和1个电气化州。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从1990—2002年,全省粮食总产由1061万吨增加到1425万吨,增长343%,财政收入由77亿元增加到207亿元,增长168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90元增加到1609元,增长2284%,为我省粮食实现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为“三农”问题的有效缓解,做出了重大贡献。总结十多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把农田水利摆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强了组织领导

首先,云南省委、省政府遵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精神,结合云南实际,在1990年做出建设25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的决定,把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由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各项措施有力,检查督促到位,并每年安排4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程质量、效益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奖励。其次,有关部门围绕高稳产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退耕还林、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等各个方面,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第三,地县乡领导层层负责,分片包干,任务到户,责任到人,广泛发动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今年,省政府又针对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云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办法》,并于10月份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为实现我省水利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超常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积极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扩大内需的难得机遇,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坚持了持续大干

全省每年的投工规模始终保持在6亿工日左右,每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劳动工日达到15个以上。特别是1998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全省开展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速度最快、效益最突出的治水高潮。到2002年年底,全省水利工程蓄水总库容由1997年的783亿立方米增加到941亿立方米,增幅为202个百分点;供水能力由人均337 立方米增加到343 立方米,人均增长6 立方米;解决了477万人的饮水困难,占有统计以来解决2000万人的234%;有效灌溉面积由1982万亩增加到2163万亩,增长91%;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由245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51万平方公里,增长433%;地方电力装机由1811万千瓦增加到2673万千瓦, 增长476%。

三、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调整了工作思路

我省在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比较注重并大力推进“五个转变”。一是从只注重社会效益向既重视社会效益又重视经济和生态效益转变,认真作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市场、水文化文章。二是从主要为满足现状农业供水向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服务转变,使水利设施的功能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三是从单一注重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抗旱引水向在保证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等基本功能的同时,注重发挥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转变,逐步突破了就水治水、就河治河、就工程建工程的局限。四是由以往组织发动群众男女老少一起上逐步向项目带动、龙头企业牵动、县乡村联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转变,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五是由过去的重建轻管向重视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转变,提高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产出效益。

四、正确处理好山区与坝区、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水资源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农村水利设施、水土流失治理、地方中小水电等工程建设全面兼顾起来,充实了建设内容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我们从云南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处理好山区与坝区的关系,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走“以中型为骨干,大中小并举”的路子。在山区和半山区,以“五小”(即小塘坝、小水窖、小水沟、小水池、小水井)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旱地水浇、解决人畜饮水和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大力发展中小微型水利设施;对坝区,以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建设高稳产农田为重点,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是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按照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的要求,近期着重加大本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抓好以“润滇工程”为代表的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供给;远期重点实行跨流域调水,通过“滇中调水”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满足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用水需求。同时,近几年每年都将解决100万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60万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件“民心工程”列入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当年要办好的8件实事当中,安排投资,加强检查,抓好落实,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五、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改革创新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强大动力,创新了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本着“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和拍卖经营管理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管理与开发结合起来,将经营性的小型水利工程大胆交给社会去办,到目前全省共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改革247万件。二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融资改革力度,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以及“谁投入、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初步形成“政府补助、农民投劳、社会参与,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格局。三是加大地方中小水电市场化运作力度。近几年我省在地方中小水电方面的投资已超过100亿元,其中90%为社会资本。

六、注意适应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充分发挥效益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中心环节,完善了工程管理

近几年,我省各级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初步扭转了重建管的局面。省政府又在今年10月份批准出台了《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省争取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立起符合省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尽管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用中央的要求来衡量,与其他兄弟省市区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将遵照这次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勇于改革,开拓创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在今后5年新增250万亩高稳产农田,解决和改善农村500万人的饮水困难,坝区农业节水灌溉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有一个大的发展,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